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媒(3 / 3)

長福一開始死也不肯拿。

長安一句:“忘了以前咱們幾個偷吃烤鴨被陛下罰著在甘露殿廊下倒立的事了?”

一句話觸動情腸,長福一邊抹淚一邊將鴨腿接了過去,口中還道:“安哥,我好想你回來啊!”

長安笑罵:“都快三十歲的人,別做這副模樣,讓孩子看了笑話。”

事實上慕容旭才顧不上笑話長福呢,他按著長安教的,夾起一片薄薄的烤鴨肉,蘸點醬,再沾點芝麻,送到小嘴裏吃得不亦樂乎。

長安見他愛吃,又把醬豬蹄也切了,把肉從骨頭上刮下來,切成小塊放在他碟子裏。

“謝謝安姑姑。”這孩子開始對她笑了。

孩子就是孩子,不管是什麼身份,高興不高興,都簡單直白。

待他吃完了碟子裏的鴨肉和豬蹄,長福就準備帶他去太尉府了。

“告訴鍾夫人他在我這裏吃了烤鴨和豬蹄,讓鍾夫人給他弄點消食的湯喝喝,鍾夫人擅長這個。”長安叮囑長福。

長福應了,對長安說下次有空再來瞧他,就牽著慕容旭在禁軍的護衛下離開了。

長安回到堂中,打開慕容旭作為謝禮帶來的那隻小盒子,十萬兩麵額的銀票,一共十張。

真是剛瞌睡就送來了枕頭,剛想著要掙錢就有人送錢給她了。

雖說吃人嘴軟拿人手短,但是吧,她為慕容泓出生入死那許多年,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吧,再說她覺得她還是有功勞的,所以這錢她就拿著了。

她也應該拿著,就當是為了讓他好受些,這可是他昨天親口說的。

一百萬兩銀子,在這個年代,不管是坐吃山空還是以錢生錢,幹什麼都夠了。

長安心情忽然大好,覺得下午可以再去逛一趟街。

自台閣建製完善後,慕容泓的理政擔子大大減輕,除了至關緊要的一些折子親自批閱外,其它的都讓台閣去處理,將最後的處理結果報給他知就可以了。如此下頭被委以重任的臣子們開心,不用夙興夜寐批奏折的他也開心。

這日傍晚,他結束了一天的理政工作,踏著夕陽走出天祿閣,忽然就很想看到長安,於是來到宮門一側,將長福等人留在下麵,獨自一人上了闕樓。

斜陽下繁花似錦的盛京很美,但他的目光卻隻落在皇宮之側的那處宅院上。

他能看到屋頂的瓦片在陽光下密如魚鱗,看到煙囪裏冒出絲絲縷縷的炊煙,看到院中亭亭如蓋的樹冠挨著屋簷。唯獨,看不見人。

但這已是他能踏足的,與長安最近的距離了。

心中有種渴望,想要化身為她院中那棵樹,或者是簷角的一片瓦,又或者,是掠過她窗前的一隻鳥,什麼都可以。隻要能切實地看到她,一眼一瞥,一霎一瞬,都可以。

這種渴望是如此強烈,強烈到因為不能實現而整個人都化作了巨大的空洞,饑餓萬分的感覺。

素白的長指緊緊握住欄杆,他拚命地將這種渴望壓製下去。他害怕這種情緒若是再強烈,會變成一種執念。而執念,他最熟悉不過了,就如當初想要為父兄侄兒報仇,在那種執念的催動下,他什麼事都做得出來。

手握重權之人,往往需要比尋常百姓更多的克製力才能讓自己保持平常心,這一點他很清楚。

從這一點上來說,他既不打算強求長安,長安也沒有要與他重歸於好的念頭,他原不該對她這般渴望才是。隻是,對她的這顆心若是受他管束,這滿城的果樹,又從何而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