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成功都不會來得毫無緣由。
別看宋親王趙玠現在在國內國外都風光無限, 實際上剛剛出海的時候, 很是丟了一些醜, 吃了一些苦。
他雖然在大楚宮禁之中並不怎麼受重視, 但無論如何, 身為一國皇子, 也算是養尊處優, 至少諸多雜事都有宮人仆役代勞,隻不過因為自身處境,心情常常苦悶罷了。
來到東南的海軍訓練基地之後, 趙玠才知道,原來這世上,前路渺茫, 焦躁苦悶, 並不是最痛苦的事。
身體上的勞累,似乎讓他的心靈也跟著麻痹了。每天雞鳴起身訓練, 將所有的力氣都消耗光, 夜裏沾枕即睡, 就連時間都成了可有可無的東西, 何況其他?
趙玠甚至從這樣的疲累之中, 感覺到了幾分莫名的安寧。
輪休時, 趙玠最愛做的事情,就是坐在船上,看著這一片一望無際的大海, 看著周圍經過的捕魚船上的漁民, 一看就是一整天。
這些漁民們有的年輕氣盛,唱著古老的調子,在這廣闊的天海之間,顯得朝氣蓬勃。但更多的,卻是滿臉風霜,皮膚黝黑,申請麻木的中年人,他們已經習慣了幾年十幾年甚至幾十年如一日的捕魚生涯,對一切似乎都不那麼在意。
有時候趙玠會忍不住想,如果再繼續這樣下去,是否有一天,自己也會變得跟這些人一樣?
變得對周圍的環境麻木,遺忘了自己的處境,隻知道日複一日的重複著枯燥而沉重的工作。
出身使得趙玠擁有遠超常人的眼界,他知道這世上有個詞語叫做“馴化”。天子、朝廷、官府,莫不都是在馴化這些普通百姓,讓他們乖順聽話,讓他們意識不到自己的處境如何糟糕,讓他們即便是苦苦掙紮著求生,也以為是理所當然。
會不會有一天,自己也變成這個樣子?
在一片空茫的海麵上,趙玠一次又一次的這樣問自己。他用這樣的方式來保持自己的清醒,哪怕隻是短短片刻。
還有些時候,海上起了風暴,一片昏天暗地之中,似乎一切都被滌蕩幹淨,趙玠又會想,人在天地之間如此渺小,一場小小的風暴,一次難以預料的天災,便能奪去他們的性命。那麼自己從前所在意的那一切,又究竟有什麼意義呢?
如果說最初決定答應趙璨和平安的提議,是為了替自己謀個前程,那麼由那時開始,趙玠真正的喜歡上了海。對他來說,這是包容萬物,似乎無窮無盡,但又真真切切能夠感覺到的東西。
它美麗,它無常,它本身便是自然意誌的體現,值得人花費畢生的精力去研究它。
雖然適應了海上的生活,但是出海畢竟還是一件危險的事,而這還不是最大的困難。
對趙玠來說,抵達一個新的地方,他需要學習當地的語言,風俗習慣和種種人際關係,要將手中的貨物用最好的價錢賣出去,還要從當地采購物美價廉可能會在大楚流行起來的東西,最後還得防備別人眼紅來搶奪船隻和貨物……
有一陣子,趙璨甚至每天都住在船上,夜裏睡不安寢,隔段時間就會驚醒過來,必須要爬起來檢查一番,才能放心的回去繼續睡。
這種日子當然也稱不上有多好,但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經曆,趙玠迅速的蛻變、成長。當他帶領船隊第一次經過漫長航行,終於回到故土的那一天,趙玠立下了自己畢生的理想——他要乘船走過這世上每一個地方,將大楚的旗幟插滿自己所經行的土地。
……
在海上航行,什麼東西都有可能碰到。
珍稀的、從前從未見過也從未聽過的海洋生物會追隨他們的大船航行數十裏,偶爾下網也能拉上來不少顏色豔麗的海水魚,在他們的常識之中,越是顏色鮮豔的東西毒性就越大。不知道這些魚能不能吃,隻好放掉。
海的顏色,在一天當中,並不是完全一樣的。隨著光照和角度的不同,它也會發生變化。有時候是一種淺淡的藍色,似乎還帶著一抹綠,有時候確實最純粹的藍,幽深欲滴。
起風暴的時候,海水是黑色的。看上去平靜無波,實際上卻醞釀著世上最可怕的一種天災。
在大楚時,天災經常被看做是上天的示警,因為有所不滿,所以才會降下災難。趙玠以前沒有多想過,但在海上航行的時候,他就忍不住會去琢磨,上天是在對誰示警呢?
在他的認知裏,自然是對人的示警。
但這海上卻並沒有人。
雖說也有漁民出海捕魚,但如果不是船隊的發展,如果不是有朝廷支持,是不可能有人走到這個地方來的。趙玠相信,自己是第一個。既然如此,天災在這裏出現,能夠對誰示警呢?
在漁村裏訓練時,趙玠就已經知道,風暴其實是有跡可循,甚至是有規律的。經驗最豐富的漁民,能夠光是憑借天象變化,便能夠看出是否會有風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