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政治家耶律楚材1(2 / 3)

完顏亮準備發兵的風聲,傳到臨安。有些官員要朝廷早作準備,反而被宋高宗斥責是造謠生事。有一回,金朝派使臣施宜生到臨安,宋高宗叫大臣張燾(音dáo)接待。張燾想從施宜生那裏探聽消息。施宜生原來是宋朝的官員,也想透露點消息給張燾,但是旁邊有金朝的隨從官員,不好明說。隻好暗示說:“今天北風可刮得厲害啊!”又拿起幾案上的筆說:“筆來,筆來!”(“筆”和“畢”同音,“畢來”就是都來的意思。)

張燾得到施宜生的暗示,連忙把金兵要大舉南下的消息告訴宋高宗,但是宋高宗隻當耳邊風。

公元1161年九月,完顏亮做好一切準備,發動全國六十萬兵力,組成三十二個軍,全部出動,進攻南宋。出發之前。完顏亮趾高氣揚地跟將領們說:“從前梁王(指兀術)進攻宋朝,費了多少時間,沒取得勝利,我這次出征,多則一百天,少則一個月,一定能掃平南方。”

完顏亮的大軍逼近淮河北岸,防守江北的主帥劉綺正在生病,派副帥王權到淮西壽春防守。王權是個貪生怕死的家夥,聽到金兵南下,嚇得喪魂落隗根本沒想抵抗。完顏亮渡過淮河,王權還沒見到金兵的人影兒,早已聞風逃奔,一直逃過長江,到采石才停下來。

宋高宗聽到王權兵敗,才害怕起來。他把王權撤了既另派李顯忠代替王權的職務,並且派宰相葉義問親自去視察江淮守軍。

葉義問也是個膽小鬼,不敢親自上前線,另派一個中書舍人(官名)虞允文,慰勞采石的宋軍將士。

虞允文到了采石,王權已經走了接替他職務的李顯忠卻還沒到。對岸的金兵正在準備渡江。宋軍沒有主將,人心惶惶,秩序混亂,虞允文到了江邊,隻見宋軍兵土三三兩兩垂頭喪氣地坐在路旁,把馬鞍和盔甲丟在一邊。

虞允文問他們說:“金人都快要渡江了,你們坐在這裏等什麼?”

兵士們抬頭一看,見是一個文官,漢好氣地說:“將軍們都跑了,我們還打什麼仗?”

虞允文看到隊伍這樣渙散,十分吃驚,覺得等李顯忠來已經來不及了,就立刻召集宋軍將土,告訴他們說:“我是奉朝廷的命令到這裏來勞軍的。你們隻要為國家立功,我一定報告朝廷,論功行賞。”

大夥兒見虞允文出來作主,也打起精神來了。他們說“我們吃盡金人的苦,誰不想抵抗,現在既然有您作主,我們願意拚命作戰。”

有個跟隨虞允文一起去的官員悄悄地對虞允文說:“朝廷派您來勞軍,又不是要您督戰。別人把事辦得那麼糟,您何必背這個包袱呢?”

虞允文氣憤地說:“這算什麼話,現在國家遭到危急,我怎麼能考慮自己的得失,逃避責任。”

虞允文是個書生,從來沒有指揮過戰爭。但是愛國的責任心使他鼓起勇氣。他立刻命令步兵,騎兵都整好隊伍,排好陣勢,又把江麵的宋軍船隻分為五隊,一隊在江中,兩隊停泊在東西兩側岸邊,另外兩隊隱蔽在港汊裏作後備隊。

宋軍布置剛剛結束,金軍已經開始渡江。完顏亮親自揮動著小紅旗指揮。幾百艘金軍大船迎著江風,滿載著金兵向南岸駛來,沒有多少時間,金兵已經陸續登岸。

虞允文命令部將時俊率領步兵出擊。時俊揮舞著雙刀,帶頭衝向敵陣。兵士們士氣高漲,拚命衝殺。金兵進軍以來,從沒有遭到過抵抗,一下子碰到這樣強大的敵手,就都垮下來了。

江麵上的宋軍戰船,也向金軍的大船衝去。宋軍的戰船雖小,但是很堅實。就象尖利的鋼刀一樣,插進金軍的船隊,把敵船攔腰截斷.敵船紛紛被撞沉。敵軍一半落在水裏淹死,一半還在頑抗。

太陽下山了,天色暗了下來,江麵上的戰鬥還沒有結束。這時候,正好有一批從光州(今河南潢洲)逃回來的宋兵到了采石。虞允文要他們整好隊伍,發給他們許多戰旗和牢鼓,從山後麵搖動旗幟,敲著鼓繞到江邊來。江上的金兵聽到南岸鼓聲震天,看到山後無數旗幟在晃動,以為是宋軍大批援兵到來,紛紛逃命。

