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胡狼的房間(2 / 3)

鳳凰的宅邸指的是海裏歐波裏斯原始神殿,也就是當初收藏“本本”的地方。從這裏,我們不難看出“本本”這個神秘的器物,同時也是傳說的神鳥鳳凰的象征。鳳凰之名為貝奴(Bennu),它的出現與消失,被視為與宇宙大周期及世界的崩壞及再生有關。

相同的指紋

早上6點半,車子向海裏歐波裏斯的郊外移動。我閉上眼睛,嚐試在內心描繪出神話“開天辟地”的創世時,太陽神亞檀姆以島嶼之姿,從水之神“南”的洪水中冒出來的景象。想到這裏,我不能不聯想到南美安第斯山的古老傳說。根據安第斯的傳說,文明之神維拉科查,在一場毀滅性洪水之後,從的的喀喀湖中升起。同時,我們必須考慮到歐西裏斯的存在。歐西裏斯不僅下巴蓄著胡髭,與安第斯文明中的維拉科查及奎紮科特爾外形很相像,而且在埃及的故事中,他也同樣為有名的賢君,廢止埃及人食人的習俗,教導民眾務農、飼養家畜,並將文字、建築及音樂等介紹給人民,這些地方也都與安第斯的神明功績相同。

我們很容易便可看出新大陸與舊大陸傳統之間的相似之處,卻不知應如何闡釋這些相似之處。純屬偶然的可能性也有,但更有可能的是,它們同樣代表未知的太古文明留下的指紋。不論中美洲的神話、安第斯的神話或埃及的文化中,基本上都是相同的指紋。海裏歐波裏斯的祭司或許將創世紀傳播給人民,但是他們的知識又是誰教出來的?這些故事就這麼無中生有地出現的嗎?還是,故事中的教條和複雜的象征性意義,反映出經過長時間洗練的宗教思想?

果真如此的話,這些思想又是從哪兒來的呢?

我抬頭看窗外,發現我們已經離開海裏歐波裏斯,進入了彎曲狹窄、嘈雜混亂的開羅街道。通過“十月六日大橋”,到達尼羅河西岸後,車子很快便進入了基沙。約莫有15分鍾的時間,隻見厚實的巨型金字塔一個接一個地從右車窗外晃過,然後汽車便向南轉往上埃及的道路,沿著世界最大的尼羅河的南岸疾駛而去,而窗外的景色也從無情的紅色沙漠一轉而成為一排排綠色棗椰樹與田地。

古埃及人一切的世俗及宗教生活,都受到海裏歐波裏斯的祭司和他們的思考、想法的影響。然而,這些祭司又受到誰的影響呢?他們的思想觀念,是從埃及本地發展出來的,還是從外地傳進尼羅河穀的?我們應該從埃及人和海裏歐波裏斯的傳統中,為這些問題找到明確的答案。海裏歐波裏斯所有的智慧,有人說都來自於傳統,而那些傳統正是神明傳承給埃及人的遺產。

神明的禮物?

汽車駛離大金字塔約10英裏左右,我們離開幹道,進入沙卡拉古跡區。聳立於沙漠邊緣的這個古跡區的重心,為第三王朝的法老宙賽所建立的“階梯金字塔”。莊嚴肅穆的階梯金字塔共有6層,高60米,四周有優雅的圍牆,完成於公元前2650年左右,被考古學者認定為人類最古老的巨石建築物。根據傳統的說法,建築此金字塔的是海裏歐波裏斯的一位祭司“魔術巨匠”(Great of Magic)英荷特普(Imhotep)。英荷特普還有許多其他的稱號,包括賢者、魔術師、天文學家、醫者等。

在後麵的章節中,我們還會對階梯金字塔有更詳細的敘述,不過在這裏,這一次我造訪的目的並非參觀階梯金字塔,而是要進入附近另外一個由第五王朝烏納斯(Unas)法老王所建的金字塔,並花一點時間進入它的地下墓窖中。烏納斯王統治埃及的時間為公元前2356年到2323年。其實,我已造訪過烏納斯金字塔好幾次,並且對它從天花板到地板的牆壁上,雕滿了的金字塔經文(Pyramid Text)相當熟悉。金字書寫而成,上麵記載了許多令人矚目的思想。因為金字塔經文的存在,使得第五王朝的金字塔,與沉默無言的第四王朝金字塔形成強烈的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