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把握商場實戰技巧 1(3 / 3)

一般來看,企業的投資總額包括:貨幣(股金或借款)。廠房。建築物、機器設備、其它物料、場地使用權、工業產權(專利、商標)和專有技術等。合夥人的出資方式可以是貨幣,也可以是實物(如廠房、建築物、機器設備、其它物料等),也可以是工業產權(包括專利權和商標權等)、專有技術、場地使用權等。

以廠房、建築物、機器設備或其它物料等實物以及工業產權、專有技術作為投資的,其作價由合夥各方按照公平合理的原則協商確定,或聘請第三者評定。

在規劃營運資本,計算初期的銷售情況時,要留有充分的餘地,並且嚴格控製開支,以免謀算不周,功虧一簣。一般新創業者,最容易在資金問題上抓不緊會計成本,以致後來出現財務危機。因為很少創業者是十分理性和計劃周全的必勝者,通常都是滿腔熱誠,滿腦子創業思想。因為他們假定了創業必勝的想法,在構思上容易偏向低估了會計成本,即賺錢會被想得較容易,然後賺錢不難的思想又使他的創業衝動再加強一分,這樣,就會使新創業者在資金準備上不足,造成企業營運上的周轉不靈。所以,千萬要恰如其分地計算出會計成本,然後不要隨意大改動;也不要故意弄大成本,因為創業初期能打平就已經不錯了,若成本再大,賬麵上可賺錢的機會甚微,會失去創業的信心。

避免資金周轉發生困難的最佳辦法是珍惜你手頭上的現金,盡量保存。創業之初,不要作太多的投資性支出,例如購買廠房寫字樓。機器和投入大量的宣傳費等。那些現金的回收,通常屬於比較遠期的效果,所以有些新創業者,明知房地產會升值,創業之初,寧租辦公室使用也不買寫字樓。很多辦公設備如複印機、手機、傳真係統等也可以采取租賃的方式,以留出更多的資金作創業的儲備。

借助他人力量為自己鋪路

無論你有多大的能力別忘了雙拳難敵二手,讓別人幫你總比自己死撐著強。

廠長、經理們每天總是被淹沒在請示、彙報之中,這種領導是可悲的。畢業於哈佛商學院的美國一位中型企業的經理也有過這種經曆,但通過一件事情,他學會了拒絕依賴性請示。

有一次,一位會計人員送給他一份關於內部控製方式的請示,請他審閱指示,做出關鍵性措施的決策。可是他因為忙,這份材料放了一個月也沒有顧上看。當會計第三次詢問他的時候,他對會計說:“我可能永遠也不會有時間,你自己分析一下,提出個措施來吧。”結果,第二天會計就把問題解決了。

從此,他有了個主意:把每天的工作分成兩類,一類是本來就該他自己幹的工作,另一類是員工“分配”的給他的工作。凡屬替員工做的事,不論自己有無時間,他一概拒絕,而是讓來請示的員工帶著問題回去,想好解決的辦法再來彙報。對一引進有潛力的員工,他特別花精力加以培養並調整職位,從此就把某一類問題交他負責解決。這樣做的結果,公司的管理人員人人勤於動腦,提高了獨立工作的能力。

無論你是一個怎樣的天才,無論是怎樣的能幹,一個人的能力總是有限的;要做一個好主管,並不容易,有的主管被各種事情弄得無力招架。卻未能取得好的成績,就如例中這位經理一樣。有些下屬部門不習慣於解決問題,並不是他們不能解決問題。這位經理就有效地對下屬說:“你自己分析一下,提出個措施來吧。”問題便解決了,鼓勵員工自己解決問題,你何妨輕鬆一下呢!

()為犯錯的人發獎

一家管理通訊《精益求精》的主編兼顧問、曾在哈佛商學院就讀的湯姆彼得說:“要做到創新,人們就不得不幹那些對自己、對公司來說都是全新的事情。”任何創新都可能出現一次或多次失誤,“失誤是前進的惟一途徑。”

美國大眾廣播公司為各部門經理建立了名為“DOOBIE”的被抱怨獎,以鼓勵他們大膽提出其尚不成熟的設想。

該獎去年的獲得者是該公司副總裁俄利克·薩斯。他說:“管理人員為了謀求改革而自嘲是件十分有趣的事。”去年他得了獎,是因為他要求公司話務員在接打來的電話時,要聲嘶力竭,又要像廣播員那樣地向對方宣布:“這裏是大眾廣播公司。”工作人員抱怨說,大部分給公司來電話的人,都是各個聯播台的,他們當然知道他們要的電話是哪兒。

