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門市業績管理 3
(三)理貨、補貨的例外處理
1.存貨不足
由於商品的存貨不足無法補滿陳列位置,采取縱向向前排列的方法,即將商品拿到前方與貨架的邊緣平齊擺放,使陳列看起來相對充實。絕不允許將商品的庫存存放在庫存區不進行補貨,而采取向前拉排麵的方法進行補貨或理貨。
2.缺貨
正常銷售的商品如果缺貨,應放置暫時缺貨標簽,同時維持其原有排麵。絕不允許隨意挪動價簽位置或拉大相鄰商品的排麵以遮蓋缺貨。若某項產品補貨次數頻繁,需要改變陳列麵的大小,應按陳列圖的更改程序進行,隻有新陳列圖被書麵批準後,才可以更正陳列。
附:補貨明細單
店名:日期:
編碼品名數量SMLXLXXL金額備注填表:複核:
商品損失管理方法
(一)進貨時的商品損失管理
(1)查看進貨傳票與商品的實際數量是否有出入。如電話訂貨,容易出現進貨傳票記載的商品種類、數量與送來的貨品不符的現象。尤其是向批發商訂貨時,由於品牌、大小、包裝、容量或重量的錯誤,導致價款與實際進貨不符。
(2)檢驗是否有未驗收或驗收不夠準確的情況存在。如在生意繁忙的時候,無法分身對訂貨數量和規格進行詳細驗收核對,商品就直接被搬入倉庫,也是造成損失的原因。因為當商品未經檢驗就進入庫存,到要出貨或商場(商店)的貨源需要替補時,直接從庫中取出來賣,可能發生商品短缺、汙損等。而商品汙損的原因,有可能是在對方送貨之前,商品就已在賣方的倉庫中堆放太久。
(3)查看進貨記賬上是否有商品損失。雖然進貨傳票記載無誤,商品的驗收也正確,但是把它轉記入賬簿時,由於記載的失誤,也會造成商品的損失。
(4)查看是否存在倉儲管理不良的情況。倉庫等保管場所不良、溫度管理不良也會引起商品損失。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光線的照射、水的侵蝕、蟲害、變質、防火不當、包裝破裂與堆積方式的欠妥等而造成商品損失。
為及時發現和防止進貨時的商品損失,店長應注意核對清楚進貨的商品和傳票,特別是數量、單價、訂貨的單位等。尤其是與進貨傳票有關的記賬,應同時做好檢驗工作。
(二)銷售階段的商品損失管理
銷售階段造成商品損失的主要原因:一方麵是賣錯價錢造成的,如成本40元售價70元的商品,誤把它當60元賣掉,則原來有30元的利潤,現在變成隻有20元的利潤了;另一方麵是計量錯誤造成的,這種情況較多,如15公斤裝賣20元的商品,誤把17公斤裝進去但販賣時仍照20元賣,當然損失了2公斤的商品。此外,因為包裝紙使用的錯誤,計量器的失靈、量法的錯誤,也易導致商品的損失。還有付賬或收賬的錯誤,也會造成商品損失。
為了發現並防止銷售階段商品損失,店長應提醒店員在結算過程中,不可使用不準確的計量器,而是最好把重量,尤其是秤上的刻度念出來,並把價錢口述一遍,以免顧客弄錯價錢。在進行商品管理時,要標清商品價格、規格、重量,並核對清楚。
(三)陳列時的商品損失管理
(1)查看是否有詐騙或偷竊。這種情況,很多商場(商店)或廠商都遭遇過。據統計,商場(商店)遭竊的比率約占銷售額的0.6%,而且有逐漸增加的趨勢。
(2)查看是否存在不合格的溫度管理。尤其是開放型的冷凍庫,因為風的強弱變化,引起溫度上升,冷凍庫的冷凍機能失靈。
(3)查看是否有兒童的惡作劇。如水果被兒童拿去玩而摔壞,雜貨店的瓶罐被踢破,衣料商品被小孩沾上墨水,包裝好的商品被偷偷地打開,或被順手牽羊等。
(4)查看是否存在陳列場所不當的情況。這種情況很多,如個別商場(商店)被太陽照曬,易導致副食商品變質、變色,醫藥商品變質、變色、成分改變等情況。
為了盡早發現並防止陳列時的商品損失,一般應把商品陳列在小孩接觸不到的地方。為了防止盜竊、詐騙、順手牽羊等行為,可在店內設置電跟、防盜器、閉路電視或在商品上做暗號等。在倉儲方麵,要多加注意冷凍庫或冷藏庫的溫度,若是開放型冷凍庫或冷藏庫,上麵最好不要有風通過,因為這樣會使冷凍庫或冷藏庫的溫度不穩定。
商品損耗的原因及對策
商品損耗是一種無形的資產流失,極易被店長忽視。店長應及早發現商品損失,迅速采取對策,從而明顯減少操作失誤。下麵對商品損耗原因做一簡單分析。
(一)外部損耗
供貨廠商做手腳會造成商品損耗,具體表現為:
●發票上有塗改過的痕跡。
●想要以變換商品,來代替有爭議賬目。
●隻要發票複印件。
●在未盤點驗收之前,帶進新商品。
