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1 / 2)

“這……讓我來當社長?”

宋江麵露驚訝之色,先看了看武植,又看了看蕭讓和蔣敬。

武植也看向蕭讓蔣敬。

蕭讓立刻道:“宋大哥仁義之名滿天下,若是宋大哥來當信用社社長,不僅可保信用社不會被江湖上朋友打主意,也會使百姓富戶們放心存款。”

蔣敬也立刻表態:“這個社長之位,非宋公明哥哥莫屬,哥哥外號及時雨,我們信用社對外借的是低息貸款,豈不正應了哥哥及時雨的名號?”

宋江還是推辭道:“隻是宋某以前隻是區區小吏,對於經商一竅不通,恐難當此大任啊。”

武植道:“這不還有老蕭和蔣先生嗎,他們一個負責經營,一個負責賬目,你隻需維持大局,慢慢熟悉,不難的。”

“可我初來乍到,就被武大人委以重任,實在惶恐……”

武植知道宋江其實早就動心了,隻是古代人講究謙讓,他才會找各種借口推辭,武植也耐心陪他演,果然,勸到第三次後,宋江隻好點頭,“勉為其難”的答應出任信用社社長,並表示全力以赴,若幹不好,請武植立馬換人。

四人圍爐溫酒共飲,一番暢談。

後麵,武植給蕭讓和蔣敬使了個眼色,兩人借口告辭,隻留武植和宋江兩人在。

“公明哥哥,我再敬你一杯。”

武植端起酒杯,和宋江幹了一杯,道:“我知公明哥哥素有大誌向,小小信用社社長,隻怕宋大哥並不會看在眼裏吧?”

宋江這個人在江湖上名氣很大,因為他樂善好施,愛結交天下朋友,若不是胸懷大誌,是絕不會對外人如此慷慨的。

水滸裏也證明宋江此人很想報效朝廷,名留青史,所以在他被毒殺後,為保全名譽,甚至不惜拉好兄弟李逵一起上路。

武植以前不理解,但穿越後逐漸了解了古代的讀書人,他們從小受儒家教育,一生最崇高的追求就是美名留青史,為這個他們什麼事都做得出來。

而現在的宋江還狹隘的以為開信用社就是做生意,所以武植必須給他“洗洗腦”。

“不敢不敢,我現在就算被赦免,也丟了差事,正走投無路,武大人肯收留,宋某感恩戴德。”宋江謙卑道。

但他越謙卑,越說明他還沒把信用社當成一生的事業,以後有更好的出路,隨時會來給武植遞辭呈,這可不行。

“宋大哥,你不必稱我大人,叫我從梁好了。咱們說些掏心窩子的話,你以為信用社,隻是一門生意嗎?”

武植語氣認真,宋江見狀,眯眼笑了笑,也很誠懇道:“好,那我就僭越稱你字另外。我知道,信用社不僅僅是一門生意,還關乎從梁你的政績,信用社經營好了,你的政績就會跟著好,官也升的快些,哈哈。”

“升官,不錯。”武植笑著點點頭,給宋江酒杯倒滿酒,繼續道:“但不止如此。宋大哥想過沒有,將來信用社做大了,全國的老百姓和富戶把手裏的閑錢都存在我們信用社,那意味著什麼?”

宋江沉思下,道:“那這可是一筆不小的利息。”

武植汗顏,心說這古代人腦子怎麼就是轉不過來,怎麼老擔心存款利息的事?地球上但凡開銀行的,隻有被借錢不還拖垮的,還從沒有被存款利息吃破產的。

“先不說利息。”武植擺擺手,繼續道:“若是全國老百姓手裏的餘錢都在我們信用社,那麼宋大哥你說,論現錢,是國庫有錢,還是我們信用社財庫更有錢?”

“這……”

宋江怔了下,沉聲道:“若真如此,國庫裏的錢遠不及信用社財庫。”

宋江做過小吏,自然懂得國家稅收不過是從老百姓身上薅羊毛,那點羊毛對農民來說都不算什麼,更別提稅收很輕的城中商販了,國庫一年收入,最多抵幾個州所有老百姓手裏的錢總和,別提全國了。

“那麼宋大哥我再問你,咱們龍雀朝朝廷裏頭,國庫充不充裕?”武植問道。

宋江搖頭:“當然不充裕,邊境戰事連連,當朝官家揮霍無度,朝廷內光是官員俸祿就是一筆巨大的開支,何況每年還有被北方遼國進的歲幣。”

說這些的時候,宋江有些憤慨。

武植笑道:“所以,如果信用社做大,那麼到時候朝廷就得找我們借錢。”

“借錢給……給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