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人脈寶典2(1 / 3)

第一章、人脈寶典2

第6招掌握跟有錢人打交道的技巧

在我們的人生事業裏無法躲避金錢與財富。金錢在這個社會中是一種力量,而它們往往掌握在一部分人的手裏。為了實觀我們的願望,達到我們的目標,我們必須借助這個力量:這就是我們需要跟有資金的人打交道的意義。我們不可能事業剛起步就握有金錢,即使你出生在一個超級豪家庭,這筆財富也未必由你支配:沒有誰把這筆財富乖乖交給你。握有財富人,有常人沒有的心態,有自己的人生觀,這一點,一般人總是難以理解。對這樣的人,隻了解他們的生活,不了解他們的金錢觀,是很難與他們溝通的,即便是他們的故舊、親友也是如此。所以為了你的事業,為了實現你的目標(這肯定不是他們的理想),成就你的事業,必然要借助他們手中的財富。過六的那種白手起家的創業故事已不適合今天這個時代。當今世界的財富是整個社會的財富,也不是由一代人一天創造出來的,是世世代代積累起來的。利用這筆財富開刨我們的美好人生是理所當然的。正因為如此,與投資商、銀行家打交道,隻要你有本領,他們非常願意與你合怍,或把大筆的錢財交給你。可以毫無疑問地說:善於同他們打交道的人,幹事業就不會很難;不善於和他們打交道的人,想成就事業就太難,甚至完全看不到成功的希望。隻有說服他們,才能保證比羅公平地參與競爭。

1.自我吹噓者

有些人因為自己有錢,就認為自己是個成功者,是個重要人物,“經常自我吹噓炫耀自己的功成,編造自己創造的奇跡”。即使是“天上掉下來的”財富,他也會認那是自己的本領,自命不凡。這種人輕浮,總是以“成功者”自居,盡管沒有任何人相信他的能力。他們時刻不忘自己的“遠大誌向”自欺欺人。如果誰曾經得到他的資助他便會以“恩人”自居。盡管如此,由於他有錢,一些沒有誌氣的人還是放縱他,以至他時常信口開河。不過每個人都會因為自己曾經說過的活付出一點代價,最終會有兌現的時候。這些人因為吹噓上了癮,為了保證有人捧場,也會有部分的兌現,但不可能完全兌現。所以對這種人說的話,不能聽得太認真。

其實在內心,這種人對自己還是比較客觀的,他非常清楚自己有多大的實力,有多大的能耐,僅僅是愛慕虛榮,特別忌諱別人說他是個“幸運兒”。他不是一個幹實事的料兒,對自己的前程也心存顧慮,也害怕自己將來陷人困境。所以他們在交往中也希望遇上有真才實學的人,找到有能力的可靠的合作夥伴。如果他手裏還有一點權力的話,他們很容易“放權”給你一個幹事的機會,因此要搞定這種人並不難,他並非是那種完全不能合作的人。與這種人交往的策略:

