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3(3 / 3)

讀過這本書,無論對諾貝爾有什麼評價,都無法忽視一個事實:諾貝爾一直都在以積極的態度生活著,他承認生活中充滿了困難,命運中布滿了坎坷,但在他的深層意識中,他從未讓它們占有重要地位,因為在他心中充溢著堅強、勇敢、無畏、奉獻和愛。

《少女穆然》觀後感

今天,我和十幾個同學一起到電影院那看一部名叫《少女穆然》的電影。當我看完之後,十分感動!

這部電影主要講的是:一個名叫“張穆然”的小女孩,在8歲時離開了家鄉,來到了北京。15歲那年,當張穆然拿到中考成績單時,得知自己患了癌症。突如其來的打擊使她一度消沉。但她最終沒有被病魔嚇倒,她以積極的態度配合治療,她用微笑和樂觀的精神感染了身邊的每一個人。在她人生的最後一段日子裏,她希望能與自己崇拜的主持人崔永元一起主持節目。可是,當實話實說專題節目《感受堅強》播出時,張穆然已經離開了她所有關心她的人了。

我看完這部電影後,想到了:我一定要向張穆然那樣,遇到困難樸實剛強、樂觀向上的性格。可是,我在平常生活中,遇到一些小小的困難,卻不斷的逃避;並要學習她熱愛生活、戰勝一切困難的勇氣。我還要學習張穆然那高貴的品質和可貴的精神,用樂觀進取、剛毅頑強戰勝學習和生活中的各種困難,樹立積極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取得理想的成績,回報家長、學校和社會。

觀《海底總動員》有感

美國迪士尼動畫大片《海底總動員》在中國上映後,引起了很大轟動。《海底總動員》到底是什麼內容呢?帶著許多問號,我和同學們一起走進了德州市人民電影院。

故事是這樣的:一對小醜魚夫婦,生了三百多個卵,但在一次鯊魚的襲擊中,三百多個卵隻剩下了一個卵。在父親馬林的細心關照下,這個卵生出了一個十分可愛的小魚,馬林給他起了個名子,叫尼牟。馬林百般關愛他,有一次,尼牟跟他賭氣,不小心被人類給抓走了。馬林為了救孩子,和一個有暫時健忘症的朋友,智鬥鯊魚,勇闖水母陣,還和一個叫龜龜的烏龜,一起橫過澳大利亞洋流,終於見到了自己的兒子,但見到的時候,尼牟好像已經“死”了。馬林很無奈地離開了。實際上尼牟為了逃命是裝死,當人們把它扔到馬桶裏以後,它機智地逃走了,來到了盼望已久的海洋,見到了他朝思暮想的父親馬林。他後來還幫助一大群金槍魚逃出了人類的魔爪。尼牟走後,在魚缸裏的夥伴也一個一個地逃出來了。

看了這部動畫片,我不免有一些憂慮。人類將魚類放入魚缸中供自己觀賞,難到就沒有想過,如果你是一隻在魚缸裏的魚,失去了自由,你會怎麼想?魚類是不會甘心情願地在魚缸裏渡過一生,它們向往大海,它們向往湖泊,它們向往大江,它們向往大河,它們向往小溪,它們向往大自然,向往自由!現在人類大量捕殺海洋中的魚類,難道就沒有想想,魚類會甘心嗎?不,永遠不會的。它們不甘心被活活地殺掉,不甘心一生都沒有自由,不甘心自己死在人類手裏,還有,還有……它們有一千個不甘心,一萬個不甘心。

在此,我呼籲人們,不要再破壞自然界中的一草一木,不要再亂殺一禽一獸,不要再殺害我們的朋友,要保護好自然界中的一個個生靈。消滅動物,就是在消滅人類自己。如果有一天世界上的動物全都消失了,那人類還能生存嗎?地球是宇宙給人類和動物共有的一片可以生生息息的空間。我們要珍惜這一片可以供我們使用的土地,珍惜這自然界中的每一個生靈吧。

保護動物,就是保護人類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