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巧妙利用自誇的技巧2
6.胡說八道的借語作橋
借語作橋法是指在交談中,一方從另一方的話語中抓住一個詞語,以此為過渡的橋梁,並用它組織成一句對方不願聽到的話,反擊對方。
作為過渡橋梁要有一個特點,那就是兩頭相通,而且契合自然,一頭與本來的話頭相通,另一頭與所要引出的意思相通,而且以天衣無縫為上。
如果以語義作過渡,就是一語雙關。如果以語言作過渡,就是同音異義。
例1
馬克·吐溫有一天在鄰居的圖書室瀏覽書籍,發現有一本書深深吸引了他。他問鄰居是否可以借閱。
鄰居說:“歡迎你隨時來讀,隻要你在這裏看,你知道我有個規矩,我的書不能離開這個房子。”
幾個星期後,這位鄰居來訪馬克·吐溫,向他借用鋤草機。馬克·吐溫說:“當然可以,隻要你在這棟房子裏用,你知道我有個規矩,我的鋤草機不能離開這個房子。”
馬克·吐溫的幽默感表現在借用對方的語詞表達了對方意願相背的意思。
借語作橋法的難處,不是尋找兩頭契合的詞語,而是從對方的話中看中一個詞語,把它抽出來,這個詞語要便於組成你自己的語句。好像是小學生在造句練習,不過比小學生多了一個要求,那就是造出來的句子意思不得與對方的願望一致或相似,隻能與對方的願望相反。
例2
英國作家理查德·薩維奇患了一場大病,幸虧醫生醫術高明,才使他轉危為安。但他欠下的醫藥費卻無法付清。最後醫生登門催討。
醫生:“你要知道,你是欠了我一條命的,我希望你有價報償。”
“這個明白。”薩維奇說:“為了報答你,我將用我的生命來償還。”說罷,他遞給醫生兩卷《理查德·薩維奇的一生》。
這比向對方表示拒絕或懇求緩期付款的有趣得多。其方法並不複雜,不過是接對方的詞語(生命)然後以歪解,把“生命”變成“一生”,顯然二者在內涵上不一致,但在概念上能掛上鉤就成。
借語作橋法,不一定都用於鬥智性的戲謔,也可用於一般性的調笑。其特性是抓住對方話中一句詞語,構成一個無任何攻擊性的句子。
例如:如果你丈夫氣喘籲籲地跑過來對你說:“我一路跟著公共汽車跑了回來,省下了五毛錢。”
你完全可以把“省錢”這個詞接過來,送到一個極端荒謬的境地去。你可以這樣說:“你還不如跟在出租汽車後麵跑,那可以省下十塊錢呢。”
或者你也可以這樣說:這樣一來你就可以把省下來的5毛錢放在雞窩裏孵,一個月就省下15元,一年就可以省下180元了。”
7.極力誇大的誇張渲染法
誇張渲染法是對生活中醜的因素的極力誇大、渲染,來揭示生活中的某些不合理與不合諧的現象,來對自己和他人的某些無傷大雅的缺點、毛病進行善意的嘲諷和規勸,從而產生幽默。
誇張渲染法的幽默特別需要一種設侃、達觀的態度,充滿討厭的誇張那絕不能產生幽默。有時誇張並不都能產生幽默。李白的“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是誇張,但我們聽不出幽默,反倒有濃愁鎖眉之感。可見誇張隻是一種修辭手法,用在不同的場合、不同的對象、不同的情境中會產生不同的效果。
誇張渲染法之所以能和幽默與笑聯係起來,關鍵還在於它須得和“醜”——生活中的錯謬乖訛之處和人的滑稽可笑之處——緊密相連,須臾不離。
大家都聽過這樣一個笑話:
例1
大詩人蘇東坡和胞妹蘇小妹以詩相嬉,蘇東坡是個長方臉,蘇小妹便戲之曰:“去年一滴相思淚,今年方流到口邊。”
蘇東坡抓住蘇小妹額頭較高的缺陷亦迎“頭”痛擊;“香軀未離閨閣邊,額角已到畫堂前。”聽完真是笑倒人也。
擦去笑出的眼淚,我們略一品味便不難看出,這則笑話用的正是極平常的幽默手法——誇張渲染法。臉可以長到淚流經年,“高額頭”可以大到先“身”奪人,真虧他們能誇張渲染得如此離奇,如此幽默。
運用誇張渲染法來製造幽默,離不開豐富的想象力。隻有那些具有卓越的想象力,方能使誇張這種很平常的修辭方法,產生出令人驚歎的高級幽默來。
同樣是拿自己的肥胖逗樂,這裏就有兩個高品味的幽默:
例2
一位著名的美國女演員說:“我不敢穿上白色的遊泳衣去海邊遊泳,我一去,飛過上空的美國空軍一定會大為緊張,以為他們發現了古巴。”
另一位英國作家濟斯塔棟曾風趣地說:“我比別人親切三倍。因為我要是在公共汽車上讓座,那位子可以坐下三個人。”
這兩個幽默都用了誇張渲染法,但由於他們各自豐富的想象力,所以毫不雷同,且各具魅力。聽到這種絕妙的誇張,往往能使人忽略了他們身體肥胖臃腫的醜的一麵,而能從他們這種雍容自信中感受到一種享受人生的樂觀生活態度,這樣,“醜”便在這種健康的心靈關照中變成了美。
此外,“順竿爬”也是誇張渲染法中一種簡單易行的幽默方法。“順竿爬”就是根據現有條件進行“合理想象”和似是而非的邏輯推理,將結果極力誇張、渲染、變形,產生諧謔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