●快速點收自己送來的商品,並且留下發票。
●以先前的商品項目,代替後麵的商品項目。
●在點收前,並未帶著商品到所指定的貨架區域。
●不給任何人檢查未拆封的箱子。
●在進貨登記簿上,並未填明正確的進出時間。
防止措施:
(1)設置廠商進貨登記表,請廠商填寫進貨時的進出表單。
(2)隻在規定的時間內進貨,不允許營業高峰期進貨。
(3)不讓多位廠商同時進入商場(商店)。
(4)在指定的區域內檢查其進貨商品。
(5)所有的進貨商品都要計算,並且要觸摸和實地勘查。
(6)簽收單據之前,要先檢查有無任何變動的商品項目。
(7)讓所有的貨品從前門進入。
(8)在簽收單據後,自己保留原始的發票,以避免遭塗改。
(9)員工不能接受樣品相贈,所有的進貨必須有條不紊,並且不可放鬆。
(10)進貨廠商應嚴格遵守適當的進貨程序,否則排除其商品,列入拒絕往來客戶名單。
(二)訂貨不當的損耗
訂貨太多或太少,應訂貨而未訂貨,不應訂貨的卻訂貨,均會造成商品損耗。
防止對策:
(1)訂貨要適量,不然退回貨品時,不但要花費時間、金錢與人力,無形中也增加了營運成本。
(2)訂貨時嚴格重申選低利潤商品的品種數,高利潤商品的構成比自然就會增加。
(3)進貨前要確實檢查賣場及倉庫的存貨狀況。
(4)參考以前的進貨數量、單價及回轉率。
(5)單筆大量訂單,或一個月內訂貨量超過某一標準者,應將該商品列為重點采購商品,經營者須掌握其銷售情況。
(三)驗收不當的損耗
1.核對送貨傳票與商品
先確認為本店的訂貨無誤後,再查核下列項目:
(1)檢查商品名稱是否與規格、大小吻合。
(2)檢查數量。以箱為單位來核對,但對於打開的箱子,要檢查裏麵的數量。
(3)打開檢查外表有破損或汙垢的商品,檢查商品上的日期及進貨日期。
(4)對於破損的商品,要當著送貨員在場時,確認好破損的數目。
2.營業時間外的驗收
有些商品在未營業前就必須送到,可以事先和供應商約定好,商品送到時,先放在特別準備好的箱子裏,等供應商來了之後,再進行驗收。
3.特殊的驗收
由廠商直接送來的商品,不用傳票,而是附上送貨單。驗收人員必須仔細檢查送貨單登載的品名、數量有無錯誤,然後先將送貨單保管起來。日後,當供應商的進貨傳票送至時,拿送貨單來對照,沒有問題後,才在驗收欄上蓋章。
商品損耗的預防與控製
(一)收貨口的管理
1.收貨口的設置
(1)人員設置:收貨口設置防損安全員崗位,隻要收貨通道打開,崗位實行連續值勤製度。
(2)設備設置:收貨口卷閘門設置防盜報警係統,如未經密碼許可強行打開,則報警。
2.收貨口的監管要點
(1)收貨口的門禁管理:防損安全員同收貨部主管共同負責收貨門的打開和關閉。
(2)由防損安全人員協助維護現場的收貨秩序。
(3)查處收貨員和供應商的各種不誠實行為、作弊行為,查處收貨員接受賄賂或贈品的行為。
(4)供應商人員進出管理:供應商人員必須在收貨區指定的範圍內,超出範圍或需要進出商場(商店)樓麵的,必須辦理登記等相關手續、出入安全檢查手續。
(5)商場(商店)員工的管理:任何部門的任何人員(除收貨部授權員工和授權崗位),都不能從收貨口進出。
(6)所有商品的進出都必須有清單同行。
(7)收貨的管理:對重要的收貨程序進行檢查,保證所有的收貨數量、品名均正確,保證所有已經進行收貨的商品放入收貨區內。
(8)退換貨的管理:對每一單退換貨必須進行核實,核實品名、包裝單位、數量、換貨的品種是否正確以及單貨是否一致,保證所有出商場(商店)的商品必須正確無誤。
(9)出貨的管理:對轉貨或個別大單送貨,防損安全員必須逐單核查,包括封條、品名、數量、包裝單位。
(10)檢查是否是本商場(商店)的員工親自進行點數、稱重的工作,有無供應商幫助點數、稱重現象,或重複點數、稱重的現象。
(11)非商品收貨的管理:對於供應商的贈品、道具等商品進出必須核實收貨部門是否正確執行相應的收貨程序,是否正確使用單據、標簽。
3,收貨口的管理規定
(1)所有收貨的員工和供應商人員必須誠實作業,不得有故意作弊和損害商場(商店)利益的事情。
(2)供應商人員進入已收貨區必須辦理登記手續,進出實行安全檢查,所有商場(商店)人員(除授權人員、崗位),均不得在收貨區進出。
(3)所有員工不得接受供應商任何形式的賄賂和饋贈。
(4)收貨或退貨時,商品必須按流程分別放置在不同的區域,如做收貨區、準收貨區、已收貨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