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處理好和領導的關係
在辦公室裏,能否與領導相處好,直接關係到一個人的升降、榮辱甚至前途和命運。對待領導,通常情況下應以“奉”為主。
奉。最基本的一條是善於揣測領導的心意,投其所好;公開場合要照顧到領導的顏麵,拾遺補缺,為上遮醜;領導危急時,應挺身而出,保駕護航,不惜甘當替死鬼,勇充“替罪羊”;對於領導的親人萬不可等閑視之,要利用“枕邊風”,巧打子女牌;要勤與領導聯係,說話要留有餘地,要善於為自己圓場,以逢凶化吉。
如何區分你的領導
首先了解領導,區分他屬於什麼類型,然後對症下藥,設計良好關係方案,是合理交往的前提。
你千萬不要替一個正春風得意,而又驕橫、狂妄自大的領導出任何點子和主意。
這種領導處處惟我是從、自我中心、旁若無人、虛榮心極強。他不會把自己的部下放在眼裏,部下隻是他隨意利用的工具,他幾乎不相信他的部屬裏有才能上超過他的人。並且對下屬的意見往往充耳不聞。你給這樣的人出點子出主意,那是白費口舌、徒勞操心。他很難認同你,把你放在眼裏,即使你有相當高明的見解,而且他也能明顯地看出這點,而他也不會直接照你說的去辦。他可能會憑借你的見解,變換一個花招,轉換一個角度,拿出自己的方案,從而使你消失,突出和抬高他自己。也許他拖延實行你的主意,拖延久後便不了了之。麵對這樣的領導,別理睬他,幹好自己的那份工作就好了。如果你有事情必須與他交往,而且有求於他,你隻要虛晃一槍,稍微刺激一點他的虛榮心理,讓他得到片刻滿足,這時你會辦事順利。
你千萬不要替一個庸俗無能,或僵化老朽的領導出非同凡響、富有創新意識的點子和主意。
庸俗無能的領導無法與一個精明能幹的部下成為摯友。僵化老朽者也不可能愛護一個朝氣蓬勃的青年。這樣的人思維遲鈍,反應緩慢,習慣於陳舊模式,本能地拒絕或反感新生事物。他的身子生活在現代,他的思想停滯在古代。你給這樣的人出富有創新意識的主意無異於對牛彈琴。他無法理解你,不僅不會采納你的意見,而且會對你生出反感,認為你這人心性浮躁、不踏實。不可靠,令你哭笑不得。你盡量避免和他打交道才是明智的。如果必須與他交往,有事求他,那麼你可以拉開一些可以使他喚起美好回憶的話題——這樣的人往往樂於回首往事,庸俗者常回憶他的成功,老朽者常回憶他的年輕時光。當他沉醉於斯,其樂融融之時,你可能辦事順利。
你千萬不要替一個惟恐別人才能超越他的領導出任何高明的主意。
這種領導才能平庸、政績平平、心理脆弱,常患著恐懼病,擔心他下屬中的能人取代他。這是一種最不能容忍能人和強人存在的領導。你若為這樣的領導出高明的主意,無意於自投羅網。他不僅不會接受你的主意,而且對你心存戒意,增加幾分提防心理,隻要他做得到,他甚至可以設法貶低你、排擠你,以至把你擠走。你很難在他手下做出什麼驚人之舉。與這樣的領導交往,少說為佳。避開他的心病和痛處,或閑聊一些前途多麼美好之類的廢話他可能信以為真。
與上述狂妄自大型、庸俗無能型、僵化老朽型、患恐懼症型的領導在一起工作,總會覺得別扭難受,如果這些人不直接妨礙你所幹的工作,你盡量避免與他正麵接觸,少去理睬他,你也許腳踏實地,能夠幹出一番事業。
若你偏不信邪,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不管三七二十一,我行我素。那麼,你將因此而生出許多無端的煩惱痛苦。你會被鏟平,終將淪為平庸之輩。這是社會的悲劇,也是你的人生悲劇。
