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雜項收藏的常識 5(1 / 3)

第一章雜項收藏的常識 5

雜項收藏的境界

收藏愛好者的癡迷

想搞好收藏,就得用心。有的收藏者不僅用心,甚至還發展到了癡迷忘我的地步。我在和藏友交流的過程中,也偶爾會聽到一些癡迷於收藏的趣聞。據說有一個硯台收藏愛好者,癡迷於收藏古端硯。他雖身居鬥室,薄水微薪,節衣縮食,也樂此不疲,家裏擺滿了各種硯台。妻子過門後,一開始還能容忍,畢竟屋子裏還有個站腳的地方。可後來,硯台越來越多,都沒地方放,屋內連個站腳的地兒都沒有了。晚上休息前,妻子衝他大發脾氣,說要麼硯台出去,要麼他出去。這位硯癡還挺聰明,說今晚誰也不用出去。他把占地兒的幾個硯台攏了一下,全放在自己的被窩裏了。妻子被弄得哭笑不得。

這隻是一個例子。後來我拿這個故事和圈子內的其他人交流時,一位搞瓷器的人也笑了,說這事在他們瓷器行裏頭也有。他就認識一個這樣的瓷癡,為了把玩欣賞自己的瓷瓶子,曾經打著手電筒躲在被窩裏端詳了大半夜,最後還是抱著瓶子睡著了。

應該說,愛好收藏就必為收藏費心勞神,百計求索,神魂顛倒。因為大多數收藏愛好者清楚,“不癡不迷難以收藏”,要搞好收藏,還真得有一股癡迷勁。

收藏古玩,古今都癡迷

人們癡迷於古玩收藏,在我國是有傳統的。現在古玩行情看好,癡迷者確實很多,而在收藏條件一般的古代,古玩收藏者中也不乏癡迷者,有些人甚至癡得有些出格。

真正愛好收藏的人,不以發財為目的,一旦見到好東西,從不吝惜自己的錢財。明代著名濤評家胡應麟,非常喜好收藏古書,一旦見到好書就像是餓極了的蚊子見到血一樣,是非買下來不可的。為買書,家裏的錢財不夠時,他就把妻子的首飾抵押了,甚至還曾當場把把自己身上穿的衣服脫下來抵押。當然,在現在,這麼買東西搞收藏的人少之又少了。相較之下,古人的這種癡迷真是難能可貴。

[癡迷種類一]書癡

明代楊士奇,家裏赤貧,卻愛書成癖。有一次他見到一本好書,開價不高,但自己實在沒錢,隻好把家中唯一的一隻母雞賣掉了。

據吳翌鳳的《遜誌堂雜鈔》記載,明代的朱大韶也酷愛宋版書。當時,吳門有家人藏有宋版袁宏的《後漢紀》。該書曾先後經過陸放翁、劉須溪、謝疊山三位先賢親手點評批注,甚是難得。主人家十分珍稀,不惜以古錦玉簽來裝飾和保存它。朱大韶聽說後,得知主人好美色,便用一個美麗的侍女和人家做交換。該侍女也非常有才情,在和朱大韶訣別時,很哀婉地表達了自己的相思之苦,讓朱大韶欲舍不能。可是魚和熊掌不能兼得,朱最後竟因此而愁思身故。

清代藏書家葉林宗從朱臥庵處借得珍品錢功甫手鈔《西昆酬唱集》,招呼一幫朋友一起觀賞。詩人馮定遠最先來到,嚷嚷著先睹為快。不得已,葉林宗隻好把書先拿出來給他。沒想到,馮定遠拿到書後不是馬上翻看,而是鄭重其事地將其陳設於案,三拜九叩,然後才打開翻閱誦讀。

[癡迷種類二]畫癡

以上說的是書癡。愛好其他收藏的癡人也不少,有的甚至不遠萬裏求取心愛之物,這一類以畫癡較多。明代董其昌不僅是一個米芾畫像大畫家,也是一個收藏大癡。他身居上海,得知長安有自己日思夜想的董北苑《溪山行旅圖》,便千裏赴陝西購畫。據說他收藏的《唐拓懷仁集宋本蘭亭袖珍冊》名帖,甚至是從高麗國購得的,讓時人唏噓。

[癡迷種類三]石癡

當然,提到古人收藏,就不能不說宋代的米芾。他舉止癲狂,人稱“米顛”,而且是聞名古今的第一石癡。和他有關的故事最有名的就是“米芾拜石”。宋人記載,米芾初入州廨,見奇石便“呼為兄弟”,見之三拜九叩。他曾在漣水為官,因當地毗鄰靈璧縣,因而米芾藏石很多,上佳石子,他一一品題其名,藏於雅齋,“入玩則終日不出”。遇有石中珍品,他便藏於袖中,隨時取出觀賞,謂之“握遊”。這可真是個石癡。

[癡迷種類四]生死置之度外

古代真正意義上的收藏家不僅癡迷於收藏,而且把藏品看得很重,甚至還以生命去護衛藏品。北宋滅亡後,趙明誠、李清照夫婦在南渡逃難時,抱定了一個信念,那就是危急時寧可丟棄細軟衣被不要,也要保全金石等諸類藏品。

[癡迷種類五]現代的癡迷者

在如今,收藏到癡迷程度的人我也見過一些。有一位老者,平常穿得破破爛爛的,出門近了從不坐公交,道遠了也不打的,吃飯也總是對付,但是他喜好收藏明清瓷器,隻要一見到好的合適的,自己就想要。為此,二十年下來,他仍舊一貧如洗,但家藏卻是極為豐富。準去他家,看到這琳琅滿目的瓷器,都會感動得鼻子酸酸的。這也算是一個現代的瓷癡。

癡迷應有道

說起收藏者的癡迷.我們應該對其表示真誠的敬意。這些大癡小癡的前輩,全身心地搞收藏,為後世做出了榜樣。但是,需要提醒的是,凡事必有道,用現在的話來講,就是必須遵循一定的遊戲規則。就連“盜亦有道”,何況是我們有品位的搞收藏的呢。但是,自古至今,收藏活動總有些出格的人,有的讓人憐,有的讓人氣,有的讓人恨。

[癡迷怪狀一]癡得讓人憐

明代有個收藏家叫做王西園,他在王酉室家看到四幅畫,非常喜歡,當時就想買下來,可人家不同意。王西園便一屁股坐在畫前,整整兩天賴著不走。主人被纏得沒法,隻得把畫賣給了他。清代收藏家汪訒喜歡收藏各種印章,一次,在朋友家見到一方漢印,喜愛之餘便奪過討要。朋友友說什麼也不答應,他幹脆“撲通”一聲跪下,而且長跪不起。朋友登時就樂了,幹脆把印章贈給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