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政治家耶律楚材1(3 / 3)

忽必烈攻城越來越猛。賈似道眼看形勢緊張,就瞞著朝廷,偷偷地派個親信到蒙古營去求和,表示隻要蒙古退兵,宋朝就願意稱臣,進貢銀絹,忽必烈攻得正起勁,不肯就此罷休。正在這時候,忽必烈接到他妻子從北方捎來的密信,說蒙古一些貴族正在準備立他弟弟阿裏不哥做大汗。忽必烈急著想回去爭奪汗位,就答應了賈似道的請求,訂下了秘密協定,賈似道答應把江北土地割給蒙古,並且每年向蒙古進貢銀、絹各二十萬。忽必烈得了賈似道的許願。就急忙撤兵回北方去了。

賈似道回到臨安,把私自訂立和約的事瞞得嚴嚴實實,卻抓了一些蒙古兵俘虜,吹噓各路末軍取得大勝,不但趕跑了鄂州的蒙古兵,還把長江一帶敵人勢力全部肅清了。

宋理宗聽信了賈似道的彌天大謊,認為賈似道立了大功,專門下一道詔書,讚賞他奮不顧身,指揮有方,立刻給他加官進爵。

忽必烈回到北方,得到大多數蒙古貴族的支持,即了大汗位。他想起了在鄂州跟賈似道訂下的和議,就派使者郝經到南宋去,要求履行和約議定的條件。

郝經到了真州(今江蘇儀征),先派副使帶信給賈似道。賈似道一聽郝經要到臨安來,怕他的騙局露餡,趕快派人到真州把郝經扣了起來,忽必烈聽到這個消息,氣得要命。那時候,蒙古內部發生了內訌,忽必烈的弟弟阿裏不哥跟忽必烈爭奪權力,發生了戰爭。忽必烈全力對付阿裏不哥,隻好暫時把南宋一頭擱起來。

賈似道靠欺騙過日子,居然做了十幾年的宰相。宋理宗死後,太子趙祺(音qí)即位,就是宋度宗。宋度宗封賈似道為太師,拜魏國公,地位高得沒人能跟他比,賈似道一麵故意要求告老回家,一麵又派親信散播謠言,說蒙古軍又要打過來了。剛即位的宋度宗就苦苦留他,這樣一來,他的地位就越來越高了,度宗專門給他在西湖葛嶺造了一座豪華的別墅。賈似道每天在葛嶺過著享樂的生活,朝政大事,都得由官員到別墅去找他決定。

忽必烈穩定了內部。打敗了阿裏不哥以後,在公元1271年稱帝,改國號叫元。這就是元世祖。

元世祖借口南宋不執行和約,派大將劉整、阿術出兵進攻襄陽,宋軍連戰連敗,襄陽城被圍了五年,賈似道把前線的消息封鎖起來,不讓宋度宗知道,有個官員上奏章向宋度宗告急,奏章落在賈似道手裏,那個官員馬上被革職了。

有一天,賈似道上朝的時候,宋度宗問他:“聽說襄陽城已經被蒙古兵圍了幾年,怎麼辦?”

賈似道故意裝出驚訝的樣子說:“蒙古兵早就給我們打退,陛下從哪兒聽來這種消息?”

度宗說:“剛才聽到一個宮女說起,”

散朝以後,賈似道查明了那個透露消息的宮女,找個借口把她殺死,打那以後,宋度宗再也聽不到蒙軍進攻的消息了。

襄陽在蒙古兵圍攻下,越來越危急。賈似道卻每天躲在他葛嶺別墅裏。有一次,有個親信官員來找他,他正趴在地上跟他的幾個侍女鬥蟋蟀。那個官員拍拍賈似道的肩膀說:“這難道也是國家大事嗎?”賈似道玩得正起勁,也沒當一回事。

襄陽終於被元兵攻破了。南宋王朝大為震動。這個時候,賈似道要再瞞也瞞不住,就把責任推給襄陽守將,把守將革職了事。

元世祖看到南宋這樣腐敗,決定一鼓作氣消滅南宋。他派左丞相伯顏率領元兵二十萬,分兩路進軍,一路從西麵攻鄂州,另一路從東麵攻揚州。

這時候,宋度宗病死了,賈似道擁立了一個四歲的幼兒趙昆(音xiǎn)做皇帝,伯顏攻下鄂州,沿江東下,直取臨安。賈似道一麵帶領七萬宋軍駐守蕪湖,一麵派使臣到元營求和。伯顏拒絕議和,命令元軍在長江兩岸發起進攻宋軍全線崩潰,賈似道逃回揚州。到了這個時候,南宋滅亡的局勢已經無法挽回了。