金軍遭到意料不到的慘敗,氣得完顏亮暴跳如雷一肚子怒氣全發泄在兵士身上,把逃回去的兵士全拷打死了。

虞允文料想完顏亮不會甘心失敗。當天夜裏,就把戰船分為兩隊,一隊開到上遊,一隊留在渡口。到第二天天蒙蒙亮的時候,完顏亮果然又派金軍渡江。虞允文指揮兩隊戰船夾擊。金兵嚐過虞允文的厲害,沒心思反抗。三百隻大船被困在江心和渡口,宋軍放起一把火,把敵船全燒了。

完顏亮在采石渡江不成功,又把他們的兵士亂殺寧一批,才帶著留下的人馬到揚州去,想到那裏去渡江。

宋軍在采石大勝之後,主將李顯忠才帶兵到達。李顯忠了解到虞允文指揮作戰的情況,十分欽佩。

虞允文對李顯忠說:“敵人在采石失敗之後,一定會到揚州去渡江。對岸鎮江那邊沒準備,情況很危險,您在這兒守著,我到郝邊去看看。”

李顯忠馬上撥給虞允文一支人馬,由虞允文率領前往鎮江。

鎮江原來是由老將劉綺防守。那時候,劉綺已經病得不能起床了。虞允文到了鎮江,先去探望劉綺。劉綺躺在床上,緊緊拉著虞允文的手,心情沉重地說:“國家養兵三十年,沒有立過一點戰功,想不到立大功的還是靠您這位書生,我們當將軍的實在太慚愧了。”

虞允文安慰他一陣,就回到軍營,他命令水軍在江邊演習。宋軍製造了一批車船,由兵士駕駛,在江邊的金山周圍巡邏,來回象飛一樣,北岸的金兵看了十分吃驚,趕快報告完顏亮,完顏亮大怒,把報告的人打了一頓板子。

這時候,金兵打了幾次敗仗,都害怕作戰。有些將士暗地裏商量逃走,完顏亮發現後,下了命令:兵士逃亡的殺死將領,將領逃亡的殺死主將,並且宣布第二天全軍渡江,畏縮不前的處死。

金軍將土對完顏亮的殘酷統治再也忍受不住,還沒等完顏亮發出渡江命令,當天夜裏擁進完顏亮的大營,把他殺死。完顏亮一死,金兵就撤退了。

完顏亮帶兵南侵的時候,金朝內部也出了事。一些不滿完顏亮統治的大臣,另外擁戴完顏雍為皇帝,這就是金世宗。采石大戰後,金世宗為了穩定內部,派人到南宋議和,宋金戰爭又暫時停了下來。

賈似道誤國

蒙古、南宋聯合滅掉金朝以後,南宋乘機出兵,想收複開封、河南一帶土地。窩闊台借口南宋破壞協議,進攻南宋。打這以後,蒙宋雙方不斷發生戰爭,

到窩闊台的侄兒蒙哥即位後,派他弟弟忽必烈和大將亢良合台進軍雲南,控製了西南地區。公元1258年,蒙哥分兵三路,進攻南宋,他自己親率主力進攻合州(今四川合川),忽必烈攻打鄂州(今湖北武昌),另一路由元良合台率領,從雲南向北攻打潭州(今湖南長沙),準備三路會師後,直取臨安。

蒙哥的軍隊進攻合州的時候,合州宋將王堅和全城軍民奮起反抗,堅守合州東麵的釣魚城。蒙古軍把釣魚城圍了五個月還沒有攻下來,蒙哥卻在攻城的時候被炮石打中,受了重傷,回到大營不久就死了。

忽必烈正向鄂州進兵,還沒過江,得到蒙哥的死訊,有人勸他趕快回到北方去爭奪汗位,忽必烈說:“我奉命來攻打宋朝,哪能空手回去?”

忽必烈觀察了沿江的形勢,就派幾百人的敢死隊當先鋒,強波長江。宋兵沒有防備,果然潰敗。蒙古兵就大舉渡江,把鄂州圍住。

警報一個接一個送到臨安,把南宋王朝震動了。宋理宗命令各路宋軍援救鄂州,又任命賈似道擔任右丞相兼樞密使,到漢陽督戰。

新任丞相賈似道,原是個不學無術的浪蕩子,靠他的姐姐是宋理宗的寵妃,才得了官位,他當上官後,什麼事都不幹,經常帶著一批歌女在西湖上喝酒作樂。有一天晚上,宋理宗在宮裏登高眺望,看到西湖上燈火通明,就對左右侍臣說:“這一定是似道這小子。”

侍臣知道宋理宗寵著賈似道,就湊趣說:“別看他年紀輕輕,喜歡玩樂,他的才能大著呢。”

這回,宋理宗要他上漢陽前線督戰,他隻好硬著頭皮去了,有一次,他聽說前麵有一隊蒙古兵,嚇得直打哆嗦,嘴裏連聲叫著:“怎麼辦?怎麼辦?”後來,蒙古兵搶了一些財物走了,賈似道才拍拍胸口,喘了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