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文王廟
文王廟亦稱羑裏城,在今河南省湯陰縣北八裏,為一高五米的正方土台。南北長106米,東西寬103米,麵積10918平方米。相傳為周文王推演六十四卦、撰寫六十四卦辭並創立後天八卦的地方。是已知最早的國家監獄所在地。為殷紂王囚周文王處。
據史料記載、商代末期,西伯姬昌禮賢下士,所從甚眾。殷紂王聽信崇侯虎的讒言,疑姬昌聚眾謀反,將其囚禁在羑裏。姬昌患難發奮,拘演周易,並由其部屬向紂王獻美女奇珍,姬昌獲釋。後其於姬發滅殷,建周朝,姬昌被諡為文王,後人為紀念他,就在羑裏城舊址上建立文王廟。
文王廟始建年代失考。從現存資料來看,唐代韓愈曾作《拘幽操》,對文王被囚羑裏一事進行了描述,說明唐代已建有廟宇。元、明、清各代先後對羑裏進行大的維修有五次。現行建築座北朝南,是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重修的。廟內古柏蒼鬱,除一座演易台外,其餘殿廡僅存遺址。廟坐北朝南,現存明代石構建築演易坊和頌揚大禹治水功德的峋嶁文碑(又名禹王碑),碑刻文字古怪離奇,別賦特色,為明代立石,清康熙年間譯文。拾級進廟,左側有明代刻石文王易碑(又稱八卦碑),上刻六十四卦,並刻卦辭;右側為乾隆禦書碑,上刻草書謁文王祠詩一首。其後是演易台,其高13米,牆厚一米,坐西朝東,相傳是文王演易之處。城下為龍山至殷商時代的古文化遺址,高出地麵五米許,保存完好。
8周公測景台
在河南登封縣東南告成鎮周公杷前。傳說為周公以土圭測景處。有人認為“卦”即源於土圭測量。據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碑文記載,為東周所建,今已不存。現存測景台建於唐開元十一年(公元723年)。天文學家一行(張遂)為改革曆法,曾以陽城為觀測中心,進行天文測量。為紀念周公於此以土圭測景,遂刻石立表。此台為石製。分上下兩部,高946米。下方為方形石座,北壁有明代所刻行書“道通天地有形外,石蘊陰陽無影中”。座上為直立的長方形石表,高164米,正麵刻行書“周公測景台”五個大字。
9負圖寺
在今河南省孟澤縣西五裏。傳說為伏羲時龍馬負河圖的地方。民間流傳有許多有關的神話傳說。
10八卦岩
在四川省涪陵縣南一百裏。明劉苣講易於此後來劉氏在京遭受廷杖之日,岩壁崩裂。有天然八卦圖,故名。
11八卦山
舊名“了望山”、“定軍山”。在台灣舊彰化縣城東,海拔97米。此地曾是台灣人民抗擊日寇的戰場。山上原有亭榭,近年山頂建大佛寺及寶塔,寺前有巨佛一尊,高216米。已辟為宗教遊覽區。
12九宮山
在湖北通山縣城東南。綿亙百裏,上下九重,千峰爭翠,萬壑競幽。後晉帝王兄弟九人造九座宮殿於此,因此命名。至南宋淳熙十四年(1187年),名道張道清又在此建九座宮觀,“石坊翹峙,金門鐵瓦”,輝煌壯麗,遐邇馳名,為道教聖地。元、明幾經修茸,又多傾毀。現存九王廟、真牧堂、石城門,一天門等。或圍以巨鬆怪石,或繞以曲徑流水,仍顯示當年崢嶸綽約的姿態。
13八卦田
在杭州五皇山、將台山之間。又稱“九宮八卦田”。中間象太極圖,四周的田呈八卦狀。相傳為南宋皇帝祭先農時親耕的籍田。八卦田四周群山環抱,溝膛清晰如畫,為杭州著名的宋代遺跡。至今猶能見到清晰的八邊形結構,惜其一角已損環。
14太極殿與太極宮
太極殿是天子所居正殿名。《水經·穀水注》:“魏明帝上法太極,於洛陽南宮,起太極殿於漢崇德殿之故處,改雉門為閶闔門。”《魏略》:“青龍二年起太極殿。”《淵鑒類函·居處部·殿》:“洛陽宮殿簿有魏太極、九龍、芙蓉、九華、承光諸殿,漢晉春秋有景福、聽政諸殿,晉宮閣名有靈圃、百子、虞泉、清冥諸殿。曆代殿名,或沿或革,唯魏之太極,自晉以降,正殿皆名之。”太極有至尊、至大、至高之義,天子為人之至尊,至高、至大,故名。
