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瞪大眼睛,他的觀念裏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反向借錢給朝廷,這種操作他想都不敢想。
“對,借錢給朝廷,朝廷用國庫還錢,到時候你全天下人都是給我們信用社打工!”武植這話說的有點誇張,但也不是不可能,主要還是為了忽悠宋江以後全心全意工作。
“到時候,”武植繼續道:“你這個社長在龍雀朝就是舉足輕重的人物,即便是戶部尚書見了你都得客客氣氣,宰相見了你也得讓你三分。”
“真的有這麼厲害?”
宋江半信半疑,但他眼裏已經綻放出光彩。
“厲不厲害等你把信用社在陽穀縣做起來就知道了。”武植道,“有我暗中支持,這應該很快。到時候你看看信用社對陽穀縣影響如何,再聯想下我剛才和你說的,就知道我說的有沒有可能了。”
說完,武植端起酒杯。
“好!”
宋江拿酒杯顫抖著和武植碰了杯:“武大人放心,宋某一定全力以赴,搞好信用社!”
“叫我從梁,哈哈!”
……………
信用社現在隻是確定了構想和初創人員,下一步是選址建店麵,以及牢不可破的錢庫;還有選拔賬房人才,和對相關業務人員提前培訓……這些由宋江蔣敬蕭讓負責,武植隻需偶爾看看,不需要操心。
啟動信用社項目後,武植又召集金大堅、湯隆和時遷,讓他們三人創辦報社和活字印刷廠。
武植把活字印刷的構想和金大堅湯隆說了,這玩意其實很簡單,而且這個時代之前也有人鼓搗出來過,隻是沒有普及,武植也沒說是自己發明的,隻是說從書上看到的。
活字印刷就像刻印章一樣,把單個字刻出來,印刷時候重新排列組合,不必像雕版印刷那樣每印一本書就要刻一整張雕版,太過麻煩。
因為雕版印刷可以反複使用,所以就要求必須印那些經典書籍,這樣可以降低人工成本。
這也就導致了這個時代一些實時性新聞沒人印刷出來,全靠口口相傳,誤差很大。(朝廷的邸報都是摘要手抄)
所以,報紙是根本不可能誕生的。
武植辦信用社是要掌控金融,他辦報紙是為了掌控社會輿論。
也是為了以後為官之路做鋪墊,尤其是報紙,武植將來也是打算普及全國的,手握這種武器,以後打擊政敵無異於降維打擊,隨便找個黑點在報紙上肆意抹黑,先把名聲搞臭,光老百姓口水都能噴死他。
辦報社還要有編輯部,有記者,這點武植委任時遷當“首席記者”,他本是飛賊,幹記者這一行實在太合適不過了,首席記者有兩位,等將來白日鼠白勝來,也有他一份。
至於報社其他人才,由時遷自行招募培養,武植給他灌輸報社理念,還給他充足的資金,不怕他辦不好。
不過有了這些並不一定意味著能辦成報社,印刷技術對於報社來說依舊是一道難題,即便是用活字印刷,可報紙“日更”的巨大印刷量還是讓印刷廠人力難以應付。
武植一開始的設想是多搞幾套活字,三套大小字號,報社每天晚上采集編輯當天新聞稿,送到報社連夜印刷,明日早晨發早報。
可即便是這樣,印刷效率也實在太低,在實驗期間,工人連夜加班,印刷出的量也隻是設想的一半,到時候若開張,隻怕滿足不了陽穀縣百姓需求。
武植本想擴大印刷工坊解決產能不足問題,後來潛心鑽研的湯隆給了他一個驚喜。
“把活字印刷板做成滾輪即可,用金屬卡扣固定,方便更換。”
湯隆一席話對武植如醍醐灌頂,也讓金大堅佩服不已。
滾輪印刷的話,隻需要一個工人輕鬆的手搖輪子,上頭刷墨,下頭塞紙,就可以源源不斷的半自動印刷。
湯隆真是個天才!
解決了印刷問題,報社和印刷廠也和銀行一樣進入了正式籌備期,又過了半個月,萬物複蘇,梨花和桃花率先盛開,武植大老丈人潘禮帶著他的工人和技術來到了陽穀縣。
他也要開始在陽穀縣籌備建玻璃廠了。
一切事業都有條不紊的展開著,同時,武植也在派人觀望著桃園縣的一舉一動。
“這馬章,該有動靜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