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把握商場實戰技巧 1(1 / 3)

第一章 把握商場實戰技巧 1

俗話說“三十六行,行行出狀元”,隻要擁有商場實戰的技術,幹什麼事情都會心想事成,請相信,你一定行,總會有適於自己的天地。永遠不要埋怨,不要泄氣,不要歎息成功來得太遲。

新的世紀,是一個機會不斷湧現、希望之光閃耀的時代。

新的世紀,我們需要更多的財富,但更需要我們去積極地創造財富。

由於財富的永恒價值,所以創造財富成為一個人一生的夢想和追求。

你可能會說,財富離我們很遠,因為我們都是些平凡的人。

是的。也許你沒有顯赫的門庭,沒有企業家的大智大勇,沒有文體明星們的身價,也沒有一張可炫耀的博士文憑……

但這一切都不要緊,真的不要緊。

在新的世紀裏,盡管還會有靠老子打天下的人,會有靠權力聚斂財富的人,會有靠名氣運氣發財的人,……但更多的肯定是用心血汗水和聰明智慧致富的人。

有多少財富,就有多少種獲得財富的途徑。你不必感歎時機不再,好運已晚,你也不必消沉自卑,怨天尤人。

天賦是上天注定的,或曰不可更改的,但有效的方法卻是可以通過後天補救的,也就是說,天資聰穎者自然就容易成功,再用上好方法,可能就離財富不遠了。但盡管天資平平,隻要有好主意,善於思考和進取,那麼與財富的緣份後天也能修成。

每一個成功人士都有一本自家的經,都是一步一步走過來的。

在風雲瞬息萬變的市場,機遇與挑戰對於每一個企業經營者來說,其實都是均等、同在的。倘苦把市場比作一個大蛋糕,那麼在瓜分這個蛋糕的爭奪戰中,人們不僅僅是財力的競爭,更是智慧和智慧、素質與素質的競爭。換言之,關鍵就看企業經營者能否運籌帷幄,決戰千裏。

行業選擇的禁忌

在選擇行業進入市場的過程中,有一些問題是眾多商家起步時常犯的毛病,為了引他山之石,攻己之玉,以下是幾點禁忌,以供借鑒。

()視眼狹隘,目光短淺

擇業經商,首先要有一個長遠規劃,站得高,才能看得遠,沒有長遠計劃,想幹什麼就幹什麼,很可能會落個血本無歸、一事無成。現在,有為數不少的下海者,總幻想一口吃個胖子,一夜之間成為富翁。於是,拚命往那些看來似乎很容易撈錢的行業擠,如股市、房地產、夜總會等。早兩年,就有不少人在這些領域中翻了船。無須努力,沒有風險,又能賺大錢,世界上哪有這麼便宜的事?隻有製訂一個長遠規劃,確定一個遠大的發展目標,才有可能不為一時蠅頭小利所迷惑,不被一葉障目。

要全麵係統地分析所選行業長期發展的有利條件和不利因素,或者說,存在哪些方麵的機會和威脅。然後,依據上麵的分析,做出正確的選擇。那些選擇起點高、規模大、投資多。周期較長的行業的商家,因為麵臨的風險也較大,掉頭換行又不容易,所以在選擇行業前尤其要具有長遠的眼光,認真搞好長遠規劃工作。戰場上,軍事家就是戰略家。商場上,傑出的商人也是成功的戰略家。隻有從戰略的角度審時度勢,才能如置身泰山極頂,“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小”。而決不能鼠目寸光,急功近利,就事論事,否則將難有作為。

()脫離現實

一個人在擇業時,首先要有一個長遠計劃。可有了長遠規劃的藍圖,還必須從近處著手,從現實著手,才能腳踏實地,不斷發展。

有一位從歲就開始寫詩的詩人,一直迷戀著世紀法國貴族沙龍式的藝術氛圍。他沒有豪華的住宅,沒有寬大的客廳,也沒有空曠的庭院。於是,他設想開一間書店,一間沙龍式的書店。每個星期有一次聚會,討論的主題關於詩、學術書籍。他說服了其他幾個朋友,集資在市區的旁邊開了一家名為“蘭波”的書店。書店的特色引起了記者的興趣,他們正苦於無料可炒。而這樣的題材正好用作在大眾化的媚俗時代堅持自己理念的“英雄”事跡,不愧為一種“堅守精神家園”的象征。於是各種媒體都發布了關於“蘭波”書店的話題報道。一時間也吸引了一些文化人,還有不少大學生,來到這裏作為聚會的場所。然而,個月又天後,“蘭波”倒閉了。

