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神秘古巷(1 / 2)

“張軍一聽好像是非常激動說:“他住在蒙縣六尺巷道的十六號,我馬上給他打電話,讓他停止一切活動,貢候胡市長大駕。老同學,沒想到你辦事這麼痛快,改日我請客。”郎發偉說:“這是你幫我辦事怎麼能你請客,等忙完這陣子,我請你到上次你說得那個什麼山野豬林酒家,去吃野豬。”張軍說:“好、好、好,老同學,我等著,到時候別忘了帶上你的那位王小姐。”

蒙縣城六尺巷遠近聞名。相傳清朝康熙年間,有一位將軍的哥哥,因為地界和當地的一位豪紳打的不可開交,互不相讓,無奈這下,將軍的哥哥派家人到京城向時任兵部尚書擁兵百萬的弟弟告狀,要求嚴罰那位霸道的豪紳。弟弟了解清楚事情的原委後,給在蒙山家老家的哥哥寫了一封家書,哥哥打開家人送回來的信鑒看道:

千裏求助為堵牆

一時得勢莫呈強

與名與利多謙讓

低調做人多思量

將軍的哥哥覺得弟弟說得在理,就悄悄地讓回了三尺,過了幾天那位豪紳看到對方讓了三尺,心裏很受感動,自己也乖乖地讓回了三尺,後來就成了遠近聞名的六尺巷。

六尺巷曆經數百年的蒼桑,像是塊曆史明鏡,靜靜佇立在那裏,任憑曆史長河的衝刷,彰顯著:廉生勤,廉生明,廉生威。存私德難馨,無欲品自高。執一柄權杖,留一世清白等千百年來中華民族最樸素的道德力量的傳奇。六尺巷即是對古代文明、論理道德的一種訴說和呼喚,又是對當今社會以權謀私、玩弄權術等當權者們一種潮弄的瘋刺。

上午八時許,胡振龍和郎發偉驅車慕名而來。胡振龍穿過長長的幽靜古巷,在十六號門牌前住足,他對郎發偉說,你們倆個相互認識,你就不要進去了,免得暴露了我的身份。”郎發偉點了點頭,沒有說話。

胡振龍推開了那扇株紅色的大門,一眼看到迎麵的牆上的一幅山水畫。畫麵近處一角是極具野韻的茅屋,竹籬環拱,柴扉輕掩。茅屋旁邊是竹林,隻露出一隅,卻見新筍數竿,點染春意。又有老桑一枝,嫩葉數片,兩隻肥嘟嘟的蠶爬行其上。而遠處則山淡雲低,仿佛才下過一場春雨,透著清新的晴光。畫麵雖滿,卻不嫌壅塞,反因遠近相襯,層次分明,色調明快,使場景開闊舒展,氣象不凡。

走進院落,看到很開闊,有一棵百年紫藤,長滿了整個院落,紫藍色的葉子上星星點點開著一層層的白花,在陽光照耀下讓人充滿著無限的睱想。像是大海裏的浪花,又像是遠端的祥雲……

楊業功一進卜先生的房門,看到迎麵的牆掛著一幅字:

賞花開花謝

聽潮起潮落

讀日月春秋

笑人生百態

最下麵落款是卜未知,字體飄逸、蒼勁。胡振龍看到後,內心非常敬佩卜老先生超然自得的人生態度,一股羨慕之情頓然而生。連聲說了句:“好字、好字。”這時一位白髯銅顏的老先生從內房走出來,老先生手裏拿著一本古裝本的經書,身著一身寬體布衣,麵帶微笑,胡振龍口氣謙和地說:“卜老先生的這首詩寫得實在是太好了,高屋建瓴,意境深刻,由此可見卜老先生是一個閱曆豐富,見解獨到的高人,今日如能得到先生的教誨,我乃三生有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