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1(3 / 3)

我們會牢記你淳淳的話語

走進生命中的每一步

友愛

健美

求實

進取

翻開作業本

那些絲絲條條是您的頭發

那一筆筆的"勾叉''是您的心血

抬頭一看

您的額頭上一布滿了深深的皺紋

如果可以

我想變成你的喉嚨

因為久站在講台上

您的喉嚨已經嘶啞

如果可以

我想變成你的雙眼

因為您在夜下

雙眼已變得模糊

如果可以

我想承您之後

在那三尺講台上

給學生們傳播知識

啊~人類靈魂的工程師

-教師

我愛您!

國旗下的演講

當我們聽到這偉大心髒跳動的聲音。當我們聽到這雄健闊步的足音,我們就像聽到了震動大地的春雷。

國歌奏響,鮮紅的國旗冉冉升起。

當我們聽到這偉大心髒跳動的聲音。當我們聽到這雄健闊步的足音,我們就像聽到了震動大地的春雷。

先烈的夢埋進青山,壯士的魂溶入江河,沸騰的血染紅了神聖的國旗。

19世紀20世紀交替的年代,中國產生了第一批飛出曆史的大漠,衝出儒學洞窟。馳向科學民主革命的雄鷹。

在巴黎,柏林,莫斯科,東京。到處都有他們的身影。他們采薪燒碳,要尋求真理之火,托住神洲落日,複燃華夏光明。

1921年7月23日至8月2日,在中華大地上,又一個“革命家組織”------中國共產黨誕生了!

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開天辟地的大事件,有了他,革命的麵貌煥然一新。

這個年輕的無產階級政黨聚集了真正的時代精英,呼喚起了風起雲湧的風暴。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是黨的根本宗旨。克敵製勝的法寶。

靠了它,我們就築起了血肉長城。

有了它,敵寇就成了闖入火陣的野獸。

靠了它,我們就在失敗和勝利之間架起了橋梁。

有了它,千萬輛獨輪車就推出了一個人民新中國。

請記住吧!中國人民在1921年至1949年這28年的抗戰中,就義。陣亡。犧牲的中國英烈就有近兩千萬人。

這個數字,幾乎同第一次歐洲的全部死傷者相近。

請記柱吧!是他們用血肉之驅為我們名作民族打開了地獄之門。

請記住吧!是他們用拳拳之心抹去了祖國母親的淒淒之淚。

牢記鮮血洗不完的百年恥辱,熱愛五千年曆史的壯麗山河。中華民族將昂然崛起在世界的東方!!

血染的國旗象征東方的太陽,永遠升騰!

以小見大----從<<手冊>>的一條展開去

文明行為的養成必須依靠大家互相學習,互相幫助,互相監督,“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幾天前,班主任老師發給每位同學一本《無錫市濱湖區青少年文明行為養成手冊》。《手冊》捏在手裏,微微薄薄,不過30頁。可細細一看,又讓人十分驚異:驚異於這薄薄幾十頁紙竟然是一部總括我們學生行為文明養成的“百科全書”,也驚異於其涵蓋於學生生活的點點滴滴,更驚異於編者的匠心獨運……

細細翻來,“學校文明行為養成”中添加的一條令我感觸頗深。“遇到挫折和失敗,不灰心,不氣餒,遇到困難努力克服”,對呀,在學習上我就有過類似的經曆:剛入學時,由於貪玩,所以每每遇到難題,我總是馬馬虎虎對待,心想:不管對錯,快點做完,就可以玩了,反正老師會講評,根本不必自己思考!而自己對那些努力思考的同學不屑一顧:真蠢!看,我多聰明!日積月累,我養成了不愛動腦,遇到困難馬虎對待的壞習慣。等到考試後,才知道自己成績很差,而那些被我斥為“真蠢”的同學卻一個個成績優異。我不禁第一回認真思考起來:原因在哪兒?我百思不得其解。經過老師、媽媽的教育,我才知道“遇事不動腦筋,無學習恒心”是我的最大的缺點。吃一塹,長一智。在媽媽的幫助下,我看了一些書,了解了“童第周勤學苦練,發奮圖強,最終完成了高難度的青蛙卵剝離手術,享譽海內外”,“李時珍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刻苦鑽研,為中國的醫學界留下了一部藥物學巨著——《本草綱目》”,“司馬光抓緊時間,利用警枕苦於練習讀書,長大中成為著名的史學家”……這一個個鮮活的例子不正是告訴我:“在學習上遇到困難要有恒心,不氣餒,隻有持之以恒,努力想辦法克服,才能有所成功”嗎?在老師的教育下,我立誌改正壞習慣,在媽媽的提醒下,經過半年的努力,我的成績終於趕上來了大家。如今,我懂事了,知道了更多的道理:“滴水穿石”、“隻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等等。

韓愈在《進學解》中說:“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這句話不僅告訴我們“學習需要勤奮”,而且也告訴我們“文明行為養成需要多思考,也需要多練習”。有些同學遇到一點挫折和失敗,就灰心、氣餒,遇到困難就選擇逃避,這是不好的。難道我深刻的教訓還沒有讓你引以為戒嗎?在此,我想以一個“曾經受過教訓”的人的身份提醒那些還執迷不悟的同學:“醒來吧!別再重倒我的覆轍!”

文明行為養成的一點如此,以小見大,其他方麵也要如此。

文明行為的養成必須依靠大家互相學習,互相幫助,互相監督,“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有感

主人公保爾充滿了革命的理想主義和英雄主義的格調。作為一個新時代的英雄,他身上表現了這樣的人格特征:自我的獻身精神,堅定不移的信念,頑強堅韌的意誌。這些完美的精神操守,將是我人生前進的動力。

假期裏,我讀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本書。書中的主人公保爾所具有的勇敢、頑強、執著、奮進、刻苦、奉獻的精神,將成為我人生的座右銘。

這本書的作者是前蘇聯的作家奧斯特洛夫斯基。這部小說的原型就是他自己。

書中的精彩片段深深打動了我。特別是《築路》和《生命的意義》這兩個片段,給我留下的印象深刻。

在《築路》的片段中,保爾和他的同誌們為了盡快成功築路,每天冒雨幹活。在夜晚隻能睡在鋪有稻草的石板上。加上吃飯的問題,建材的短缺問題,可以說是困難重重。麵對這些困難,保爾他們不但沒有退縮,反而坦然的麵對,努力克服。他們這種不怕困難,勇往直前的精神,深深的感染了我。

片段,《生命的意義》中,保爾在他的病愈後,在他的戰友瓦莉婭的墓碑前,突發感慨,戰友為了人類的最偉大的事業而犧牲,死的其所。讀罷此段,我也感受的到了生命的寶貴。而生命的寶貴在於隻有一次,所以我們就應該好好珍惜,好好的生活。

主人公保爾充滿了革命的理想主義和英雄主義的格調。作為一個新時代的英雄,他身上表現了這樣的人格特征:自我的獻身精神,堅定不移的信念,頑強堅韌的意誌。這些完美的精神操守,將是我人生前進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