華盛頓一家公司的經理,由於犯了當月中最大的一個錯誤而獲得獎金美元。這家公司的總裁斯蒂文·艾特利說:“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讓人們敢於冒風險,也會使我們自己盡早盡快地知道是什麼錯誤。”他還說:“職位越高的人,越沒有勇氣承認自己的錯誤。”

有一次,艾特利的秘書由於買錯了機票而不得不獲得美元的獎金。艾特利搭乘了這趟班機,本來想去泰姆帕,結果飛到了邁阿密。另外一位秘書,打字時像打金額數字那樣,打了一個社會保險號碼,結果成了一張幾百萬美元的工資支票。她為此也榮獲獎金美元。

我們任何人都不可能保證自己永遠不犯錯誤,作為公司主管怎樣對待員工的錯誤,才能使員工少犯錯誤,知錯能改,各公司的措施各不一樣。大家都知道,在創新的時候,往往伴隨著許許多多的錯誤,鼓勵那些犯錯的人,比進行一次說教性的教育更能起到預期的效果。

()把人的積極性調動起來

富豪公司通過調動人的積極性而扭轉虧損局麵的案例是哈佛MBA課堂上“老生常談”的話題。

富豪公司是瑞典的汽車製造廠家,雖然曆史較長,但在年代初期曾麵臨危機,生產不振,工人厭倦、怠工,公司出現嚴重虧損。

年,年僅歲的皮爾·吉倫哈馬於危難之時,出任該公司的總經理。這位年輕人研究和分析了本公司現狀後,決心把富豪公司徹底改革,靠把人的積極性調動起來,使富豪真正注入“富豪”。

富豪公司在年代初產生困難的主要原因,表現在對廣大員工的積極性疏於調動上。汽車生產的程序太單調呆板,工廠的嘈雜環境使人產生煩躁情緒。

因此,許多工人,特別是年輕工人,因承受不了這樣的狀況而經常曠工,工廠人員流動率達%以上,致使工廠的產量及產品質量不穩定。

吉倫哈馬為了把工廠廣大員工組織起來,形成力量,首先改革工廠的生產程序和環境。他把生產車間布局改成三葉草形狀,個工作站環繞著三葉草的邊緣分設,每個工作站有個工人負責裝配汽車的工序。汽車則在無人駕駛的滑車上移動,從一個站送到另一個站。經過這樣布局和工序的調整,到年月日,第一輛“富豪”型車生產出來了。

吉倫哈馬這樣的調整,不僅節省了人力和時間,而且起到了隔除噪音的作用。因為三葉草型的車問相距遠了,那精心設計的天花板彎彎曲曲伸下來的管子,將機油和汽油的氣味吸走了,車間的隔音設備使周圍的噪音擴散不進來。

三葉草型的車間還確保每個工人可以靠窗工作,隻要能在指定時間內把規定數目的汽車送到另一個區,組內工作可以自行做主。另外,在一個工作站內,工人可以轉換工作。

凡此種種,使工人在生產時間內人的單調感和煩躁情緒大為減少,工作情緒和效果明顯好轉。瑞典勞資委員會在年月曾對富豪公司作了調查,發表了一項年研究報告,指出富豪公司製造一輛汽車所需人力時間節省了%;生產工人的流動率降至%;裝配一輛汽車的總成本比調整前低了%。

吉倫哈馬除了從工作環境的改善入手去調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外,還製訂出種種激勵員工提建議和研究開發新技術、新產品的措施,使多貢獻者獲得多報酬,那些出勤不出力或無所作為的人則受到應有的懲罰。

由吉倫哈馬主管了年的“富豪”公司,不但迅速扭轉了虧損局麵,而且發展成為一個世界聞名的大企業。

企業重在管理,而管理的過程其實就是管理員工的過程,要想讓工人都能積極的參與企業的生產,首先得調動他們的積極性,惟如此,企業才有可能前進。要調動員工的積極性,首先,我們必須了解導致員工不積極、懶散的原因,從根本上去根治阻礙企業發展的障礙。嚴厲的行政手段是無法達到標本兼治的效果的。借助於別人的力量來為自己鋪路,能讓你更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