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選擇理想的職業1(2 / 3)

老板最希望你具備的六種能力。

可你曾經想過事業輝煌騰達,擁有高級的人生觀——滿懷抱負、理想、衝勁、進取心,而且非常“打拚”——你幾乎具有成功的一切條件。然而,又如何呢?倘若你的這些條件達不到老板的要求,你會功成名就嗎?

以前有一些老板常說:“隻要給我幾個識字、會寫字並能做簡易算術的,我就能把他們訓練成我要的人。”現在找不到這種老板了。工作日益複雜,現在的工人必須會思考、組織、能清晰地表達自己、和他人合作、敏於吸收新科技並了解多種多樣的生產線。我們不能光說不練,以下就是六種最重要的能力:

一、讀寫及算術不可思議吧,這方麵的能力居然是篩選人員的第一關。根據美國勞工部的研究,21—25歲之間的年輕人,60%尚缺乏工作所需的讀寫能力。更令人以驚奇的是,就業輔導人員和人力資源部的主管收到的履曆表中常有錯字、文法不通的現象,這些都是出於大學畢業生的手筆。

就一般企業的主管對工人要求不像學者那樣擁有較高的文筆水平,他們隻要員工能寫出簡明、沒有錯誤的句子。因此,不要覺得自己文字欠佳就氣餒,這樣的人比比皆是。這並不是指你得回學校去“重修”,隻要認清自己的問題,其他的都可能迎刃而解。

你所需要的,隻是一本文法書,並多做練習。寫作隻有愈練愈強;多寫信、隨便寫些備忘錄,讓自己的想象力豐富些,並多多閱讀。一般的書報雜誌都是很好的閱讀材料。而最重要的要點,就是從“頗有興趣”的地方開始讀,然後再加深程度,給你有益的幫助。

柔和的態度對於一顆被人輕蔑的心的確是很大的安慰。

——[法]羅曼·羅蘭不要隻求了解大意,要多揣摩別人的寫作風格、結構以及用字,這種訓練對求職來說絕對大有幫助。多看書信就駕車熟路了,考試也容易拿到高分。等你一拿到工作證,馬上可寫出簡潔的文書和報告。

二、溝通技巧讀書雖也是重要的溝通技巧,但是我們還是最常聽人說話並用口語表達意見。根據美國訓練發展協會(ASYD)的研究報告,就美國人的溝通習慣而言,8.4%是為寫書信溝通,13.3%為閱讀別人文字,23%是說話。也就是口語溝通,而55%則為聆聽。

當說話時請不要說些含糊其辭,著無邊際的話語,別人覺得你是“深奧”呢,還是此人是“神經”有問題呢?讓人不可理解。卡耐基認為平凡人說話最好詞能達意。即使不說話,多半也得聽人說,因此“聆聽”也是一項人們須加強的技巧。

大部分成功的銷售人員認為,不僅自己要會說話,更要懂得聆聽。在銷售方麵卓然有成就的人是天生的溝通專才,他們對自己的產品信心十足的,會以常人無法做到的行動推銷產品的美譽和功能,讓你不得不接受他們的產品。這也是一種罕見的才能。

三、隨機應變的能力現在的公司不可能僅靠一種產品、一項服務提供更新、更好的產品。要保持競爭力並占有市場,不得不重視創意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這年頭不僅工作難找,要保住一個工作也愈來愈不容易。約摸40年前,有位在出版社服務的親友對卡耐基說,人的一生短暫,何必為此而奔波勞累過度去高攀新職業後才覺得人生有意義,才過得有意義呢?隻要能找到一份好差事即可。一旦你正式踏進公司的大門,往後的三四十年都可以高枕無憂啦,到了退休的時候,不但可領到豐厚的退休金,銀行裏麵的資金也是豐足有餘的。

他又對卡耐基耳提麵命:“盡量討老板歡心沒錯。在他生日那一天不要忘了“孝敬”一番。而且不要在背後亂說別人壞話。惹麻煩的人總是人見人厭。要是有了棘手的事,悄悄地解決,不要驚動大家。”他可不是在說笑,對他來說,這些招數都很管用。他就這樣倒也平安無事地過了前半生的日子。

到了今天,這種話聽來猶如福特在本世初出廠的老爺車或黑白電視——已經過時了。如今的企業是不會讓你靜靜地躺在裏麵舒服地睡大覺。否則,“炒魷魚”的時刻到了。在閱讀本書之時,像卡耐基親友那樣“可有可無”的人物正是現在美國企業界“欲除之而後快”的人。今天,“忠誠”已大不如“獲利數字”重要。

其實許多企業主這麼做並非“不仁不義”,而是變得更聰明而實際。他們老掛在嘴裏的就是:“時問就是金錢”。試著從雇主的眼光來看,你會明白雇主的這樣說做的用意是什麼,告訴你求職的目的是什麼。

老板沒有多餘的時間、金錢去雇用一些沒有大腦的人。他們要的是了解任務並能幫忙公司達到目標的人。要是你對業績毫無貢獻,就成了“沒用的人”;倘若你能為老板賺進大筆鈔票,那麼的你的事業、前程和利益就會讓你感到豐富、樂趣和有利可圖。一旦老板發現有創意、肯苦幹,又會解決問題的員工,他們絕對會緊緊抓住這樣的人才的。