1.在小事上不必跟他認真。

2.跟他談業務時要講求時機。

3.陪他吃喝是與他交朋友的機會。

4.這種人有時會在酒後吐真言。

5.要搞定他先交往他身邊的人。

6,結交他周圍的人非常容易,都是貪小利者。

7.與他交朋友,但別奉承他。

8.與他交往不能太熱情。

9.讓他相信你是一個有本領的人。

10.讓他相信你是一個好朋友。

11.讓他看到你是如何做成一件事的。

12.和他的家人保持一定的距離。

13.經常讓他看到你的“成功”。

14.在他麵前把自己塑造成“奮鬥者”形象。

15.告訴他沒有任何人幫助你的事業也能獲得成功

16.在他對你產生濃厚的興趣時,改變你的態度。

17.拿出具體的方案。

18.提出具體的要求。

19.一次就把事情敲定。

2.斤斤計較的守奴

斤斤計較並不是一種品質,而是一種習慣,尤其是有錢人,是在漫長積斂財管過程中養成的惡習。他們愛錢,因為他們有過痛苦的經曆,他們的經曆“錢裏麵”,所以他們對金錢有著特殊的感情和特別的處理方式。比如,你不能占他的便宜,你也占不到他們的便宜,他們對金錢非常敏感。隻要有利益關係,在別人看來是無心的舉錯,無意識的為,他都能看出你的“有心”、“有意”,但並不等於他們舍不得把錢拿出來。因為他們的習慣思維是“錢生錢”、“大錢生小錢”、“小錢滾大錢”,所以讓他們拿出一筆錢來投資或放入夥,比“古”他們一點便宜容易得多。要跟守財奴打交道,必須看清他們的真實麵目,他們把斤斤汁較看成是斂財的能力,你“占”了他的便宜,等於是在說他無能。所以他們在這方麵決不願輸給你,一定要爭取輸給你,一定要爭取贏。但是如果你告訴他一個新的“錢錢”的方法,他們將會對你感激不盡,一定會盡自己最大的熱忱招待你。所以這種入不失為好的合作夥伴,好投資人。住他那裏“挖”不出小錢來,似可以“挖”出大錢米。與這種人交往的策略:

1.像他一樣斤斤計較。

2.比他更會算賬,令他佩服你。

3.要經常跟他講笑話。

4.不妨跟他來一點幽默。

5.精心地表露出你的洞察力。

6.跟他交心談心。

7.讓他知道你也懂得節約,因為他認為節約是吸引財富的品質。

8.請他喝酒就把酒拎到他家中去,他更看重剩下的酒。

9.肯定他的價值觀念。

10.把自己“算計”的方法教給他。

11.用簡節有效的方式和他交往。

12.告訴他你的世界和他的世界不一樣。

13.告訴他一個新的“錢生錢”的方法。

14.讓他作投資人或借錢給你,他會比一些“豪爽”的人還爽快。

15.千萬別少付他利息。

3.愛慕虛名的大款

很多企業家家或那些暴富的人都真心喜歡款爺這個詞。盡管有人表麵上說它俗,可心裏就想當那個爺。高雅的文化對任何人來講都一樣,是一種麵具。所謂“本質”就是俗的危險的東西。所以一個暴發戶愛暴一點“名利”、一點虛榮,是很正常的。愛慕虛名的大款,往往給人以謙虛的印象,其實所有追求名利的人都是傲慢的、目中無人的。謙虛不過是攫取名利的一種方法,把別人的功勞據為已有,對他們來說這不是竅取,他們僅僅是拿走了認為理應屬於他們的東西,困為對他們而言,這世界並不是按勞分配的。他們本身就已經說明了這一點,按需分配,他們需要什麼當然要得到什麼。你需要什麼,他也會讓你得到,不會讓你失望。大家都應該承認這套新的遊戲規則。這種人因驕傲而膨脹,因膨脹而更需要虛榮,而且不願意跟別人分享榮譽。他們那神氣十足、妄自尊大的態度就藏在公眾看不到的笑臉下麵。他們的生活就像是一出戲,這戲的局麵是由他們控製的,功勞當然歸他們所有。事實上要打他們腰包裏的錢的主意,也隻有一個辦法,把他們需要的東西送給他們,給他們榮譽,為他們喝彩,隻要他們不吝嗇金錢。與這種人交往的策略:

1.找一個好聽的名字。

2.做一頂最高的帽子。

3.用最高尚的名義。

4.告訴他們把錢投進哪個箱子裏。

5.把他們包裝成楷模、慈善家等等。

6.把他們的名字傳得越響亮,他們掏錢的機會就越多。

7.不要擔心名不副實。

8.他們掏錢越多越誠實。

9.不要讓他們的名字“冷下來”。最終他們就會變成你想像的那種名人。

4.“假慈悲”的銀行家

因為職業的原故,銀行家從來就不是慈善家。這個行業的特點是,沒有錢就越沒有錢,有錢就越有錢。所以,他們害怕和窮人來往,當然窮人也無法從他那裏得到錢。要想從他那裏得到錢,就隻有一個辦法,那就是你公司非常有錢,或是你公司明天會非常富,最起碼你要給他形成這種印象。

