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把握分寸,留有餘地 2
唇槍舌箭
當一個決定意味著重大利益的時候。爭辯就會產生。“抬扛”是一種逐漸升級的爭辯術,“反駁”是一種講究策略的辯論術。理越辯越明,話越說越巧,練就爭辯口才將使你立於不敗之地。
與人爭辯,首先要清楚爭辯是否有意義,如果是毫無爭論必要的小事,最好“敬而遠之”。還要弄清楚爭辯的是基於理智還是感情,爭辯雙方是否抱定公正無私的心,通過爭論是否可以得到某個結果。了解這些再決定是否需要爭辯、沒必要的爭辯隻會使雙方相互抬杠,以至傷害感情;必須爭辯的,可以以此明辨是非,提高自己判斷是非的能力。
在辯論中,有幾種常用的方法:
反問斥謬法。真有價值的雄辯,決無廢言謬語。擊中要害,方能征服對手。在辯論中唇槍舌箭,你來我往。如果對方的提問令人棘手,不好正麵作答,又不可以失去每一次反駁對方的良機,反問斥謬會是個好方法。它針對對方提出的錯誤問題,反問對方提出一個令其難以回答的問題,讓對方為難,陷於被動境地,春廖論就會不攻自破。
推導荒廖法。利用推理來反駁對方論點,它通過對荒謬者論點的順延推理來反擊對方的攻擊。
華盛頓智捉盜馬賊便是個很好的例子。有人偷去了華盛頓家的一匹馬,當華盛頓找到這匹馬並帶警察匆匆趕到那人家裏時,這個偷馬人死活不承認。情急之中,華盛頓捂住馬的雙眼問:“如果這馬是你的,你能說出它的哪隻眼是瞎的嗎?”偷馬人說:“右眼。”華盛頓鬆開馬的右眼,結果馬的右眼光彩照人。
偷馬人不死心,忙補充說:“左眼,左眼。”結果左眼也完好無損。
於是這匹馬歸還了華盛頓,偷馬人與被抓了起來。
這裏,華盛頓的那句問話包含了對方並未明確承認的假定;這馬有一隻眼是瞎的,於是對方無論承認哪隻眼瞎都有悖事實,結果等於承認是自己偷了馬,使自己身陷圄圇。
順水推舟法。對於明顯的謊言或毫無道理的謬論,花大力氣去拆穿費力不討好,不如順其謊言而推延,讓他自己說穿幫,省時省力,效果好。
世紀初,英國倫敦有個名叫巴爾特利日的占星家,詭詐多端,常明目張膽地騙錢害人。一位諷刺作家斯威夫特一心想拆穿他。使用了“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方法。
有一次,斯威夫特模仿巴爾特利日的占星計算法,編了郭“預言”曆書,預言巴爾特利日會於某年某月某日半夜點鍾得病死亡。到了這個時間,他又寫了死亡報告,發表殯葬消息。
巴爾特利日得知後大為光火,四處辟謠,極力說明自己還活著。可是斯威夫特卻向公眾說明:他是按巴爾特利日的占星計算法得出的結論。即使不能應驗,也該是巴爾特利日的責任。這樣,巴爾特利日隻有啞巴吃黃蓮——有苦難言了。
引經據典法。在涉及文化背景、曆史知識這樣的話題時,能夠引一些名言名句,不僅能夠在心理上,而且能夠在氣勢上壓倒對方,占盡風頭。
四川灃農學院留法研究生李華多年努力,終於將中國葡萄酒打入了法國市場。葡萄酒在從香港轉口時,卻被認之為洋酒,而要征收%的關稅。葡萄酒到底算中國貨呢?還是算洋酒?李華急中生智,吟:“葡萄美酒夜光杯”這一解釋,葡萄酒就是地地道道的國產酒,而隻要征收%的關稅了。
辯論時不僅要講究技巧,以氣勢奪人也是個關鍵。要想以氣勢壓倒對方要做到先、厲、理。“先”即不容對方分說,一頓嚴詞,給對方個下馬威;“厲”,表情要嚴厲,言辭要犀利,擲地有聲,挫挫對方的銳敢;“理”即以理服人。如果無理搶三分,強詞奪理,那麼怎樣搶白,怎樣嚴厲都是不堪一擊的,關鍵是有理,做到“義正辭嚴”。
毛病點撥:當你的朋友遇到不順心的事,心灰意冷的時候,當你對某人的錯誤言行忍無可忍,需要指出的時候,這正是你應掌握的激勵他人、批評他人的語言藝術。
批評少讚許多
生活中,少一分指責,多一點嘉許,不僅令事情做起來得心應手,也給予對方愉悅的心情,何樂而不為呢?
