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自有妙計(1 / 2)

當天下午熊世仁就把上午的常委會議內容向楊業功作了原原本本的彙報。楊業功放下電話,頭感到嗡地一聲,心一下子提到嗓子眼上。

市委書記於光遠半年前由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空降到龍長市任市委書記後,楊業功想幾次接近他都被他婉言拒絕。第一次是楊業功去國外考察回來,到於光遠辦公室向他彙報工作時,送給他一塊瑞士金表,被他拒收。

於光遠意味深長地對楊業功說了一句話:“君子之交淡如水。”第二次是於光遠的老婆從省城來到龍長市,楊業功第一時間得到消息後,送去了一張購物金卡,可是第二天就被於光遠的秘書物歸原主。但是於光遠到隆隆礦業考察過一次,考察期間於光遠對隆隆礦業的工作充分肯定,並對隆隆礦業提出了“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奉獻、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作為。”的新時代精神。

於光遠還應邀與楊業功吃過一次飯,酒桌上於光遠推心置腹,開懷暢飲,一口一個楊董事長叫著,表麵看和楊業功很親近,很給楊業功麵子。而且還多次在重大場合肯定了楊業功“敢為人先,做大做強”的創業精神。

楊業功坐在老板椅上吸著大中華,看了一眼辦公桌前那棵雲竹,又想起了靈雲寺的郎清大師送給他的那句話:

時時示世人,

世人自不識。

想到這裏,楊業功是一頭霧水,於光遠真的是油鹽不進?還是於光遠對我缺乏信任?無奈之下他又自言自語道:

不識廬山真麵目

隻緣身在此山中

話剛落地,楊業功靈光一閃,忽然想到一個人。省報社長賈天書外號賈大吹,此人文才好,口才更是過人,二十年前他和楊業功在龍長市委辦公室給老書記當秘書,有一次春節將至,賈天書提著一筐蘋果來到老書記家,老書記看到有人來送禮很不高興。賈天書卻笑眯眯地對老書記說:“幾個蘋果不值錢,書記吃了保平安。”說得老書記開懷大笑,老書記對他很是欣賞,結果不出半年賈天書就被破格提撥為市委宣傳部副部長。

一個月前賈天書曾給楊業功寄來一本自己撰寫的書,書名叫《創業者之歌》,還附了一封信,大意是:書寫得很好,但是由於受市場經濟的影響,人們對文學的興趣很淡,請楊老板幫助解決三千冊。

楊業功來到省報社長辦公室,兩人緊緊握手,氣氛很是友好。賈天書拿出中華煙,楊業功搖了搖頭從包裏掏出一盒英國名煙,賈天書激動地接過煙,忙給楊業功點燃說:“現如今的國企老板是抽洋煙、喝洋酒、打洋腔。”

楊業功長歎了一口說:“老兄你是站在城樓觀風景,如今我楊某是一敗塗等援兵啊。”

賈天書以為楊業功說得是戲詞,沒有聽懂其言外之音,半開玩笑地說:“現如今的國企老總個個是年薪百萬,揚眉吐氣,如日終天。可如今我們是:笑舞狂歌五十年,花中行樂月中眠。漫勞海內傳名字,誰論腰間缺酒錢。唉!不怕你老弟笑話,為了生計,我寫了一部書,出版社一下子出版了一萬本,為此,我一下子塹付了一年的工資,可是沒曾想到銷路卻寥寥無幾。”

楊業功問道:“賈社長的大作我認真拜讀了,高屋建瓴,大氣磅礴,是一部很有文學價值的好書,還有多少本沒銷出去?”

賈天書說:“唉!老弟啊,市場經濟是把經濟搞活了,可是人的精神卻越來越空虛。歐洲國家每年人均的閱讀量是十七本書,可是我國現在是人均不到兩本書,閱讀量和非洲國家在一個水平線上,記得一位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說過一句話:閱讀是推動人類進步的源動力。

我寫這本《創業者之歌》用了五年的時間,傾注了我的大量心血和智慧,是一本蕩氣回腸,催人奮進的詩史般的著作,可是處在這種大環境中,銷路卻是非常慘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