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奕回房後過了一會兒, 陳芸才從蔣氏那裏回來。

蔣氏也是愁得慌, 對著媳婦兒總是外人, 為了維持和諧的婆媳關係, 也不能撕破臉, 隻能和親女吐槽了。

她和老應平侯為琪姐兒說好了人家, 是參知政事賀大人的獨子, 長得清秀氣質謙和,也是早已考了出身,目前在太仆寺任職, 看起來很有前途的年輕人。

等到明年春天就出嫁,但是現在有個問題,因為賀家大公子年紀不小了, 身邊已有通房妾室, 琪姐兒對這個相當不滿,覺得自己能夠低嫁到三品官家中做兒媳, 已經是給了臉, 因而想要賀家在成親前打發掉那些侍妾。

但是蔣氏真的不好意思對賀家老太太提這事兒, 女人家最重要的就是賢惠大度的名聲, 這琪姐兒要人家成親前就打發掉侍妾, 弄得有點太過了, 對自己的名聲不利。

蔣氏苦口婆心的勸,但是琪姐兒依然堅持己見,甚至魯氏也站在琪姐兒這邊, 甚至表示蔣氏不出麵, 那麼自己可以出麵。

“琪姐兒不懂事,你大嫂難道不懂事嗎?這麼一把年紀了,還這麼不著調,好好的孩子讓她教壞了。”

蔣氏相當生氣,覺得魯氏太過分了,這麼一鬧,不是擺明了看不起賀家嗎?她知道魯氏其實想要琪姐兒嫁的更好,之前也是淨往伯爵府或者世家這樣的門庭看,對於他們為琪姐兒選的人家不甚滿意。

但是蔣氏和老侯爺也是綜合考量過的,現在他們家已經是天子外家了,門庭足夠顯赫,不需要再靠兒女聯姻來換取政治報酬,把侯府置入烈火烹油的境地也不好。

而且最重要的是天子尚未長成,不能像已經親政的皇帝那樣隨意處理前朝政事,與世家和公爵府這樣顯貴的人家結親,實在弊多利少,反而容易被人掣肘。

再加上侯府裏孫女輩的三個女孩,都是從小嬌養長大的,貴胄世家規矩大,他們也不舍得孫女去受委屈,不如嫁入朝中大員家中,日子過得更舒心,反而被公婆丈夫捧著供著,高看一眼。

他們心裏替琪姐兒等人打算的好,但是無奈別人不領情,便是如今魯氏勉強許了嫁,琪姐兒和魯氏提出的要求也讓人為難。

“也是個蠢的,現在就說讓人家把侍妾打發了,得罪了將來的公婆相公,就是嫁入賀家,又有什麼好日子過。不過幾個玩意兒,等成親後想怎麼處置不行呢?”

蔣氏深深的不能理解,魯氏這麼些年對大老爺的侍妾還是挺寬容大度的,深受她信重的餘姨娘,更是幫著魯氏管家,成為魯氏的左膀右臂,親朋友好誰人不說魯氏賢惠,怎麼到頭來她不僅不教導女兒向自己學,反而還縱容琪姐兒提出那樣無禮的要求呢。

陳芸覺得這事兒自己倒是能為蔣氏解答,因而為憤怒的親娘親手奉上一碗茶,拍著她的後背勸解。

“大嫂就是吃了侍妾的虧,要不是她高嫁給大哥,娘家沒什麼底氣,也不會這些年這麼忍著讓著了,雖然賺了個賢惠的名聲,但是心裏肯定是苦的,所以才不想讓琪姐兒也經曆這些。”

哪個女人會喜歡丈夫有別的女人呢,不管是什麼朝代,男女之間都是有獨占欲的,所有的正妻對小妾都是天然的看不入眼,內心敵視的,隻是區別在於,有的人會表現出來,有的人因為種種原因不表現出來,反而對小妾寬容大度,換取好名聲。

而且陳芸覺得魯氏可能想的也對,畢竟璿姐兒是侯府嫡女,將來若是她大哥繼承了侯府,琪姐兒更是名副其實的嫡長女了,身份將更進一步不說,還有個做皇帝的表哥,兼之本身便是賀家求來的貴媳,便是因為婚前侍妾的事弄得婆家有點怨言,實際上也不會敢虧待璿姐兒的。

而且侍妾這事兒,等到嫁過去後就難免會被考慮的多起來,處置的輕了重了都不合適,還容易損害自己的名聲,更讓丈夫和婆婆心裏有意見。

“侍妾之事婚後處置怎麼也落了被動,到時候更多人看著,反而不能隨心所欲的處置。既然琪姐兒要求了,娘親你就幫著她說說吧。”

陳芸跟著勸解蔣氏,不管怎麼說,琪姐兒也是她的侄女,她的心思陳芸知道,也覺得很正常的,因而願意幫她一把。

“哼,你倒是做起好人來了。誰不是這麼過來的,你當初嫁入謝家,姑爺還有侍妾呢,也不見得我去和你婆婆說,要讓他們進門前把侍妾打發了。”

說起來陳芸當初的事,蔣氏就覺得悻悻的,自己的幺女才是真正的低嫁了呢,也從來沒有作過妖。

“現在姑爺身邊的兩個侍妾怎麼樣了?”

自從謝奕奮不顧身的救了陳芸後,蔣氏對於謝奕的印象就蹭蹭上升,她雖然對謝家的感覺很差,但是對謝奕卻挺滿意的,想起這一茬後,蔣氏又問了下陳芸。

“能怎麼樣呢,自然是乖乖趴著。就連你姑爺惹到我了都要挨打,更不用說兩個卑微的妾室了。”

陳芸從來沒有把謝奕的侍妾當回事,哪怕是剛成親時謝奕如此腦殘,把明月當做心肝寶貝,她也從來不在意,因為她就連謝奕這個丈夫都不在意了,自然就想怎麼樣就怎麼樣,謝奕怎麼看待自己根本就不在乎,所以兩個妾也從來就入不了她的眼睛。

但是她能這麼做,能想得開,別人未必能夠這麼灑脫,琪姐兒更加不會這麼想,一般的閨秀貴女,哪個不盼著夫婦和鳴,鸞鳳和諧的,不在意丈夫是不可能的。

“就是說嘛,不過是奴才秧子,有多少個都是白搭,哪能掀起什麼浪來,用得著這麼大張旗鼓,生怕別人不知道我們陳家的女孩兒善妒嗎?”

蔣氏還是不高興,這事兒陳芸能看開,但是作為老一輩的,蔣氏還會更加注重名聲,不想讓琪姐兒影響整個侯府女孩的教養,在她看來,琪姐兒的要求完全不合理,而且最關鍵的是沒有必要。

就算打發了婚前的,男人想偷腥,還能缺少機會嗎?有的是機會婚後納妾,要靠這個杜絕,完全不可能的,所以蔣氏覺得意義不大,不如琪姐兒先嫁入賀家,等到熟悉了賀家後,再行圖謀到底怎麼處置這幾個侍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