黃天蕩大捷

金軍一路南下,宋高宗急忙逃命,順海路逃到了溫州。金軍見追不上宋高宗,就在定海、明州、越州和杭州等地燒殺搶掠了一番,然後打算退回北方。

這時候,宋朝的愛國將領韓世忠已經率兵在金兵歸來的路上做好了準備,想趁機伏擊金軍,狠狠地打擊他們。韓世忠派前軍守在青龍鎮,中軍駐紮在江灣,後軍駐守在海口。這樣,就給金軍造成了一種誤解,致使他們不敢走青龍鎮、江灣這條路,而去走鎮江這條路。這正是韓世忠所希望的,鎮江地形險要,有利於阻擊敵人。

不明真相的金軍果然中計,公元1130年3月,金將兀術(wù zhú) 率領十萬大軍奔鎮江撤了下來。他們哪裏知道,韓世忠早已把大軍都撤到了鎮江邊上,正埋伏在這裏等著他們呢。韓世忠的夫人梁紅玉也在軍中,她是一位武藝高強、有勇有謀的女子,和韓世忠一樣,都是抗金救國的將領。

兀術率金軍來到鎮江邊上,才發現中了宋軍的埋伏。長江口已被宋軍封鎖,四周都是南宋的軍隊。他們被困在了一個叫黃天蕩的死海灣裏麵,既無法渡江逃走,又不能後退。兀術急得團團轉。

韓世忠和夫人梁紅玉商量:“敵人有大軍十萬,我們隻有小到一萬人,要想打贏這場仗。隻有依靠士氣了。”梁紅玉非常讚同丈夫的想法,她說:“隻有我們親自上陣殺敵,士兵們才會士氣高昂、英勇作戰。”接著,韓世忠又召集眾將領—起商量對策,有人說:“我們這方麵的情況,隻有從金山上的龍王廟才能看清楚,估計兀術肯定會派人去那裏觀察。”於是,韓世忠派二百精兵埋伏在龍王廟裏。又另派二百精兵埋伏在金山下,準備截擊逃跑的金兵。

果然,兀術急得沒辦法,親自帶了四名將領悄悄騎馬上了金山。他們剛一到龍子廟前,廟裏的宋兵就擂響戰鼓,衝殺出來,兀術等人一見有埋夥。調轉馬頭朝山下逃去。山下的宋兵聽到戰鼓聲,從下麵就殺了上來,兩路宋軍前後夾擊。殺得這五個人暈頭轉向。結果,抓住了兩名金將,其他三名金將拚命殺出—條血路。落荒而逃。後來,宋軍得知其中有金軍主將兀術,都追悔莫及。

兀術受此驚嚇,才知道宋軍的厲害。金軍在黃天蕩又被圍困了幾天,眼看糧草等軍需品越來越少,無論是將領還是士兵,都心急如焚,兀術沒有辦法,隻好派人到宋營下戰書,要和宋軍決戰。雙方約好了決戰的日期,各自緊張地準備著。

決戰的時日很快就到了,雙方在長江岸邊拉開了陣勢:隻見金軍十萬人馬浩浩蕩蕩,而宋軍雖然隻有不足一萬人,卻個個精神飽滿,氣宇軒昂,充滿必勝的信心。決戰開始了,梁紅玉親自上陣敲響了戰鼓,韓世忠披掛整齊,帶領將士率先衝向敵軍。眾將士見主將都不顧危險,上陣殺敵,更是士氣高漲,紛紛拚死殺向敵軍。金軍雖然人多,但因被困多日,軍心渙散,人馬疲憊,被宋軍一陣衝殺,不一會兒就潰不成軍了。兀術見勢不妙,趕緊命人鳴金收兵,宋軍乘勢追擊,搶來了許多武器和馬匹,金軍死傷無數。這就是著名的“黃天蕩大捷”。

兀術見打不過宋軍,隊伍已被圍了四十多天,眼看著就要彈盡糧絕了,隻好派人向韓世忠求和。他答應把掠奪的財物都留下,還送給韓世忠一匹好馬,隻求韓世忠能放他們回北方去,但都被韓世忠拒絕了。

兀術回到大營急得坐臥不安,這時有人獻計說:“黃天蕩北麵有一條老鸛河故道,被淤泥堵死了,隻要挖開河道,就可以逃走。”兀術一聽大喜,忙派人連夜挖淤泥,一夜之間就挖通了五十裏。兀術帶人正要從這條水路乘船逃往建康,韓世忠得知消息,急忙帶著船隊阻擊,金軍隻好又退回黃天蕩。

兀術見費了一夜工夫挖通的道路又行不通了,真是氣急敗壞。這時,宋營有個漢奸為求賞賜前來獻計說:“宋軍船大,無風不能靈活行駛,隻要在無風的天氣用火攻,就一定能勝。”兀術十分興奮,他重賞了這個人,然後在一個風平浪靜的日子裏帶士兵乘小船逃走。韓世忠率大船追來的時候,兀術命金兵放出火箭,大船頓時著起火來,韓世忠無奈,隻得率兵撤退,兀術這才逃了回去。

韓世忠雖然沒能把金軍全部消滅,但“黃天蕩大捷”是南宋與金開戰很久以來打的一次大勝仗,大大地鼓舞了宋軍的士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