太極宮指隋之大興宮,唐改名為太極宮,又稱西內,其正殿稱太極殿。在今陝西省長安縣北故宮城內。《雍錄》:“唐諸帝多居大明宮,或遇大禮大事,複在太極,知太極尊於大明也。”
15八卦城與八卦街
在今河北省薊縣。為新修複的三千多米長城牆體中一個遊覽點。八卦城中,在乾字卦巨石上刻有鄧小平的題詞:“愛我中華,修我長城。”
器物
《周易·係辭下》第二章認為伏羲、神農、黃帝等大聖觀察卦象從而發明了弧矢、網罟、耒耜等器物。將《周易·係辭》與先秦其他文獻比較,可見聖人製器之說為當時社會所共認,隻是關於發明者是誰的記載有所不同。
近人圍繞“觀象製器”說有爭論。馮友蘭認為:“《易傳》中這種觀象製器的思想,實際上是說,通過對自然現象有規律的觀察,人類發明生產工具,這有以人力改造自然的意義。這也是一種唯物主義的觀點。”(《中國哲學史新編》)顧頡剛認為:“《係辭》將日用器物都歸於聖人看了六十四卦卦象而製作的,而六十四卦又歸於伏羲觀天而造出的,一切物質文明都歸於易卦,這是莫須有的事。很顯然,製器時看的象仍是自然界的象而不是卦爻的象。”胡適持不同見解,認為觀象製器是一種文化起源的學說。所謂觀象,隻是象而已,並不專指卦象。卦象隻是物象的符號,見物麵起意象,觸類而長之(有關文章載《古史辨》第二冊)。
我們認為古人所觀之“象”既是自然之象、又是卦爻之象,兩者本身也是相通的,卦爻之象是對自然現象的抽象概括。
在中國曆史和現實中,存在許多有關八卦之象、太極之象、河洛之象的器物。
1。——我國新石器時代彩陶上有兩魚追逐圖和紡輪旋轉圖,今有人認為陰陽魚太極圖即源於此。王大有《龍風文化源流》、孫宜生《意象素描》另有馬家窯、大汶口、兗洲,襄汾、湯家山等地出土的“”字形,各種鳳鳥形,各種盤旋狀態龍形以及各種旋轉紋類圖案,有人認為均是太極圖的原形(王紅旗《神奇的八卦文化和遊戲》)。另據紐約《世界日報》1986年12月24日報道:美國易經考古學會會長洪天水收集有一“古希臘陶盆河圖”,盆底有中文古篆銘文“連山八卦圖”。據稱至今三千二百年。
2——我國瓷器傳統裝飾紋樣中有一種“八卦紋”,指用八組(每組為三爻)各不相同的短線符號組成代表乾、兌、離、震、巽、坎、艮、坤八個方位的畫麵,故名。元代青花瓷器中有八卦紋,明清兩代瓷器常見有青花海水八卦紋與雲鶴八卦紋。瓷器裝飾還有一種叫“三陽開泰”的吉祥紋樣,為三隻姿態各異的羊仰望紅日組成的畫麵。清乾隆時瓷器上常用青花,粉彩描繪,往往在山羊和太陽以外的空間畫鬆柏、山坡、小樹和綠草,鬱鬱蔥蔥,生機盎然。取名源於《周易·泰》。泰卦上為坤三陰,下為乾三陽。陰氣漸去而陽氣漸生,時當正月,為“三陽開泰”。此圖取羊同陽的諧音,有否去泰來的含意,故名。
3——據《宣和博古圖》、《金石索》記載,我國唐代有唐透鏡。此鏡又名八卦鏡,也稱八卦菱花鏡現藏美國自然博物館有一麵唐代銅鏡,此鏡上麵繪有四神圖、八卦、十二生肖、二十八宿,並有一圈文字說明:“長庚之英,白虎之精。陰陽相資,山川效靈。憲天之則,法地之寧。分列八卦,順考五行。百靈無以逃其狀,萬物不能遁其形。得而寶之,福祿來成。”
4——據紐約《世界日報》1986年12月24日報道,美國易經考古學會會長洪天水收集有“青銅噴水震盆”,為三國時期的青銅器。樣貌及大小有如一口炒菜鍋,但底微扁平,左右各有一把柄,盆底刻有四條鯉魚,魚與魚之間刻有四條河圖拋物線。根據經書上的記載,倒入半盆水,用兩手摩擦盆的兩柄,未久,盆裏的水居然分成四股水箭向上射兩尺多高,並發出念震卦六爻時的古音,與黃鍾之音一致。這件器物是陰陽六律的定音器,也是三代帝王用以祭祀天地祖先的盥手之物。