它的倒閉在預料之中,因為它的成立和運作建立在一些動聽而又虛浮的願望之上,離實際距離遙遠。首先,“蘭波”的經營者沒有考慮到適合它的一個有錢有閑且很有品味的消費階層尚未形成。其次,設店地點選擇在郊區,學術的討論可能固然有魅九,但要求每周坐公車或騎單車走那麼遠的地方,少有人能夠堅持。第三,它開在街市中,曲高和寡,難覓眾多知音。“蘭波”的失敗敗在夢與現實的邊界沒有分清,現實的東西也許不如夢那般美好,甚至有幾分殘酷,但現實就是現實,你不遵從它的結果就隻能陷入失敗的僵局。

()盲目追隨潮流

最初下海經商,往往有點暈頭暈腦,眼看著東一陣西一陣的風行,不知該跟隨哪陣風跑。這也並不奇怪,隨大流當然比較安全,往熱鬧的地方鑽也是人的本性。誠然,這份熱鬧固然有許多好處,然而,也可能有危險,不是有話說“人多處不一定是好去處”嗎?還記得五年前遍布神州大地的那陣“呼拉圈熱”吧!小小的塑料管做成的圓圈,居然使那麼多男女老少如癡如醉。呼拉圈熱不到四個月就降溫了,普通百姓也從此就淡忘了。但是,對於涉足呼拉圈製作與買賣的人來說,至今恐怕還是記憶猶新。最先進貨的可能賺了%,甚至%的利潤,使一些昨天還是街頭叫賣的小商販一下成為上萬上十萬的小老板。而後來跟著別人跑的人,有的是人不敷出,有的是血本無歸。出現如此大的差別隻能怪後者盲目跟風跑,被風甩了還不知道。風的特性是一會兒有,一會兒無;時而東,時而西。聰明的看準風向,見風使舵,可往往還是有人待聞風而動時,風已拂麵而去。

不久前的VCD大戰,保健品大戰……均是跟風所至,損兵折將者大有人在。遠離熱鬧,保持清醒,可能寂寞,但卻有一份觀察的從容與距離,能夠清醒地明白別人在做什麼,自己想做什麼。有時候,不去湊熱鬧,可能會為自己贏得意想不到的東西。

()不懂裝懂,自以為是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人總是有所長有所短,有所能有所不能。一個人不論如何聰明,他要經商時也同樣需要從頭學習經商的知識,向他選擇行業的專家請教。自以為懂,企圖不認真學習而自以為是地幹,其結果往往是一開始便倒下來摔了跟頭,被迫在痛苦中學習。在行業的選擇中,你可能對所選行業的一些具體細節不甚了解;而且這並不局限於你自身的行業,因為現代行商處賈,須涉足眾多的專業領域如法律、財會、廣告、策劃、營銷、技術、工藝、開發、設計……而一個人不是全能的,不可能樣樣都精通。這時候,你需要這方麵的專家。你需要做的是對方方麵麵都有所了解,略知一二;不一定需要熟悉所有的細節,但能夠把握一些規律性的東西,能與專家溝通、交流。中國聯想集團是中國計算機產業的佼佼者,是能夠與國外計算機公司抗衡的中國計算機集團公司。聯想集團的成功原因是多方麵的,其中有一點在聯想的發展史上是不能抹殺的。那就是聯想的創始人柳傳誌在最艱苦的創業時期,猶如《三國演義》中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一樣,誠聘著名科學家、發明家,後來被稱為“中國聯想微機漢卡之父”的倪光南教授。倪光南教授作為國內一流的計算機專家加盟,使當時還名不見經傳,剛起步的小公司有了生機和希望。聯想集團十多年發展的曆史充分證明,聯想的創始人是有遠見,有眼光的。因此,現代商人需要專家的扶持,當你遇到不夠明確的事時,不要逞強,不妨聽聽專家的意見,因為,他畢竟比你我懂的多。

製訂行之有效的創業計劃

許多小老板在完成經營計劃之後,以為就可以開始自己的創業行動了。再一次提醒您,經營計劃是針對您已經創建成功的企業,規劃私營公司的經營原則與管理方式。要實施您的經營計劃,首先必須將您的私營公司建立起來,這就是創建計劃。

創建私營公司是一個過程,而且是一個大量花錢的投入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您必須很有效地使用您的投資,同時又必須為以後的正常營運打好基礎,做好準備。當然,縮短創建周期,盡量早日開張營業,也是一個重要的目的。

通常情況下,創建一個私營公司,首先必須有一個藍圖,就是您的經營計劃中的相關部分;其次,必須在創建期內解決一些基本問題,如相關法律手續、營業場地。必要的設備、員工招聘及培訓等,所有的活動都伴隨著您資金的投入與使用,因此,資金的籌措與使用也是重要內容。對於許多生意,往往可以在戰鬥中創建,即一邊展開營業,一邊創建私營公司,也可以是創建期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