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官拜見太傅!”
“孟德請坐。”袁隗並不多言。
“下官拜見諸位大人!”曹操作了個羅圈揖,便坐了早已給他留好的位子。所有人都似泥胎偶像不發一言,氣氛十分凝重,仿佛是在肅穆的朝堂之上。
袁紹的三叔袁隗雖然官拜太傅,參錄尚書事,但自新皇帝繼位以來,他臥病在家,不參與任何政務,所有事情皆由何進一人處置。可今天一見,他精神矍鑠,二目有神,哪裏像個有病之人?曹操猛然想起父親的預言,事情到了最後,果然是袁隗這個老狐狸要現身了。
“既然人已到齊,老朽就直說了吧。”袁隗的嗓門不高,但聲音很厚重,“宦官與外戚乃我朝兩大弊政!今日宦官勢微,將不久於朝堂。我想請各位大人與老朽協力,再把何氏兄弟一並剪除。”
曹操心中一凜,雖然朦朦朧朧已想到這一層了,但是親耳聽袁隗說出來,還是覺得有點驚心動魄。他看看身邊的人,雖有少數變顏變色的,但與自己一樣緘口不言,竟無一人反駁!
袁隗點點頭:“既然大家都心領神會,那就聽聽老朽的計劃!首先,我小侄本初已有假節之權,專斷擊伐,由他與王子師搜集宦官贓罪,盡皆處置。”他頓了一會兒,見大家沒有異議,又道,“宦官族滅後,小侄公路以三署之人進駐皇宮,隔絕何後與何進、何苗的聯係。”
所有人依舊盡皆不語,袁隗欣慰地笑了:“好!下一步,因宦官所得財貨多賄賂於何苗,咱們參他收受賄賂、結黨營私、有不軌之心。老朽錄尚書之事,一概準奏,將其捉拿下獄草草治死。”
眾人依舊是沉默。
“然後,”袁隗望著曹操,“請孟德等五位校尉統領人馬控製何進之兵,將其黨羽伍宕、許涼、吳匡、張璋等人拿下。咱們逐何進出朝堂,將其殺之。”
這一次,曹操心有不忍,插嘴道:“何遂高乃一無能之人,逐出朝堂即可,何必取他性命?”
對麵坐的王允冷笑道:“哼!百足之蟲死而不僵,不殺了他,將來讓皇上想起他還有這麼一個舅舅也是麻煩,死灰可以複燃的。”
“沒錯。”袁隗連連點頭,“何進要殺,不殺則不可以警後人,不殺則不可以樹皇威!”
曹操明白了:政治就是這麼個破玩意。即便你懦弱、無能、與人為善,但隻要站了你不該站的地方,到時候就會有人要你的命。政治不允許懦弱和無能的出現,更不因為你的與人為善就手下留情。
袁隗見他不再幹預了,又向身邊的丁原、董旻道:“最後,請兩路勤王之師上表逼何後還政,以後再做理會。”
今晚這個密議已經很可怕了,但當他說出“再做理會”四個字的時候,所有人都不禁悚然。這四個字的含義如何解釋,因為她袒護宦官,就將她趕出皇宮嗎?還是要軟禁起來?或者……
袁隗見大家表情驚愕,朗朗道:“我朝自光武爺中興以來,宦官、外戚皆擅幹國政,皇帝不能乾綱獨斷。權移於外戚之家,寵被近習之豎,親其黨羽,用其私人,內盈京師,外部州郡,顛倒愚賢,侵擾百姓!此二種不除,則我大漢社稷必危矣!今日之機千載難逢,我們將其一並鏟除,日後明修法令,以為朝廷定製。凡閹人不得給事宮中,凡外戚不得參領朝政。大漢複興自本朝開始,自列位大人開始。以後咱們共保皇帝決斷國事,不準奸邪玷汙朝堂。”
董卓之弟奉車都尉董旻拱手道:“我家兄長乃老太傅之故吏,素仰慕您老四世三公之貴。想必由您老人家輔佐皇上,當今天子必可以為一代明君。我兄弟願效犬馬之勞。”曹操不知什麼緣故,一直覺得這個董旻很討厭,一舉一動都顯得很做作。
袁隗一擺手:“我都已經這把年紀了,又做出以疏間親之事,將來必定不見容於天子。待此事做成,諸位大人共立朝堂,國事萬不可再出於一人之心。”
袁紹卻接過他叔父的話:“天不可以不剛,不剛則三光不明。王不可以不強,不強則宰牧縱橫。列位大人,如若天子不剛咱們一起叫他剛。今後,咱們……”嘩啦!一個小廝推開門闖了進來。
“什麼事?這麼慌裏慌張的!”袁隗捋著胡子大為不悅。
“回稟老爺,大將軍被宦官殺了!”
“何進死了!?”在座之人一片大亂。
“死了!”報事之人又道,“公路少爺帶兵攻打皇宮,要殺宦官呢……”
袁隗氣不長出麵不改色,隻是冷笑道:“沒關係,宦官外戚都要殺,隻不過先後順序顛倒了而已。”
“沒關係?”曹操起身白了他一眼,“老人家!宮中禍起,皇帝若有安危閃失,則天下亂矣!您還扶何人親政治國呀?您這等保國的主意,實在是殺雞取卵!”說罷拂袖而走,出袁府策馬直奔皇宮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