第004章 北國之春(1 / 2)

富士山是日本民族的象征,被日本國人譽為“聖嶽”。山體似一把懸空倒掛的扇子,日本詩人曾用“玉扇倒懸東海天,富士白雪映朝陽”等詩句讚美它。

一路奔波,太太團的旅遊大巴終於離富士山越來越近了,遠遠望去,富士山在一層層蒸騰的雲濤圍繞、襯托下,隱隱約約地露出了白雪皚皚、酷似大饅頭狀的山頂,白色的山頂之下雲海茫茫,蔚藍一片,陽光燦爛,光彩奪目,猶如一幅美麗的油畫。

順著盤山路而上,兩側的風光頓顯眼前,茂密的蒼鬆翠柏高大挺拔,筆直的白樺林一望無際;林間灌木、綠草叢生,野花爭豔,紅的、紫的、黃的,在一片蒼綠中猶如一群穿著裙子的少女,在風中舞動著。

日本的環保意識很強,富士山不但植被好,山林保護的更好,一片綠綠蔥蔥之中,偶見幾棵幹枯的大樹,橫躺豎歪於林間,無人搬動,保持原生態的摸樣,根本看不到一絲砍伐的痕跡。不過,富士山附近新建房屋,多是用大方木構架而成,據胡導講這些原料,大都是從中國等發展中國家進口的。

富士山山脈生態保護的好,自然野生動物就多,在沿途林旁,不時就會出現一些可愛的小動物。陳蘋看到兩隻小猴在路邊的草叢裏玩耍,其中一隻小猴緊緊咬住另一隻小猴的尾巴,大巴車從它們身邊駛過,它們頭也不抬,那頑皮的神態,十分輕鬆可愛。

大巴車走出不遠,陳蘋又看到一隻狗熊在林子裏散步,日本熊比中國熊個頭矮小,皮毛更顯潤澤,樣子更憨態可親。它步幅不大,動作緩慢,悠哉遊哉。從後麵望去神態像是一位退休的老人,令人想起了陶淵明“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詩句。

太太團的車停放在富士山的半山腰,也就是“五合目”大平台休閑廣場上。碩大的停車場早已停放了數百台旅遊大巴,令人稱道的是大巴車停放的整整齊齊,卻看不到一個佩帶袖章的工作人員。

一下大巴,唐小蘋就忙著找廁所,出來後還大為感慨地對陳蘋說:“日本人很愛講衛生,廁所比中國的五星級酒店還幹淨,可是有一點不太好,男女共用,讓人蹲著馬桶不踏實。”陳蘋說:“這也是異國風情,我們出來找的就是這種感覺嘛。”

胡導把大家招呼在一起:“有人說到日本不登富士山就等於沒到日本,登富士山不看芙蓉峰就等於沒登富士山。芙蓉峰是富士山最美的景觀,它像一個剛剛沐浴的白衣少女,麵向著西方,也就是中國大陸方向,含情脈脈地遙望著心上人,期盼他能平安回家。令人神奇的是,由於光合作用,有時人們看到的是少女的一張笑臉,有時看到的是少女的一張哭臉。更為神奇的是如果有風的話,還能清晰地聽到白衣少女那動人的歌聲。

一九七一年的春天,年輕的音樂人遠藤實初來東京創業,由於缺少資金和經驗,事業步履維艱,因此他心情低落,思念故鄉。他獨自一人登上富士山,有幸看到芙蓉峰那張少女般美麗的笑臉,並且聽到了少女那綿綿悠長,催人淚下的歌聲。遠藤實把聽到的音符記在手上,在下山的路上寫出了風靡世界的《北國之春》,之後他一發不可收勢,一生創作了二百多首日本經典歌曲,成為當之無愧的日本民歌之父。”

太太團的成員聽到胡導精彩的講解,個個興奮不已,舉目遙望。可是胡導又說:“由於富士山受海洋氣候影響,風雲多變,一年四季隻有幾十天能夠有幸看到芙蓉峰的尊容,並且是轉眼即逝。今天大家碰碰運氣吧。”

唐小蘋對陳蘋說:“這個小胡說得這麼邪乎,真的假的?”陳蘋說:“旅遊就是一次意境的放縱,就是去尋找心靈深處那片看不到的藍。”

陳蘋遙望山頂,雲煙繚繞、霧氣騰騰,令人遺憾的是根本看不到芙蓉峰的影子。也隻能讓思緒透過雲霧,幻想著那“芙蓉”般美麗的少女了。

五合目廣場上,有不少餐廳和店鋪,形成了綠蔭環繞中的小商業區。有一個紅色小郵局很受太太團們的青睞,一個橘紅色的郵筒擺放在門前,旁邊一前一後佇立著兩個人物雕像,一個是古時的行者,另一個是現代遊客,真可謂巧具匠心,寓意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