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9章 醉臥暖香裏,“拉菲夢”一場(1 / 3)

年終召開全鄉“教學總結會”,朱啟明到潘家鎮中學作為民辦代課教師也一同參加。朱啟明在會上總結了1994年度教學總結,最後提出了自己深思熟慮的教學觀點:一是要培養孩子的質疑精神,敢於質疑課本上任何可疑的地方;第二要培養孩子的實踐精神,對課本上出現的可疑處,包括名人權威,如有條件都可以去“大膽假設、小心求證”,不要過於迷信;第三反對道德綁架,恢複事實真相,如小蝌蚪找媽媽,烏鴉反哺都是胡亂附加道德內涵,這三個問題可以說是相關性很強的一個大問題就是:實事求是。

朱啟明在會上建議將《弟子規》、《三字經》之類的國學經典讀本納入教學計劃,雖然教學大綱上沒有要求,但可以作為課外要求,在音樂課或體育課上嵌入這些國學元素,真正進行德育教學,提高孩子的道德素質水平——道德教育要從娃娃抓起,就是這個道理。

朱啟明半謔半莊地舉例十幾年前自己被選為“三好學生”的鬧劇,自己犯錯被處罰去抄寫黑板報、給廁所牆搞綠化,居然被評價為是“不畏懼嚴寒酷暑、熱心班級工作”。其實那時候自己實在內疚羞愧地像犯人一樣做這些事情,就差逃學輟學了;刻苦學習、成績好倒是真的,但身體不大好,老感冒請假,根本不具有三好學生的條件,“三好”隻有一好,還被選上,真是搞亂了自己的腦袋瓜子,拿著獎狀哭笑不得,最大的實惠是學校的鋼筆獎品和父親犒賞的豬尾巴。

朱啟明的發言妙趣橫生,詼諧幽默,讓人忍俊不忍,發言完畢,掌聲雷動。縣教育局“領導”發言,給予朱啟明很大的肯定,當問及朱啟明是不是“老教師”,朱啟明回答“半年教齡的民辦代課小老師”。領導說“你去進修你去考,需要幫忙就直接找我。”整個會場的所有人都向朱啟明投來豔羨的目光。

會議結束後,呼延妙心留朱啟明吃飯,說“我爸爸在這裏”。

朱啟明欣然接受,呼延鄉長不再是鄉長了,已經調到縣裏人副書記。在飯桌上一直給朱啟明夾菜,一直以讚賞的神色注視朱啟明,一直鼓勵他好好教學,爭取“民轉公”。黨的十四次全國代表大會,提出經濟體製改革,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現在許多計劃經濟的企業一家家都正在破產,很多工人下崗,下崗潮已經開始,以後還會愈演愈烈。

你即使考上學,也不存在什麼分配,都是自謀職業,湊這個機會,你進修一下,考考,幾年後就可以成為“公辦”,憑你的才智,進入初中、高中教學都不會有什麼問題,那時候如果你不願在教育係統工作,可以再通過“國考”考個公務員,進入政府部門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那時候,你在政府部門工作,呼延妙心在教育部門,豈不是。。呼延鄉長說到這裏,自覺失言,同時也順勢乜斜了一眼朱啟明,臉上浮現出一抹奇怪的笑容,朱啟明點點頭“嘿嘿”一笑。夾了一口雞蛋炒韭菜,臉上便影射出一層又青又黃的色彩,像一盤韭菜炒雞蛋。

“喝”,呼延妙心軟音柔情一杯起,擎起一杯雪碧,冰雪一樣碧澄晶瑩,碎碎米泡沫,在杯子中無中生有,刺啦刺啦竄上來,又化為烏有,滿桌子濃鬱的菜香和飲料的光影,在三個人臉上都映照出不同的心思。

“明天我去一趟菏澤。”朱啟明呷了一口雪碧,飲料也醉人,隻因有心事。

朱啟明無意識說了這麼一句,呼延妙心那雙嫵媚的丹鳳眼輕輕挑起,凝視了一眼朱啟明,順手拿起一片餐巾蘸了蘸紅潤潤玫瑰花瓣般嘴角上的油漬,夾起一塊紅燒帶魚放到朱啟明碗裏。

張嫻曾在電話中委托朱啟明好好給妹妹張靜“聊聊”,一直沒有適當的時間,先是忙秋收,接著就是耕種冬小麥,稍微消停了,父親肝病加重又住了院,急急躁躁,按下葫蘆浮起瓢,每天批改孩子的作業,有時熬到深夜十一二點,睡不足,也歇不過來,凡事總感覺像灶塘“掏火”,煙熏烤燎的。

三年禁考明年到期,後年就是要參加高考,唱戲就總要先搭台子。有言是“三天不念口生,三年不做手生”,看看兩年的課本沒多大變化,但看看兩年的高考試題,似曾相識又曾幾相逢,仔細一看已是夢幻記憶,看來大腦裏是浸淫了太多的社會或商業信息,需要清理一下腦殼子。

朱啟明其間也多次打傳呼給張靜說“聊聊”,回答不是“忙”,就是“不在家”,要麼幹脆不回複。臨近年關了,張嫻要放寒假,委托的事一直懸擱著實在說不過去,最後朱啟明“聲色俱厲”地告訴張靜:這個星期天,我們一定坐下來好好“談談”。張靜放蕩不羈無法無天,但對朱啟明頗有幾分敬畏,嬉皮笑臉地回答:好了,姐夫,小姨子膽子小,不要這麼嚴肅嘛,聲音又這麼大,態度又這麼凶巴巴,我這麼多男朋友,包括我姐姐,沒有一個敢對我樣子的,也就是你吧姐夫。——給你“談談”可以,但是必須聽我安排,不在鄆城這個狗蛋籽大的地方窮轉悠,聽說菏澤開了一家“肯德基”,我請你吃,你坐陪就好,OK?

OK,朱啟明掛了電話。端起旁邊的茶杯就喝,一片載沉載浮的“茶葉”隨流泄喉,喝進肚的時候,也是意識到“那”是蒼蠅的時候,朱啟明翻江倒海,吐個昏天黑地:吃肯德基——先活吞一隻蒼蠅再說。朱啟明對這個小姨子的真正感覺終於找到了。

朱啟明全聽張靜安排,兩人上了“依維柯”個體小麵包,張嫻上車後徑直坐在司機副駕駛的小座上,叼著“將軍”煙,一路上都在與司機打情罵俏,售票員以為是司機的“什麼人什麼人”都沒敢給她要錢。

朱啟明氣的七竅生煙,坐到車子的最後排:哎,雖說“龍生九子,其性各異”,也沒想到張嫻張靜姐妹性格秉質會如此天迥地異,二人一胞同生,雙姝並蒂,都可謂是楚楚動人豔壓群芳,姐姐紅梅花兒開,妹妹桃花人人愛,但妹妹輕浮妖媚的舉止,總給人一種無可抗拒的鬼魅般性愛式的吸引力,而沒有姐姐端莊賢淑文靜的內在人格魅力。當姐姐為學業和“大慈大愛”而拚搏奔波的時候,妹妹卻在高考習慣性落榜中在一群不務正業的青澀“小鮮肉”或“八一”粗壯男中遊走。姐妹二人雲泥異路,正邪對比如此嘹亮鮮明,焉不讓爸媽吐血崩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