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靜靜地向我說著:"有一個小男孩被醫生診斷為小兒麻痹,在陣陣惋惜聲中,他沒有自暴自棄,而是堅持著各項他所愛的體育運動,他年複一年的努力著,對待生活與工作他始終懷揣希望,最終他成功了,他就是美國任期最長的總統-弗蘭克林·羅斯福。""還有一個小男孩,他一直失敗著,競選州長、議長……一切都是失敗,他卻一直沒有忘卻希望,不懈地努力著,最終成為人民的領袖--林肯"……
每當我遇到困難時,它總是靜靜的述說著,像是要告訴我,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隻要你擁有希望!
書不僅給了我希望,還給了我憧憬的夢。我總喜歡在夜深人靜之時捧著一本書,細細品讀,讓它引領我走進先人的夢中。
範仲淹有"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夢;孟子有"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的夢;林則徐有"敬利國家生死以"的夢;莊子有"我身曳尾於塗中"的夢;陶淵明亦造出了世外桃源般的夢……他們為了自己的夢而拚搏著,他們用自的己的人生詮釋著他們絢麗而又永恒的夢想。
我沉浸於書中,沉浸在這傳承千年的夢想中,沉浸在他們為夢想拚搏的激情中。無需過多言語,隻是凝望著這字裏行間堅毅的身影,就足以令我擁有同樣的勇氣,去構建屬於我的夢想。
是書教會了我心存希望去跨越困難,是書教會了我構建夢想打拚未來。
於是我明白:
書山有路--希望和夢。
遠走高飛的星星
我看到一個故事,它擁有奇怪的想象力,說一個女人領養了一個星星,喂它吃東西,還給它蓋被子,它丈夫不高興了,說要星星幹什麼呢,它沒有眼睛。女人說:但它可以發光。丈夫說他不會走路,女人說,可它會滾來滾去。星星越長越大,先是再也沒有辦法睡在床上了,後來幹脆連屋子也睡不下了,有一天晚上,星星遠走高飛,再也沒有回來。
看完了,有一點迷迷糊糊的傷感。孩子在媽媽眼裏都是完美的哪怕有再多的缺陷再大的麻煩,媽媽都會付出無條件的愛,沒有回報的愛。可是孩子一天天不可抗拒的長大,一步步走象豐富的人群,一步步走象廣闊的世界,小小的屋子小小的家就再也裝不下‘他越來越寬大的眼界和心眼,長大總意味著和母體最終的脫離,我也是一顆遠走高飛的星星,到現在有時侯我都沒有信心去抵抗媽媽愛護的嘮叨,母愛裏有不可理喻的成分,它即瑣粹又偉大,,父母是以衰老和孤單的代價來換取我的自由和獨立。每擱害字注定是遠走高飛的星星,會讓父母黯然傷神,哪怕你身不由己,因為長大大的另一麵就是掙脫和背棄。長大是一個會變化的字眼,有各種各樣的比喻:掉牙齒了,長羽毛了,褪殼了......再也找不到一樣事物象它那樣日新月異。
昭君的選擇
深深的庭院,明眸的宮女,沉寂的粉蝶,慵懶的梳妝,猶如宮廷的車輪在昭君心裏緩緩輾過。
進宮有些時日了,卻遲遲不見皇帝的蹤影。珠釵玉飾金步搖,散落一地,銅鏡前再也不是少女明麗的笑靨了,一腔愁緒,兩彎娥眉。
迷茫的燈光下,一隻單薄的幼蛾一頭栽在作響的燈焰上,發出“劈裏啪啦”的爆鳴聲。昭君拔下玉釵,挑弄燈芯,試圖將蛾兒救出來。
就在這時,傳來和親的消息。像春日裏的第一聲驚雷,在死一般的後宮炸開了。
“啪”,玉釵落地,斷為兩截,昭君的手劇烈地顫抖著。處於生死之交的蛾兒在飄轉的火焰中狂亂地掙紮著,終於,像離弦的箭一般,衝出火海。烈焰吞噬了她粉嫩的外衣,卻沒有壓垮她不屈的心靈。在生之涯,死之角,幼小的心靈發出對生的呼喚,爆發出無窮的力量,讓她從壓迫、死亡中振翅飛出。
昭君震驚了,若有所思地看著蛾兒,看著她越飛越遠,飛出圍牆,飛出重重封鎖,飛向遙遠的自己的天地。
這一夜,昭君無眠。
她想到了宮廷的陰森,想到了和親的艱險,還想到了異域的清冷,兩國永久的安寧。宮廷的猜忌、冷落、傾軋、空虛像陰影死死揪住她的心,讓她顫抖;異域的寂寞、無助、排擠、思鄉卻又像寒流時時侵襲她的心,讓她驚駭。和親的隊伍浩浩蕩蕩,待嫁的少女舉目無親,戍邊的將士浴血奮戰,無辜的父兄沙場喋血,一幕幕,在昭君腦海裏,頻頻跳動……天明時,有人奉旨來挑選宮女。一遍遍地述說著皇帝的封賞、嫁妝的豪華、國家的邊患、戰事的緊張。宮女一個個雙眉緊鎖,一想到遙遠的異域他邦,就舌底打顫。官員失望了,哀歎著準備離去,卻迎麵遇上一位淡妝素衣少女,淺淺地笑著,一如當年的明麗……
昭君出塞,留給後人一座青塚和無盡的遐思……
可是,詩人們都錯了。“分明怨恨曲中論”,“公主琵琶幽怨多”,多情的詩人憐惜隻身出塞的少女,卻錯解了昭君當年心靈的選擇。生命,不一定瀕臨死亡才顯示深刻,用心去做,用心去選擇,譜一曲美麗的生命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