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9章 歲月如歌(1 / 2)

小陳一愣,本能地想拒絕。可是,於光遠真誠的眼神,還是讓他改變了主意。他點了點頭,在前麵領路,腳步有些沉重。

在一間低矮小房門前,小陳停了下來。他輕輕敲了敲門,裏麵傳出一位女人蒼老的聲音。

“我姐姐在家,她家是進屋就上炕,下炕就出屋。”推開門,姐姐親熱地招呼小陳進屋。可是,見小陳身後還跟著一個人,頭發花白的姐姐,為難地皺了皺眉頭。

於光遠看清楚了,這個所謂的家,不到八平方米。一個用木板釘的木床,幾乎占據了所有的麵積。衣服被褥七零八落地擺放在床上,牆麵花花綠綠地貼著各種報紙。

於光遠還發現,牆上貼著幾張發黃了的獎狀,有一張上麵寫著“全國煤炭係統勞動模範”。

“兄弟,你領朋友來家串門,怎麼不提前言語一聲,姐也好準備準備。”姐姐責怪著小陳說,“我帶你們到隔壁楊大爺家去坐,他家寬敞。”

楊大爺家比小陳姐姐的家房子略大一些,屋內的光線比較明快,雖然室內陳設比較簡單,但也算是礦山俱樂部比較豪華的住房了。

小陳和於光遠推門進來,楊大爺正揮毫潑墨,他看上去有八十多歲的樣子,一頭銀發,身材略瘦,淡定和慈祥蕩漾在臉上。

他熱情地招呼於光遠二人落座。於光遠抬起頭來,看到屋子裏擺放著各種書籍和報紙,牆上掛著一幅字:

三皇五帝到如今,窮人富人不結親。

窮人想把日子過,富人想把皇帝座。

三皇五帝到如今,皇帝百姓不結親。

百姓想把枕頭睡,皇帝抱著美人歸。

於光遠觀後讚歎道:“筆力險勁,骨氣勁峭,法度謹嚴。楊老先生能把鄭板橋的字體臨摹得如火純青,很了不起。”

楊大爺謙虛地說:“年輕人過獎了。我很喜歡鄭板橋的人品,字品如人品。我自一九八八年退休後就一直臨摹他的字體,已經二十多年了,楊某不才,進步很慢。就現在的水平,也隻是板橋大師皮毛而已。

鄭板橋清廉剛正,一心為公。經常深入民間,洞悉民間的疾苦。他是第一個提出‘當官不為民當主,不如回家賣紅薯。’為官理念的人。終因正義而得罪了貪官,冤枉被參。他在惜別濰縣紳民所畫的一幅竹子上題了一首詩:

“烏沙擲去不為官,囊橐蕭蕭兩袖寒;

寫取一枝清瘦竹,秋風江上作漁竿。”

又為前來為他送行的眾多百姓,畫了一幅菊花,也賦詩一首:

“進又無能退又難,宦途跼蹐不堪看;

吾家頗有東籬菊,歸去春來花更豔。”

他那豁達的心胸,睿智的才能和為民請願,不懼權勢,

凜然無畏的氣魄在民間廣為傳頌。

於光遠問道:“楊老先生退休前是做什麼工作的?”

楊大爺熱情地回答:“我祖籍是美麗的杭州,我退休前是隆隆礦業的總工程師,一九五八年大學畢業後,我響應黨的號召,放棄了回杭州工作的機會,選擇了煤炭這個行業,來到正在建設的隆隆礦業,一幹就是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