四、個人處理危機的能力生產力和自我評價有相當直接的關係。根據研究顯示,對自己形象滿意者,常能以自己的工作為榮;他們為自己的工作定目標,也順利達成,並勤奮工作以改進自己。現在是“千變萬化”,不是合並、並購,就是整合,要不呢,就裁員,把員工的自尊一點一滴地消磨掉,壓力則與日俱增。許多人因為無法達到目標而覺得自己沒有能力,不能掌握情況。想到未來的前程茫然無望,而常為此是徹夜難眠,痛苦不堪。

真正的友誼,無論從正反看都應一樣,不可能從前麵看是薔薇,而從後麵看是刺。

——[英]呂克特盡管情勢混亂,你要保持坦然自如,回到工作崗位應付不可預期的變化。即使到了流言四起的地步,也不一定能說準何時、何處會有大難臨頭的危機。

情勢愈是危險,老板愈需要冷靜,自信的員工能在險境中發揮最大的潛能。有些專門研究工作動機的專家表示,最理想的員工是有主見、做事效率高,並能自動自發者;這些員工並不是單單希望等著拿多多報酬,而是積極發揮他們的最大能力,改變當前的處景。

有這樣的工作態度,自然能有豐收,公司才能推出更好的產品和服務,員工的生活,待遇和事業才能充滿生機和活力。

五、組織能力企業是由權力架起構成的迷宮。這種權力結果可能是“顯性”,也有可能是“隱性”的。在一個顯而易見的結構中,“領導”就意味著權力和有“職銜”非同一般人,而同事的敬重也慢慢交織成另一種“隱性”的權力結構。《美國與新經濟》一書作者,經濟學家卡納維爾指出,他們一定要找出在企業迷宮裏的運作之道,而且現在的員工必須要有很強的組織能力來參與緊密相連的工作網絡,來改變過去那種一成不變的管理和運轉製度。

懂得如何組織運作的員工必然是最後的贏家。這些員工由於人際網絡通達,因此很快就能得到各方麵的情報。現在的企業也提供一些訓練課程以增進人員的“組織效率”,亦即在企業體內“廣結善緣”,發揮影響力以使公司達到目標,同時使自己的生涯更上一層樓。

熟悉企業政治的高手不僅可成為有力的領導人,幫助企業管理走上軌道,自己也能發揮潛能,創造很大價值。強而有力的領導人對企業來說是無價之寶,他們活力充沛、感受力強,不但可籠絡盟友並可使叛敵歸來;他們可以動員公司人員為群體的福利努力,輕而易舉地就使生產力大為提高。但若領導才能不足或領導失當,愈指揮領導,預示著公司運轉俞來俞走向消亡之路,終於,使整個機體散架而無力克服或“起死回生”而失敗。

企業不可一日沒有領導人,這也是各公司出重金禮聘賢才的原因。

六、處理人際關係的技巧根據訓練發展協會的報告,人際關係與協調的技巧,亦即有關“人”的技巧就是合作的基石。所以企業並非隻是“雇用”有技能的員工,更希望把他們“據為己有”,因為這些人不但能發揮才能,同事合作無間,更能帶動士氣,達到更遠大的目標。這就是團隊精神的發揮。難怪,現在的管理人士強調,經由團隊合作才能產生自我管理的工作小組。若是運作得宜,不但合作才能產生自我管理的工作小組。若是運作得宜,不但員工幹勁十足,產品越來越來越優質,這樣,公司的效益也會大幅度上升。

雖然,現在企業無不積極地在內部尋找、訓練可還帶動團隊合作的靈魂人物,這些人卻是可遇而不可求——自然會有現身的一天。每一個公司行號都有這種人物存在。以前卡耐基在布魯克林,常稱他們做“地下心理醫師”。當有問題困惑時,這種人會幫你圓滿解決的;有重大任務,他們會來幫你完成——這些人在團隊中所發揮的力量比自己一個人做事要來得大。如果,一定要去勸誘、說服某人,他們一定找得到最佳人選來完成任務;倘若有兩名同事鬧得水火不容,欲置對方於死地,他們就是最佳的調解人士;如果在執行某件重大任務時發生爭議,他們必能把問題理出個頭緒,不會讓大家一直議論紛紛,使工作停擺。這些人年華老大、日漸成熟之後,更是不吝於貢獻自己的人際技巧,把一己之私欲擺在一旁,為團隊利益而努力。可見,這些人是為什麼會被企業所關注,是被譽為享有崇高聲譽的原因所在。

真摯的友誼猶如健康,不到失卻時,無法體味其珍貴。

——[英]培根21世紀的模範員工就是具備人際處理技巧以及專業知識的人,也就是往後企業界的“金領階級”;他們不僅推波助瀾,活絡企業流程,通曉技術層麵,溝通技巧更是圓融。這類人對企業來說,是極力愛慕視為珍寶般,而這種人的職業機會永久是不用心驚膽怯而良機出現的機會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