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源財的父親鄭守業牢牢記住父親的遺囑,一輩子安分守已,守著父親的一片家業度過了一生。鄭守業老來得子,他喜出往外,就給兒子取名叫鄭源財,不料兒子從小身體就弱,腿還有點殘疾。鄭守業臨終前也把兒子叫到床前說:“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富不過三代,窮不過五服。我活一輩子,終於明白了一個道理:錢能成就人生;亦能毀滅人生。錢少了日子不好過;錢多了日子過不了;本分才是業;平安就是福。孩子啊,隻要你能守住這套房產,你就能平平安安地過一輩子。”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正當鄭源財享受著父輩的恩澤,過著平平安安的小康日子的時候,龍長市開展了大規模的拆遷,祖輩留給他的房子也難逃厄運。
鄭源財越想越上火,他聯合了一百多名房主去市政府說理。從城中村出發時,隊伍不過二百人左右。一路上不斷有人加入,到達市政大院門口時,這支隊伍已經有四五百之眾,群眾還算有秩序,整齊劃一。鄭源財走在前麵擔任指揮,不時地領著大家呼喊口號。口號的內容也都是精心策劃好的,什麼“堅決擁護改革開放大政方針,堅決反對政績工程!”,“城中村改造要維護老百姓利益,反對坑害老百姓!”,“反對簽定殖民合同”“要吃飯,要住房!”……一陣口號後,便是合唱《社會主義好》、《五星紅旗迎風飄揚》……
公安局長王軍率領一百多名警察趕來,把到市政府說理的群眾緊緊包圍起來,雙方產生了嚴重對峙,事態一觸即發。
胡振龍正在會議室開會,他端起麵前的茶杯,喝了一口茶,穩定了一下情緒,繼續說道:“經營城市,就是從與國際市場接軌的角度,從市場經濟的觀念出發來看待城市。城市的決策者和管理者,要像企業家管理、經營企業那樣,把整個城市的資本要素轉讓或者出售給經濟實體,以實現城市、社會和環境效益的最大化,促進城市功能完善,提高城市素質。這就是經營城市的概念,是我在實踐中總結出來的理論認識。
“胡市長,我正要向你彙報,說理的群眾大部分都讓街道領回去了,由街道和社區幹部包戶到人,做安撫工作。少數牽頭骨幹分子,已被我們控製起來,等他們出來後,棚戶區改造工程已經結束了,‘城中村’已經建成了和諧廣場和五星級賓館,他們想鬧事,木已成舟,也鬧不起來了……”
“好,好,好,王局長,幹得漂亮,幹得漂亮,好好幹,好好幹……”
胡振龍把王軍領導下的公安幹警,看做是自己領導下的“胡家軍”、“禦林軍”。這支隊伍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無不勝。胡振龍指向哪裏,這支隊伍就打向哪裏。
王軍幾年前還是一個鄉派出所的所長,靠得一張好嘴皮子,再加上過年過節給胡振龍送點山雞、野豬肉等山貨,一步一步取得了胡振龍的信任,從所長很快升到副局長,再有副局長很快升到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