相反,與一個富有能力和才華,而且樂觀開朗、胸懷寬廣的領導打交道自然是一件十分愉快的事情。你可以免去許多提防,盡可以以誠懇之意與他交往。如果他偏向於能力型,但知識不如你廣博,你多與他交往,吸取他的能力,增加你的經驗和智慧。在此前提下,你可憑借自己知識上的優勢為他出謀獻策。如果他偏向學問知識方麵,是一個學者型的領導,在實際經驗和工作能力方麵較為欠缺,或者不如你。你多與他交往,注意吸取他的知識。在此前提下你可以憑自己的經驗、工作方法方麵的優勢,為他出謀獻策。結識你,得到你,他如魚得水。你們將由上下級關係發展為朋友關係,或摯友關係,你必將一顯身手、大展鴻圖。
不論麵對什麼樣的領導,你總是叫苦連天,牢騷滿腹,今天抱怨張三不是,明天指責李四不對,後天彙報王五不行,似乎這世界惟你正確,惟你高明。那麼,你是愚蠢的、無知的,你很快就會成為不受歡迎者,令人討厭的人,令領導頭痛的人。
拍馬拍到家裏去
偶而到領導的家做表示敬謝之意的訪問,這也是一種增進領導對自己評價的方法。
對領導而言,部屬的來訪,確是令人欣喜的事。一個連自己的直屬部下都不願親近的領導,總是一個有缺陷的領導。
到領導家拜訪做客,對領導的家人要積極給予讚美。對領導的言辭或和其家人的對話,要用比平常更有禮貌的態度一一清楚地應對。自己舉手投足間,都要隨時保持“高度的警戒心”。
由於經常地拜訪,久而久之自然會跟領導的家人由生疏而變得熟稔。如果你認為到領導家拜訪,有些唐突。那麼不妨借公事之機,如送封信呀,傳達電話等等為借口,直撲領導的家中。
“射人先射馬”這是一句曆久彌新的諺語。要討領導的歡心,就先收買其家人的心,尤其是領導的太太。因此送禮物時禮物的選擇,以領導夫人的喜好為第一要素,在領導的家吃飯時,對領導夫人親手做的菜肴,更是不可忘了要大大地讚賞一番。
稱呼領導的孩子時,要恭敬地說:“你公子、千金”,並且盡量和領導的孩子打成一片。
要到領導的家做拜訪時,最好事先征求同意,而在拜訪結束後當天或最遲到隔天,就要打電話向領導的夫人道謝,並且寫一封道謝函,最後別忘記寫上並祝“合家歡樂”。
切記不可因為經常拜訪且已熟稔的關係而有所中斷。禮多人不怪,這樣越發能讓領導感受到你的忠實度,從而更加信用你、提拔你。
探病慰問是上上策
人一旦臥病在床,不論是誰都會變得懦弱,名聲、虛榮也不再是最重要的,而像是最純真的人一樣。即使在商場政界上叱吒風雲的領導也不例外,隻要病魔纏身,就會垂頭喪氣,英雄不再了。而這正是下屬拍馬屁最好的時機。
如果領導感冒發燒而請假。下屬當天一下班,就帶著禮物到領導家去探病慰問,談話時並盡量避開工作上的話題。幽默的故事、逗趣的消息是最好的談話材料,告辭時的祝福,更是要表現衷心誠意的樣子。
最要不得的是,等到領導病愈恢複上班時,才愧疚地說些沒去探病請原諒等之類的話,那無異是畫餅充饑,望梅止渴,這種馬後炮反而令領導反感。
探病慰問深具時效性,而且越快越好,優柔寡斷的人容易錯失良機,甚至招致反感。
除直屬領導外,即使隻是麵熟的客戶或他們的家屬,一旦得知有人臥病在床,也務必要抽空去拜訪慰問,就算是休班請假也是值得的。
因為,這比整天隻知在辦公室內認真工作,給人的印象或許會更佳吧!一個不會拍馬屁的下屬,好比是一隻不會唱歌的金絲雀!
