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謀劃行刺(1 / 2)

上一回說道天啟皇帝別出心裁,要在全國舉辦雕刻大會,司禮監負責起草傳單原本,委派中央印刷機構複印傳單,之後發往全國各地。

咱們單表遼東地區的廣寧城,這時的廣寧城正被戰爭烏雲所籠罩,前些時日鐵嶺,開原、沈陽、遼陽相即丟失,後金下一個攻打目標就是廣寧。

時任遼東經略熊廷弼得到告示,吩咐軍卒把榜文粘貼到四門。

巡府王化貞有心眼兒,看得出這是討好皇上陛下的大好時機,自己親自領人去粘貼榜文。

熊廷弼一百二十個瞧不起他,知道王化貞就是個勢利小人,背後有靠山,跟他在一起處處找自己的茬,後悔自己再次出任遼東經略。

廣寧四門貼好了榜文,引來眾多百姓住足觀看,有認識字的邊看邊讀,圍觀人群什麼樣的都有,大部分是看個熱鬧,古代哪有現代這樣豐富的業餘文化生活,除了維持生計,剩下時間就是閑呆,偶爾朝庭頒發榜文還是一件津津樂道之事。

在觀看榜文的人群之中有幾位也在觀看,但是內心想的可是截然不同,幾人相互使了個眼色,轉身便離開此處,出了東城找到自己安身之處,幾人開始秘密商量。

其中一位貌似當頭的就說道:“這個消息可非同一般,其政治含量遠大於軍事,我們必須及時稟報大汗,看看大汗可有主意潛入京薊。”

其他人一致讚成,幾人揚鞭打馬飛奔赫圖阿拉。

努爾哈赤連續拿下遼東多城,獲得大量人員物資,這翅膀硬實不少,腰板兒也直了,說話底氣更加實足,以前上樓得歇個十分八分的,現在一口氣上六樓沒問題。

努爾哈赤對於明朝新登基的天啟皇帝根本沒擺在眼前,一孩童知道什麼,趁他立足未穩應當奪取整個遼東,派出不少間諜潛入遼東其他城裏,秘密策反漢人為他辦事,廣寧城裏觀看榜文的幾位就是被間諜策反的漢奸。

幾人回到赫圖阿拉城,把掌握的信息告知努爾哈赤。努爾哈赤一聽京城將要舉辦一屆雕刻大會,心裏就是一動,這可是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我豈能錯過。

賞賜了幾位,腦子裏刷啦、刷啦,開始想下一步的對策,上一次曾經派刺客刺殺過萬曆皇帝,可到現在派去的刺客也不見回轉,證明任務失敗。那麼這一次天啟舉辦什麼什麼大會,據說麼天啟皇帝還是主評委,我何不再一次派出得力刺客行刺天啟,一旦成功京薊必亂,那麼我可以直接打進山海關,一舉拿下北京城豈不是天下可定矣。

那麼此計劃關鍵人物就是要選中一個什麼樣的刺客,上一次派的人並不理想,感覺有點二,這次我得親自篩選,千萬不要出現差錯。

努爾哈赤圈養了一批死侍,有的是女真人,有的是漢人,還有其他民族的,平日裏吃喝玩樂,酒肉美女管夠,到了該出場時你就得把命交個努爾哈赤。

努爾哈赤把這些人叫自己的屋內秘密交談,把新的人物跟他們講明,目的隻有一個,刺殺天啟皇帝,攪亂北京城。不過鑒於上次的經驗教訓,我這次會多派人手去行刺,成功之後我必大大重賞,一旦出現半點差錯,你們可就又去無回啊!不知爾等可願意替我走這個一遭。

死侍們聽罷全部單膝點地,“大罕,我等為大罕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那好,我也沒什麼說的了,你們下去準備準備,差一不二就得,然後就準備出發。”

死侍們回去如何準備咱們不提,努爾哈赤如何如何也先不表,咱們單說大明朝各個州府縣道全部張貼了榜文。

這下可不得了,整個大明朝都轟轟動了,老百姓奔走相告,這可比三年一次的會考還要有影響力,上至八十老叟,下至幾歲的孩童沒有不知道的。可想而知,這次會考是皇帝親自參與的一次盛會,讓手工業者有出頭之日的一次大會,誰不想拔這個頭籌。

其他人也就是圖一樂,反正自己也不會木匠活幹嘛湊這熱鬧哇!可行家裏手則不然,尤其是資深木匠,看到這消息一個個跪到地上直磕響頭,感謝皇上龍恩,沒想到自己活了大半輩子能趕上這樣天賜的好事,想都不敢想。

翻開曆史看看,還真沒有多少朝代舉辦過如此盛會,感動的這幫木匠都快瘋了。木匠行都興奮了,可耍其他手藝的人們就有點吃醋,都說同行是冤家,看到木匠雕匠春風得意的樣子無不氣憤,後悔自己當初沒學木匠,偏偏學什麼鐵匠,把人活活氣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