許多年以前,一個十歲的小男孩在工廠裏做工。他一直喜歡唱歌,夢想當一個歌星,但他的第一位老師卻不但沒給他鼓勵,反而使他泄氣。他說:“你不適宜唱歌,你根本五音不全,簡直就像風白葉窗一樣。”但他的母親,一位窮苦的農婦卻不以為然,她摟著自己的孩子,稱讚他說:“孩子,你能唱歌,你一定能把歌唱好。瞧你現在已經有了很大進步。”她節省下每一分錢,給他的兒子用來上音樂課。這位母親的嘉許,給了孩子無窮的力量,也從此改變了他的一生。他的名字叫恩瑞哥?卡羅素,那個時代最偉大、最知名的歌劇演唱家。
假若在這個小男孩的童年,沒有母親的激勵與讚許,隻有那位老師的無情打擊,這個世界上也許就失去了一位著名的歌劇家。
用讚揚代替批評,是史金納教學的基本觀點。這位偉大的心理學家以動物和人的實驗來證明:當減少批評,多多誇獎與讚美對方時,人所做的好事會增加,而比較不好的事會因受忽視而逐漸萎縮。
我們不應當懷著自己的私心或對事物不感興趣,就對他人的行為采取貶低或批評的態度。沒有愛迪生母親對兒子孵雞蛋行為的肯定與讚許,也許愛迪生就沒有今日的輝煌成就;英國作家韋斯特若沒得到老校長的稱許,可能就沒有今日無數本暢銷書,英國文學史就缺少了不朽的一頁。也許就是那一句微不足道的讚美,給了那些需要動力的人無窮的力量,給那些身處逆境的人奮鬥的信心。誰又能小視他呢?
毛病點撥:著名心理學家傑絲?雷耳曾說:“就主動地溫暖人類的靈魂而言,就像陽光一樣,沒有它,我們就無法成長開花。但是我們大多數的人,隻是敏於躲避別人的冷言冷語,而我們自己吝於把讚許的溫暖陽光給予別人。”別吝嗇你的那份陽光,讓它普照周圍的每一個人吧!
先批評後安撫
指出別人的缺點,怕可能與對方意思相違而傷害到對方,又怕對方態度蠻橫傷及自己,這時,需要用讚美的話語做中和劑,令對方反駁不是,發怒也不是,批評的有理有據,令其心悅誠服地接受。
當你要指出別人的缺點時,必須先認識到人類的脆弱及不完美,且抱持著自我反省的心態。而且要抱持著與對方一同背負過失的謙虛態度,讓對方發覺自己的缺點和錯誤。其次,為了免於引起對方的逆反心理,必須要事先準備些讚美的話,在批評他人之前,先將這副“錄丹妙藥”給對方服下,然後再轉入正題。當對方因你指出的缺點或難過或難以接受時,讚揚就起了很大的中和作用。
我們經常有一些歌唱比賽、辯論賽。在專家點評時,他們經常用這幾乎是無往不勝的妙招:先指出選手的優點,然後再根據具體情況指出不是。比如對方是名歌手,就先指出他音質不錯,台上表演力很強,缺乏經驗,細節處處理不夠好;如果對方是位辯手,可以先讚揚他頭腦靈活,才思敏捷,再指出他的一些失誤。不僅是在這些比賽,在談判桌前,在工作中,在生活中,在一切與人相處中都會用得著這一招“先揚後抑”法。老師為了不把打擊學生的自信心和學習積極性,總會先分析這位學生的優點,進步的地方,然後再慢慢道出他的不足之處。這種方法會人在心理上能夠接受,麵子上也過得去。既達到目的,又保住自己而不傷害別人何樂而不為呢?
某機關辦公室的主作有一天一大早見到他的一位女打字咒,便誇她,“你今天穿這身衣服很漂亮,更顯年輕美麗了。”那位女打字員聽了受寵若驚,很高興。這位主任又不急不忙地接著說:“可是,我說這句的目的,不僅是要你心裏高興,還希望你今後打字的時候多注意一下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