當然,他們通常會是一個懷疑者,不弄清你公司是否可靠,他是不會向你表態的。與你講合作時,辦公室的氣氛因為他們的遲疑變得有點微妙和讓人打不起精神,那種等待的感覺就像陪審團進來之前,你的案子依然懸而未決般的令人難受。當你向他價紹你的投資項目或計劃書時,你都納悶這家夥為什麼總是那樣慢慢騰騰、勉勉強強地才能做出一點反應。他似乎並沒有認真聽你介紹,也沒有正式計論過你的申請書,而一味期待你會有更好的擔保條件,或是你已經把他們的總裁搞定了,向他亮出尚方寶劍。甚至你會感覺到他是在懷疑你的動機,有點吃不準你,好像你是一個無聊的人,在這裏和他白白浪費時光。之所以會如此,就像一輛車開到了山頂,就是越不過最後的那道坎子,需要有人下車去推一把。的確如此,在這個過程中,有一個關鍵的通常人們容易忽視的環節,那就是你要猜準他在想些什麼。因為他感到仍然看不透你,他不知道你的投資項目的前景到底如何,在技術上是否會有可靠的保證,你的產品是滯能迅速打開市場,所以難怪他說話太吝嗇。即使開口,通常也是應答一個字,他擔心如果答應了你,會不會一切後果都由自己負擔,因此他會一而再地希望等等再說,先不向你表態。事實上是,他不敢相信你,不願相信你,如果他始終不願相信你,那貸款的事可能就要泡湯。因此,在此之前你把企劃書講得再好,也不可能把他變成一個像你一樣了解市場、懂技術的專業人員。隻有在他認為相信你的時候,他才可能聽得認真、聽得進去。與這種人交往的策略:

1.在申請書交給他之前就和他交朋友。

2.約他一塊去參觀你的“事業”。

3.讓他參加社交“熱身活動”。

4.讓他覺得你是朋友。

5.說服他相信你公司投資的真實目的。

6.表明你的建議不帶任何主觀的偏見。

7.用熱情、偏執狂的精神打動他。

8.向他顯示你的真誠。

9.你可以使用“我們的”而不是“我的”一類詞語。

10.讓他分享你的美酒。

11.讓他分享你的好主意。

12.有一些對他有用的消息,他可能聽不到。你不妨告訴他。

13.告訴他你的公司目前一切事情都進展順利。

14.表示你的公司願意幫助他本人。

15.直言相告。更加仔細解釋你們雙方的共同利益所在,但是不要掩蓋其中存在的障礙。

16.用實際行動,履行自己許下的諾言。

17.讓自己的明確態度鼓勵他增強對你的信心。

18.不要急於求成。

19.耐心溫和地對待他。

20.避免簡單地催促。

21.給他一段思考的時間。

22.再安排一個與主題不相幹的活動。

23.別忘投其所好。

第7招掌握跟名人打交道的技巧

如今這個時代的名人都是用錢來衡量的。他們到底值多少錢,他們的代理人或律師都為你計算得清清楚楚,往往都是一筆不小的費用。所以錢通常都呆以把他們搞定。當然有些人需要把用錢搞定他他們、“收買”他們的這種赤裸裸的金錢交易掩飾一下,這對業務員來說,也不是一件壞事。因為你中以利用他的這種心理,達到稍稍降低一點和的目的。很多人過自己的“奮鬥”終於得到了一點名氣,想無償地利用他們是決不甘心的。所以以名人往往都是金錢的奴隸,而企業家往往卻例外。一個看起來天天都在研究市場、揣摩顧額心理、千方百計掙錢的人,他往往並不愛錢。所以他們很不好打交道,做事態較強硬,因為“無欲剛鋼”。特別是那些家族企業或本身就是老板兼董事長的人,他們通常是無法用錢收買的,隻有在“利潤”,“風險投資”這種遊戲中、才能淡得上“收買”他們。因為他們會掙錢,知道“錢”不值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