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圖的發展,是古代有識之士多年思考、實踐的結果,是中國人民智慧的結晶。而不少西方人卻說,中國地圖的發展,是清初由西方傳教士協助的,這種說法是毫無根據的。近年來,考古學家在長沙馬王堆發現了3幅古地圖,就是對上述說法的最有力駁斥。這3幅地圖是畫在帛上的。馬王堆漢墓下葬年代是漢文帝12年,距今已有2100多年了。
馬王堆出土的地形圖,雖然繪於2000多年前,但內容豐富,繪製精確,具備現代地形圖的基本要素:地貌、水係、居民點、交通網。也遵循了基本的製圖原則:對內容的分類分級,圖例的統一設計,主區較詳盡而鄰區較簡略等。這幅地形圖所繪製的範圍,大概是今天的廣西的全州、灌陽一線以東,湖南新田和廣東連縣一線以西,北至新田、全州,南到珠江口外的南海。地圖主區是當時諸侯國長沙南部,鄰區是西江諸侯南越王趙佗轄地。地圖比例大約在十七萬分之一到十九萬分之一之間。地圖繪出了大小30多條河流,九條標有名稱,其河流骨架、流向、主要彎曲等均與現代地形圖大致相同。圖上的山脈,以閉合的山形曲線來表示坐落、範圍及延伸方向,並在曲線上加繪月牙形符號,表示山頭和山嘴的位置。圖上共繪出80多個居民點,縣城以長方形表示,鄉裏用圓圈表示,並可以看見大部分縣城和重要市鎮之間有道路相連。
遠古時期的現代文明
在現代人的探險和考古活動中,發現了許多匪夷所思的古代物品。這些物品表明,遠古時代的人類已掌握了相當高超的現代技術,製造出了隻有二十世紀人類才能造出來的東西。遠古的人類是怎樣獲得這些知識和技術的呢?
1878年,從埃及沙卡拉郊外的墳墓中,挖出一類似鳥型的遺物,此遺物當時被保管在埃及的博物館中。
1969年看到此遺物的卡裏美·希哈博士感到很驚訝,因為其直線的翅膀以及垂直的尾部,令他聯想到飛機的垂直尾翼。
這個用木頭製作的模型,重量為3921克,翼寬18厘米,機首32厘米,全長14厘米,機首與機尾全部都是基於空氣力學來製造的。
後來經研究空氣力學的專家試飛結果,此模型飛機可在空中飛行很長的一段時間。
20世紀初的1900年某一天,位在地中海克裏特島西北方的安提古拉特島海麵上,一位采海綿的潛水夫,撈到了一個青銅製的齒輪機器,那是在2000年前沉入海底的希臘船中發現的。
而後,此可轉動的齒輪狀物,被保存在希臘國立博物館內,後來,英國的博士史塔邁耶將此機器恢複原狀,並斷定此機器為紀元前所發明的自動回轉式天球儀。這個可稱為天文學電腦的物體,有40個齒,並可移動刻度,能推測出太陽、月亮及行星的運行。
經過實際使用的結果,發現其測定月亮軌道的誤差,僅僅隻有百分之一度。
距今9000年前,在美國的洛杉磯住有帕雷歐印第安人,勢力強盛,此地挖出了一個特殊的齒輪狀石頭,在石頭上各有一定溝紋突起,直徑從3至13厘米皆有,有的厚度還超過了5厘米,而繞著石頭的溝紋有的是3條,有的22條,照片中右邊的石頭,似乎還是尚未完成的;中心部分,好像還有一個用錐子鑿成的洞。
石頭的材料包括柔軟的泥岩、石灰岩、沙岩、花崗岩、玄武岩等。
這些與齒輪類似的石頭,究竟有何作用?至今仍無法知道。
德國的考古學家威廉·凱尼西,在伊拉克巴格達博物館的地下室發現了一個奇妙的罐子。
這個從保管箱中找出來的陶罐,是屬於帕契亞人時代(公元前650~公元前250年)的物品,是在巴格達西南方的格布特挖出來的。
乍看之下,它隻是一個普通的陶罐,但開封之後發現內部有一長125厘米、直徑38厘米的銅罐,而且銅罐的尾部是以鉛錫合金焊成的,裏麵有已腐蝕的鐵棍。
當博士得知此陶罐的構造之後大感吃驚,因為此構造與伏特所發明的電池完全一樣。
接著,又在巴格達附近發現四個相同的陶罐,及在凱西方找到10個以上的陶罐。
