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第二次招安(1 / 2)

不提聞煥章在宿元景府中,如何勸他讓朝廷再次招安梁山。趙佶在皇宮中,已是惶恐不安。

自從前些日子夢到未來之後,趙佶雖對夢中之事一直沒有相信。卻在疑慮之下,遣了人去江南,查探方臘之事。

這一查探之下,頓時就像是捅了個馬蜂窩。方臘就在本月,正式扯旗造反。

此時,再想到夢中之事,趙佶內心之中,已是惶恐不安:

“方臘造反之事既是真的,那麼金兵南下、汴梁城破,朕被幽居五國城的事情,是否也是真的?”

“若是真的如此,又該如何是好?”

想到這兒,趙佶急命人招來馬植,詢問金國之事。

聽到趙佶詢問自己金國兵力,馬植以為他是擔心金國實力不夠,對聯金滅遼之事沒有信心。因此,他在和趙佶起金國兵力時,自然誇大了。讓趙佶心中惴惴,對於夢中之事,更加信了幾分:

“金國如此強大,大宋如何抵擋?”

“莫非我做那夢,是祖宗得知大宋遇危,特意來警示我?”

想到這裏,趙佶對自己夢中之事,已是深信不疑。再想到夢中自己曾去鎮江燒香,躲避金兵鋒銳。他心中對於江南,更加看重起來:

“祖宗如此托夢,必是讓我在那時候,前往江南避禍。”

“江南方臘造反,必須平定下來!”

心中已罷了伐遼之念,想要調童貫領兵,前往江南平叛。

童貫一心想北上伐遼,立下不世之功。聽到趙佶要調自己前往江南平叛,心中極不情願,推脫道:

“陛下,西軍盡是北人,若是調往江南,恐怕水土不服。”

“臣請調遣他人,前往江南平叛!”

趙佶這時候已沒了聯金滅遼、收複燕雲想法,隻想穩住江南,以後好去避禍。聞言心中不悅,向童貫道:

“江南事關重大,萬萬不能有失!”

“愛卿屬意誰人?速速向朕道來!”

童貫聽得此言,哪不知江南之事,在趙佶心中極重,急忙改口道:

“折可存在山東領兵,不但壓製梁山,還收複幾座城池。”

“可讓此人為先鋒,先行南下江南。”

“這樣臣在東京,也可從容調兵,待士卒適應之後,南下收複江南!”

趙佶見童貫並非不願南下,而是為了穩妥,心中極為滿意,準了童貫提議,道:

“那就讓折可存為先鋒,率領山東兵馬,盡快南下平叛。”

“至於山東那邊,梁山泊……”

想到山東的梁山泊,趙佶道:

“招安梁山之事,已經辦得如何了?”

“陳宗善去了山東,為何還沒回來?”

童貫這時候已得到盧俊義從山東傳來的消息,知道招安失敗,聽到皇帝問起,頓時乘機道:

“臣在京城裏麵,隱約聽陳太尉去梁山時,帶了蔡太師和高太尉府上的得力人。”

“太師和太尉素和梁山有隙,想來這次招安,多半已經失敗。”

“或許正因為此,陳太尉才在山東,一直沒敢回來!”

聽蔡京和高俅暗中派了人手,破壞此次招安,正急著調遣兵馬、穩定江南的趙佶,頓時大怒起來,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