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初六,李如柏於願以償的得到了沈陽的通知,命令南路人馬迅速撤回沈陽,以免遭到全殲的下場。
這下李如柏可來了精神頭了,命令大軍快快撤回沈陽,越快越好,就是不怕快。
可他們撤退的時候萬萬沒想到,早就有一支人馬在暗中監視他們,他們的一舉一動被這支人馬看的是清清楚楚.這正是努爾哈赤派出的一小部分輕騎兵,主要是來監視南路軍的行進狀況。
這支人馬發現南路軍撤退,馬上在後麵進行追擊,正麵打過你們,還不許人家在後麵做點小動作?
與此同時,把這一消息稟報努爾哈赤。
而此時的努爾哈赤正率領兩個旗的兵力在不遠處待命,就等前方的消息。
當得知南路李如柏部已經撤退,他聽完大喜過望,連忙派出一支精騎兵去追擊南路逃軍。
結果,南路明軍發現後麵出現無數的敵人是不戰自亂陣腳,不但沒有組織有效的反擊,反倒是自相踐踏損兵折將多達千人。您說這南路軍倒黴不倒黴吧!
最最令人可氣的是不止這些,這些逃回沈陽的明軍一路上路過許多村莊鎮店,而這些村莊鎮店都是明朝管轄地界,漢民族居多,可這些明軍撤退時不但不加以保護,反倒是大肆掠奪,看到值錢的東西就搶,看見誰們家的女孩有幾分姿色就強行奸汙,真比土匪強盜還要霸道幾分。
寫到這我就聯想到現代京劇《智取威虎山》發動群眾一則李勇奇的唱段:“自古來兵匪一家,欺壓百姓”。古代一打仗,倒黴就是老百姓。誰管你們老百姓的死活,兵就是匪、匪就是兵,這句話一點都不假。而現如今,我們的人民子弟兵——解放軍,那才是捍衛祖國保衛人民的有效利器。無論是抗洪搶險,還是抗震救災,衝到第一線的就得數我們的人民戰士。寫到這裏,我還感覺到有些小幸福!
那麼此時此刻在沈陽坐鎮的楊鎬楊總指揮使又在做什麼呢?他不是掌握著一萬機動部隊麼,怎麼不派出來接應四路人馬。
楊鎬派出去的前三路人馬皆以戰敗,一個個是兵敗將亡,早就有逃回沈陽的兵卒報予楊鎬,把事情的經過都說的明明白白。
當楊鎬得知三路大軍俱以失敗,是當場暈厥,不省人事。
手下人馬上進行搶救,等楊鎬緩醒過來之後是放聲大哭,一個人足足哭了能有一個多時辰,又羞又惱、又悔又恨、連氣帶窩火把桌子也推翻了,茶壺茶碗打落一地,簡直就跟瘋子一樣,兩旁人等也不敢近前相勸,隻得在一旁沉默。
過了許久,楊鎬終於停止了一切,漸漸的恢複了常態,看來看周圍一片狼藉,感覺到自己有些失態,隻得自圓其說:“都是我一時失態,爾等打掃一下就是。”
手下人馬上打掃現場,一會兒又恢複原樣。
楊鎬等腦子清醒了片刻,馬上下令叫南路李如柏撤退,保存實力以免敵軍趁機會抄襲沈陽城。
於是就有了前者李如柏撤退的事情。
楊鎬已經知道自己大禍即將臨頭,四路人馬三路慘敗,唯有南路李如柏得以僥幸逃脫,百餘名大將戰死沙場,數萬兒郎血染遼東,前幾日還在一起暢飲高歌,可沒用幾天就陰陽兩隔,簡直不敢接受這個現實。
這時的楊鎬如同萬丈高樓一腳蹬空,揚子江心翻落舟船,把腸子都悔清了,可世上哪來的後悔藥啊!
楊鎬心裏想:“我說我楊鎬不是好折騰嗎,平白無故的做了三軍總指揮,難怪算命先生說我伸頭容易退後難,嘿嘿!真真應了人家的預料。”
楊鎬眼望京城思緒萬千,自己對不起皇上,對不起信任自己的滿朝文武,更對不起河南的父老。自己這幾十年白活啊!
想罷多時,楊鎬一把抄起桌上供著的尚方寶劍,一拉劍柄抽出寶劍,擱到脖子上就要自裁。
手下家人一看老爺要尋短見豈肯袖手旁觀,眾人一用而上,有的拽住袍袖,有的拉住劍柄,紛紛解勸楊鎬。
“老爺,可不能自尋短見啊,這失敗原因並不在老爺身上乃是四路指揮官個子攀比不服製約所致慘敗,望老爺三四啊!”
“是啊,勝負乃兵家常事,大人還需放寬心,也許皇上不會怪罪大人。”
三說兩說總算把楊鎬說的心活了,家人把尚方寶劍拿到一旁嚴加保護,又給楊鎬端茶倒水好一通忙活。
楊鎬苦笑一聲對家人言道:“一招棋走錯,滿盤皆是輸。別看我現在得以苟活,回到京裏即便是皇上不會怪罪,那些閣老大員們會放過以為嗎?他們一人給我一拳頭就會要了我的命,行嘞,多活一會是一會,愛怎麼地就怎麼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