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忍”之忌 4(3 / 3)

⑦藏匿鋒芒,不讓領導感到不如你。多數領導麵對下屬時都希望有多方麵的優勢,然而事實卻經常與他開玩笑,工作中他會時時發現下屬在某些方麵有傑出表現,甚至超過自己。為了不傷領導的麵子,明智的下屬應該盡力收斂鋒芒,盡力不刺激領導那固執的自尊。

⑧有些人對領導不滿,雖不當麵發泄,卻在背後亂嘀咕,有意低毀領導的名譽,揭領導的家底,孰不知“紙裏藏不住火”,沒有不透風的牆,被領導知道後果可想而知。

得罪領導和得罪同事、朋友不一樣,是不能不小心避免的。要捧場有術,就應該了解哪些地方的土是“太歲”頭上的。你如不知規矩,輕者被領導批評或大罵,遇上素質不高、心胸狹窄的人,便會暗地裏被穿小鞋,甚至長時間被打入冷宮,職位紋絲不動。有些年輕人不肯捧人,第一是誤認為捧人就是諂媚,有損自己的人格,第二是自視清高,覺得一般人都比不上他,第三是怕別人勝過了自己,弄得相形見絀。希望你根本摒棄這種不健全的心理,而用心研究如何捧人的方法,必然能領略到其中的好處。須知“胳膊扭不過大腿”,“身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如果不長些眼色,非要“太歲頭上去動土”,那保證你會“吃不了兜著走”。

“捧場”的各種實用技巧

捧場並非完全局限於下級捧上級,求人辦事,請客吃飯,要捧主客、主角,陪角、配角也不能忽視。可以說,生活之中,在很多特定的情形下,你必須學會去捧“場”。舉幾個例子供你研讀、分析:

①保住婆婆這位上司的麵子。

古人樂羊子外出求學七年不歸,家貧,樂母偷了別人家的雞宰了吃,樂妻卻不下筷子一起吃,而且掉淚了。樂母問她為什麼,她回答:“自傷居貧,使食有他肉。”樂母大慚,端著煮好的雞肉去失主家認錯賠禮。

“道是無情卻有情,說話甘心又醒心。”樂妻沒有當麵指責婆婆,反而責怪自己不勤勞,以致家庭貧困。然而就在這當中她達到了批評婆婆的目的。

②拍拍大嫂的馬屁。

有一對妯娌平素相處較好,一天,大媳婦對小媳婦說婆婆不願替她帶孩子,心裏有些想不通。然而,妯娌間談論時正好被隔窗而過的婆婆聽見。翌日,婆婆的臉色便在大兒媳麵前有所表示。麵對婆婆的臉色,大媳婦誤以為是小媳婦到婆婆麵前挑撥滋事,遂對小媳婦指桑罵槐。此時,小媳婦雖然肚裏慪了一股惡氣,但她強忍委屈,一直不露聲色,直讓大媳婦罵累為止。第三天,婆婆來到小媳婦家門前,被大媳婦窺見,於是,大媳婦便豎耳偷聽婆婆跟小媳婦的對話。這時,小媳婦知道大媳婦在隔壁家中,遂故意提高聲音問婆婆:“媽,你說嫂子在議論你不肯替她帶孩子,你是怎麼知道的?”婆婆回答:“前天,她在跟你說話時,我正好路過你們家窗前,是我自己在窗外聽見的!”小媳婦又說:“媽,你不必為嫂子的這句話生氣,其實,嫂子也夠苦的了,大哥在外做生意,她一人忙裏又忙外,實在太累,你還是替她帶帶孩子吧!”在小媳婦的懇求下,婆婆答應了。至此,小媳婦不僅消除了大媳婦對自己的誤會,使妯娌關係和好如初,而且,還調停好了婆婆跟大兒媳的關係,可謂一箭雙雕。

③關照好陪座的配角。

盡管人們的社會角色和社會地位不同,但都需要受到尊重,維護麵子的精神需求是一致的。如果你忘記這一事實,與他們交際時,對重要人物禮加三層,讓一般人冷落一旁,則會刺傷後者的自尊和麵子,失去一大批人。

有這樣一場家宴:宴席上坐著男主人、科長,以及男主人的幾位同事,圓桌上的酒菜已經擺得讓人感覺全心全意了,可是,圍著花布裙的主婦還是一個勁地上菜,嘴上直說:“沒有什麼好吃的,請應付著用點!”

男主人則站起來,把科長麵前吃得半空的菜盤撤掉,接過熱菜放在科長麵前,熱情有餘地給科長夾菜、添酒,而對其他同事隻是敷衍地說聲“請”。

麵對這樣“尊卑有別”的款待,試想男主人的幾位同事將作何感想?他們很難堪,其中兩位竟憤然起來,未等宴席告終,就“有事”告辭了。

像這樣的宴席,男主人眼裏隻有科長,而慢待他人,使同事們的自尊心和麵子受到損傷,非但不能增進主客間的友誼,反而會造成隔閡。

④應付好有來頭的人。

有的求人者,來頭大,直來直去地拒絕,會使他感到丟麵子,日後可能會找你的麻煩。以攻為守就是拒絕這些人的一個良策。

個體戶陳某聽說工商局長的兒子要向他借一大筆錢。他知道這錢如果出手,就有可能是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但又不想得罪這位公子。於是他靈機一動,在工商局長的兒子剛一進家門時,就立刻說:“你來的正好,我正想找你去呢。這兩天可把我急壞了,有一批貨非常便宜,可人家非得要求一口吞,我怎麼也湊不齊這筆資金,正想找你拆借幾萬呢。”對方一聽這話懊悔自己到和尚廟借梳子——走錯門了,趕緊搪塞幾句,一走了事。

⑥不要當著孩子傷老師的麵子。

批評老師當然可以,但不要當著孩子的麵。“老師教錯了”等等,如果家長當著孩子說出帶有批評意味的話,孩子便無批判的接受,認為“老師不會教”。一旦孩子瞧不起老師,也就不聽老師的話,那麼教與被教的關係便破壞了。為了孩子著想,當著孩子麵批評老師可說有百害而無一利。類似不能當著孩子麵說的話,其他還有不少。尤其不能當著孩子麵說別人的壞話。三、孔子處世範本

中國人向來就講究為人處世之道,古往今來,在為人處世方麵有大成之人也大有人在,遠一點的可推及三國嫋雄曹操,他能從一個小亭長而達最後與劉、孫三分天下,他的麵子大法確給他帶來了大大的好處。近一點的有以統帥“湘軍”聞名的清朝名臣曾國藩,他的為人處世之道也大有考究可言,“堅忍”或許可對他的整個人生哲學作一個總結。到了現代,魯迅等為處世能人,在那種黑暗社會裏,魯迅先生能挺直民族脊梁。這一些均為後世佳話,後世也能從中有所領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