5——由於《易經》本身是記載占筮的,所以後世占卜所用的器物一般都與易卦有關。如1977年7月安徽阜陽縣雙古堆西漢汝陰侯墓出土的“西漢太乙九宮占盤”,其正麵按八卦位置和五行屬性排列。占圓盤的刻數與洛書完全符合。九宮的名稱及各宮節氣日數與《靈樞·九宮八風篇》完全一致。另如西昌博物館收藏的“彝族八卦九宮占盤”,為唐以前實物。彝族神話傳說:伏羲、女媧是其祖先。伏羲是虎神,女媧是龍神,他們輪流值班,每四天一換,但是在剛來值班的第一天或準備離去的最後一天(四天之中),他們的威力要弱一些,不能有效地製服惡神,這樣,在八天之中,有四天吉,四天不吉。此占盤,用於選擇時日和方位,其形式與太乙九宮占盤有相似之處,也有不同之處,其中心圓圈被四條直線分割成井字形,構成較原始的井字形九宮,另外在八個方位上還寫有十二地支名稱。
6——中國古代象棋,亦稱“象戲”。為八八六十四格,古稱“八八象棋”。南北朝庚信《象戲經賦》:“綠簡既開,丹局正直……局取諸乾,仍圖上元……坤以為輿,剛柔卷舒。”所謂“丹局正直”即指棋盤為正方形,“局取諸乾”、“坤以為輿”說明象棋與八卦的關係。古代中國的象棋是8×8的小方格組成,以後才增加了河界。這種八八六十四格圖案,在中國起源非常早,大約在六七千年前的甘肅永昌鴛鴦池文化遺址中,出土的原始社會時期的彩陶罐上就有這類棋盤形的幾何圖案。中國唐代的八八象棋盤與今日的國際象棋幾乎完全一樣,也是由黑白相間的小方格組成。每方各有二八一十六個棋子,與八八六十四卦形製相符。今有人據此認為象棋起舞於八卦,六十四卦。中國象棋盤和國際象棋盤都是八八六十四烙。中國象棋取交叉點,共九九八十一點,國際象棋走空格。中國象棋曆史悠久,棋製多有交遷,近代象棋定型於北宋末南宋初。有人認為象棋棋盤格式源出六十四卦方位,而與諸葛亮八陣圖一致。今四川奉節縣一帶的八陣圖各高五丈、廣十圍,曆然棋布,縱橫相當,中國相距五尺,正中開南北蒼,廣五尺,凡八行、六十四聚。(參見李鬆福《象棋史話》)
7——由二十七塊小立方體構成,表麵分為五十四麵。今人以為其空間結構體現了三維三進製結構的基本屬性,即《太玄》二十七部的實物模型。最高結構數為53,八個頂點處的八塊小立方體,各暴露出三個麵,對應於八卦,十二條梭中間位置處的十二塊小立方體各暴路出兩上麵,對應於三陰三陽分區線與三組重麵的交點,六塊表麵中心處的六塊小立方體,各暴露出一個麵,居於三組軸線上,對應於三對中宮,為三陰三陽的代表點。
8——為三維球體結構,今人以為其即太極八卦的實物模型,具三陰三陽結構。三線垂麵將星球劃分為八塊,其表麵的八個球麵三角形即八卦(既可表達為八個方位,又可表達為八個區域),三層爻的變化正對應著三維區劃線的陰陽屬性。八卦的一爻對應著某一組的變化狀態(陰陽)。每一維垂麵與球麵的交線都被其它兩維劃分為4段,三維12段,即地支數。
太極八卦之象不僅影響中國,而且影響海外。
9——1937年丹麥物理學家、量子力學哥本哈根學派的核心人物玻爾被授予爵土時,選用中國的太極圖作為其族徽徽章圖案,同時加上“對立即互補”的銘文。以說明太極圖與其倡導的並協原理(互補原理)一致。
10——大韓民國國旗采用太極加八卦圖案,中間為太極圖(上陽下陰,略去魚眼),左上方為乾卦,右下方為坤卦,右上方為坎卦,左下方為離卦。乾、坤、坎、離為先天八卦的四正卦。
11——一九八八年九月在漢城召開第二十四屆奧運會,選定的奧運會會標設計核心為中國的太極圖,它是由三條黃、紅、蘭色的帶子由右向左旋轉而成,三條色帶分別代表天、地、人三位一體(即三才)似以太極圖標誌著體育要衝出亞洲,走向世界的新紀元。
12——新加坡空軍機微由太極圖及上小三道曲線組成。上下曲線象征機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