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毀滅理想就是毀滅自己 2(2 / 2)

一天早晨,丘吉爾洗完澡,在白宮的浴室裏正光著身子在那裏踱步時,有人敲浴室的門。

“進來吧,進來吧。”丘吉爾大聲喊道。

門一打開,出現在門口的是美國總統羅斯福。他看到丘吉爾一絲不掛,便轉身想退出去。

“進來吧,總統先生,”丘吉爾伸出雙臂,大聲呼喚,“大不列顛首相是沒有什麼東西需要對美國總統隱瞞的。”說完兩人哈哈大笑起來。

這次談判獲得了成功,英國得到美國的援助。可以設想,丘吉爾的那句話,或許對談判不無作用!

機智的作法不僅化解了窘境,也表達了自己的誠意,能不讓人覺得有好感嗎?大家可以默默地記住生活三大法寶:真誠、坦率、和機智。聰明的頭腦能給你一雙慧眼

我是個隻要被這新春的酒灌醉、吟誦這《金縷》的歌、過上這美好的日子就知足常樂的侏儒……

我是個隻要身穿彩衣、獻筋鬥戲、享受升平之世就知足常樂的侏儒。祈願讓我如願以償。

祈願不要讓我窮得一粒米也沒有,祈願也不要讓我富得連熊掌都吃膩了;

祈願不要讓我愚昧到良莠不分,祈願也不要讓我聰明到明察秋毫;

祈願更不要讓我成為英武勇敢的英雄。我現在每每在夢中登難攀之峰頂,渡難越之海洋——也就是在做著使不可能的事成為可能的夢。每當出現這種夢境,我並不覺得可笑。我正苦於像和龍搏鬥似的和這個夢搏鬥。請不要讓我成為英雄,——不要讓我產生想做英雄的欲望,保護空手無力的我!

掃淨心地心自淨

有一個故事是關於一位老和尚的,他早已離開塵世,然而在他生活過的這座小城裏,人們至今還經常談論著他的故事。

他的故事情節很簡單,就是掃地,一早到晚掃地,掃地,再掃地。

天蒙蒙亮的時候,他就開始在那裏掃地了。從寺內掃到寺外,掃到大街上,掃出城門,一直掃出離城十幾裏,也許幾十裏以外。天天如此,月月如此,年年如此。

小城的年輕人,從小就看見這個老和尚在掃地;年輕人的父親從小也看見這個老和尚在掃地;那些做了爺爺的,從小也看見這個老和尚在掃地。這個老和尚是很老很老的了,老得慈眉善目,像一尊羅漢。他好像老到一定的程度就穩定下來,不再發生變化了。像是一株古老的鬆柏,不見它再出枝發芽,卻也不再見它衰老。

沒有人知道這位老和尚已經活過多少歲月,但是小城的人卻記得他離開塵世的日期,是這位老和尚預先告知他的弟子的。到了這一天,他果然坐在蒲團上,安然圓寂了。小城的俗眾也為他修成正果誦經念佛,香煙線繞著萬戶千家。

又過了若幹年,才有人發現了那位老和尚確切的生辰年月。此人是這小城的一位長者,在一個春暖花開的季節,他閑步郊外,走過一座小橋,見橋石上鐫著字,字跡大部磨損,仔細辨認,才知道石上鐫著的正是那位老和尚的傳記。傳文說,根據老和尚遺留的度碟記載推算,他享年一百三十又七歲從盤古開天地,得享此高壽者未知有幾,小城人於是稱其為佛祖臨世。你能認為是荒誕的嗎?

倘若人人都把心地掃,世上無處不淨地。快把你的心地打掃幹淨,等待一種新的境界來臨。這是一個人能否超脫的標誌。

擁有自己就是財富

擁有健康、年輕、生命,也就擁有了最大財富,這是非錢財可以衡量的。

一青年老是埋怨自己時運不濟,發不了財,終日愁眉不展。

這一天走過來一個須發俱白的老人,問:“年輕人,幹嘛不高興?”

“我不明白,為什麼我總是這麼窮。”

“窮?你很富有嘛。”老人由衷地說。

“這從何說起?”年輕人問。

老人不正麵回答,反問道:“假如今天斬掉你一個手指頭,給你一千元,你幹不幹?”

“不幹。”年輕人回答。

“假如斬掉你一隻手,給你一萬元,你幹不幹?”

“不幹。”

“假如使你雙眼都瞎掉,給你十萬元,你幹不幹?”

“不幹。”

“假如讓你馬上變成八十歲的老人,給你一百萬,你幹不幹?”

“不幹。”

“假如讓你馬上死掉,給你一千萬,你幹不幹?”

“不幹。”

“這就對了,你已經有了超過一千萬的財富,為什麼還哀歎自己貧窮呢?”老人笑吟吟地問。

青年愕然無言,但看得出他心有所思的樣子。

對於錢過分貪婪,你的健康、青春、生命終究去舍其一,錢不是萬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