錦上添花與禮尚往來
除了做好生日祝賀和探病慰問的事外,對於領導家的喜慶也要給予慶賀一番。
平常的喜慶事中,以領導的孩子通過考試或婚嫁等事,最是需要給予祝賀。
孩子考試,一向都是家裏最關切的大事。一旦得知領導的孩子參加考試,或是等領導的孩子的成績一揭曉,你馬上以最快的方式向領導表達祝賀之意。
譬如剛好是到外地出差時,就打電話或電報,除直接向領導恭喜外,最好也向領導夫人祝賀一番。然後再借個機會到領導家,給領導的孩子送個金榜題名的禮物。
若是領導的孩子有婚嫁之喜時,禮物禮金自是不能少的,對於結婚會場、宴客事宜等也都要主動出麵幫忙。甚至當天帶著相機替領導拍照,日後再以此作為送領導的禮,這不僅是很得領導好感的事,也是拉近與領導間距離的最好時機。
5000年來,中華民族是最講禮尚往來的,隻要你的禮物不要超出的太多太重,構成賄賂之嫌就行。
喪事要致哀
領導的親屬中有人去世,除送禮物並親自拈香參拜外,出殯和追悼會時還要去送行。這是一般人都做得到的禮節。
一個懂得拍馬屁的人,除香奠、參拜、送葬外,在頭七忌、二七忌時還會繼續地去喪家參拜吊問,如果時間有所不便,即提前或延後一天,甚至用電話致意,都會讓人頗受感動,而給人良好深刻的印象。
向死者致意,這是討好生者最好的方法之一。這種發自內心的虔誠,是最能讓領導感感激你的。
有位朋友,與一位農村出身的同學同分到一個單位工作。這位老兄總是報怨:自己盡了十二分心,可領導與自己的關係總不如與那位農村同學來得近。後經大夥細細分析,其關鍵的原因,是因為領導的父親去世時,那位農村同學把功夫做到了家。同是大學同學,農村來的同學把香奠、送葬的禮儀按照農村的習俗樣樣不忘。而城市出身的這位老兄,則考慮領導一家在悲痛之中,還是少打擾、少麻煩最好。由此,領導在二人中分出了遠近。
嘴甜沒害處
如果你了解領導的家庭狀況,那就把你知道的牢記在心中。例如:像有關生日的話題就可以好好地應用。
“今天是令千金的生日,你要早些回去吧!不多打擾你了。”這一類的話題很少讓領導感到不高興的。
“令郎今年要入小學了吧!”這一類的話題對於緩和氣氛有很大的作用!
如果雙方熟悉到某一種程度,使你有機會看到對方家人的照片,那可千萬不要吝惜你的讚美。如果是對方子女的話,“可愛”、“聰明伶俐”、“乖巧”這些都是很好的讚美詞。如果對方的女兒已是少女的話,“美麗”、“嬌柔”也很適用。
當你見到本人之後,更可以稱讚:“本人比照片更美”。
尤耳是對領導的妻子,稱讚她“年輕美麗”或“氣質高雅”更是沒有人會生氣。即使對方在聽了你的讚美之後會說:“哪裏,你過獎了!但她內心還是會覺得很高興。
把領導夫人攥在手裏
幽默大師林語堂說過一段很有意思的話,他分析說:越來越多的女人要求自己的權利,可中國一向就是一個女權社會!在中國,女人的權力其實大得不得了。
女人管理家庭事務,這個自然不用說。“男主外,女主內”嘛!
然而,女人在管理家務的同時,往往連自己的男人一並管製了。
女人各自管理著自己的男人,於是,可以理所當然地說,女人通過男人主宰著這個世界!
所以,女人不可輕視。
領導身邊的女人更不可輕視。與她們搞好關係是很重要的。
在宴會或其他聚會上,碰到領導夫人,你將如何對付?
頭腦簡單的職員,在這時候往往隻知道對頂頭領導執禮甚恭,對夫人卻視如過路老太婆,懶得跟她多講一句話,從而留給她“舉止不遜”或“不通世故”的印象。
有那一天,你成了高職位的候選人,領導夫人就會僅憑當時的不快印象,在枕邊大唱反調:“那種不成熟的人,行嗎?”
這麼一撥弄,不幸,領導又是軟耳根,你的晉升之議,就慘遭夭折。
當然,繁文褥節不在提倡之列,但接觸領導夫人,更該心存敬意。就算沒人介紹,憑直覺知道了她是領導夫人,你也要自動上前誠懇致意。無此圓熟的應對能力,你就不配做現代企業的幹部了。
在社交場所,碰到應該上前招呼的人,居然逡巡不前,或是麵對麵而手足不聽使喚、喉嚨沙啞。這種人,在公司裏必定是一句“你早”都無法自然說出來的人,怎能在波瀾壯闊的工商社會闖蕩?
就算領導夫人不怎麼樣,至少在服飾、舉止、風度、修養上,有她足以傲人的地方。你要在短短幾秒鍾內,把得準,對她出自肺腑地讚揚一番。
美人向來自負,對溢美之詞,已經麻木。但是,不要忘了姿色中等以下的女性,如果有人一眼發覺她的長處,而且又是在眾人麵前爽口直言,她不眉飛色舞,那才怪呢!
其實,讓女人高興,就是這麼簡單的一件事兒。做到了這一點,你就等於把她攥在手裏了。
向領導夫人表露誠摯的敬意,絕非奉承,你盡的是下屬應盡的禮節。
一般人太忽略了這個簡單的道理,以為向領導夫人致敬,是一種旁門左道的手法,盡量免了。放棄大好機會,等於自毀印象,沒什麼行為比這更愚蠢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