1930年,美國電氣工程師格雷,決定以陶罐的詳細構造重新製造出古代的電池,當然他並不知道古人以什麼當做電解液。但他經過考慮之後,決定利用硫酸銅進行實驗,令人吃驚的是,此罐竟可發出1.5伏特的電力。
但是在2000多年前,帕契亞人到底以這些電池做什麼用呢?博士們認為是用在銅器或其他製品上鍍金用的,至於真相則不得而知。
這個重新複原的古代電池,現在正展示於匹茲巴格的巴克夏博物館。
在南美哥倫比亞北部挖出了一個具有噴射機特征、且直徑不到5厘米的黃金打造品。
有一位動物學家亞文·桑德森博士認為,此黃金打造品是一種機械,而且他還在1969年的某雜誌上公開發表一個假設:在古代南美可能存在一個有飛機的文明。
桑德森博士從各個角度拍攝此黃金打造品,經過分析後,他提出以下幾個要點。
①鼻部呈方形,這是舊式飛機的外型。
②兩側眼睛就像是頭燈。
③V字型的深溝若加上防風罩就成了駕駛艙。
④還有一個類似升降舵的輔助構造。
此外,前方的三角翼呈水平突出,朝下方呈弧形,尤其是尾部與現代飛機的尾部相似,在尾部上麵還有一個特殊的記號。
總之,這個令人難以理解的黃金打造品,完全不像任何人類已知的動物形狀。
飛機設計工程師亞瑟,在看過此黃金打造品之後說:“垂直尾翼的外觀,顯示這是一種飛機,雖然機翼的位置不對,不過如果在機尾裝上噴射引擎,情況就不一樣了。”
世界第一位火箭飛行員傑克曾指出:“這黃金打造品足以令人聯想到配置有火箭引擎的超音速飛機,甚至像F102戰機。”
另外,航空技師霍亞則有另一種看法:“朝下方的三角翼很像現在的協和式飛機,我懷疑它很可能做到緊急加速上升的超音速飛行,而且其翼端朝下,所以很可能是水空兩用飛機。”霍亞又認為機尾有4個凹處的構造,也是屬於噴射機所特有的。
總之,許多航空專家認為,這些小小的模型都具有超音速噴射機的形態。
後來,與這些黃金打造品類似的“飛行物品”又相繼在委內瑞拉、哥斯達黎加、秘魯等地出現,更不可思議的是,盡管出土的地方不同,大多數的“飛行物品”卻有著共同的構造,就有如以同一物體為模型打造而成的。
另一個足以證實這些黃金打造品是飛機模型說法的是,尾翼所雕刻的類似希伯來語的B字。
現在飛機的垂直尾翼上大都有航空公司的標誌,而這些黃金打造的標誌則與航空公司的標誌類似,假設這是初期希伯來語的B,那這些“飛行物品”就應該是在中東製造的。
現在讓我們把這個假設加以擴大,也就是說在中東製造的太古時代飛機,居然能橫越大西洋飛到中南美洲的上空,且很可能也曾著陸與古代中南美人進行交流。
或許可以認為古代工匠絞盡腦汁的手藝與技術,把當時的飛機打造成黃金製品,然後再留傳到後世?
無獨有偶,在中美洲巴拿馬海岸所挖到的大型竹石裏麵,含有長約20厘米的黃金飾品,桑德森博士認為這是古代的推土機。
1920年時期,於巴拿馬南部太平洋沿岸的科克爾地方挖到這個黃金製品,當時隻被當作是普通的裝飾品。有人認為,此黃金品的樣式可能是仿造當時的鱷魚形狀,或是美洲虎形狀。
但是據桑德森博士所言,美洲虎的體型不會這麼直,而且不會有比身體還長的尾巴,若是鱷魚的話,也不可能有此種身材,而其頭部的巨大眼睛,更不是美洲虎或鱷魚所擁有的。
在尾巴根部的兩側,與前端各有把手,而且上麵有奇妙的小片,其次尾巴前端的兩側,還附有兩個齒輪,博士認為這應該是某種機器,可能是推土機的縮小模型。
果真如此的話,那麼有齒輪的尾巴便是用來挖土的機器手臂,而其前端所附的三角型小片,就很類似鐵鏟,尾巴根部兩側的手臂也是一樣的。如果在齒輪上裝上皮帶的話,便成為可以轉動的機器。
根據桑德森的研究,其頭部等於就是現代推土機的齒輪狀吊筒,而腳的關節部分,與動物的腳不同,這是為了支撐某些重量的緩行裝置。
瑪雅文明在克服許多困難後,建立了不少金字塔與神殿,從遺跡中雖未發現他們使用機器的記載,但他們隻用人力就能建造如此偉大的工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