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中世紀政壇懸案全破譯 3(3 / 3)

用美色捍衛王位的女王之謎

克裏奧帕特拉,這個名字您一定會感到陌生,如果告訴您,她就是埃及豔後,您一定會恍然大悟:不就是那個以其驚人的美麗、出眾的才華和令人傾倒的魅力,先後征服了羅馬曆史上兩位叱吒風雲的人物愷撒和安東尼的埃及女王嗎?她以個人的力量使埃及國土一度得以保全,並使羅馬曆史為之改觀。

克裏奧帕特拉生於公元前69年,死於公元前30年,她是托勒密的後裔。托勒密曾是亞曆山大大帝手下的馬其頓將軍,亞曆山大將其帝國的一部分——埃及賜給托勒密管轄,這樣就形成了托勒密王朝,克裏奧帕特拉是這個王朝的一位統治者。托勒密王朝承襲了埃及人近親婚配的製度,這樣可以保持王室的純淨,但也使托勒密家族產生了許多不稱職的統治者。公元前51年,托勒密十二世死後,讓他的女兒克裏奧帕特拉和弟弟托勒密十三世共同執政。當時的克裏奧帕特拉年僅十八歲,但已經表現出對權力的強烈欲望,已經不能容忍弟弟和她分享王位。而托勒密十三世依靠朝廷重臣波希紐斯支持,與克裏奧帕特拉為敵,並於公元前49年,將克裏奧帕特拉趕到了敘利亞。公元前48年,姐弟二人在珀魯修擺開了戰場,準備為爭奪埃及王位而戰,這種僵持的局勢因為愷撒的到來而發生了變化。

愷撒在羅馬是一個強有力的政治人物,為了爭取愷撒的支持,克裏奧帕特拉和托勒密十三世各自尋找高招。愷撒有一個義子龐培,覬覦羅馬的統治權而背叛了愷撒,龐培跑到了埃及尋求保護,托勒密十三世乘機將他殺死,拿著龐培的頭顱作為向愷撒邀寵的見麵禮。當托勒密十三世獻完龐培的首級剛剛離開,有人抬著一卷巨大的地毯來到了愷撒軍營。地毯在愷撒麵前鋪開了,突然,克裏奧帕特拉從裏麵跳了出來。這個美色絕倫、豔麗無比的女人一下子征服了五十四歲的愷撒,愷撒很快站到了克裏奧帕特拉一邊,下令恢複她父親在遺囑中的安排,由姐弟倆共掌政權。這對托勒密十三世極為不利,托勒密十三世發動了這場反對愷撒的叛亂。愷撒憑借著他的驍勇善戰和卓越的軍事才能取得了這場戰爭的勝利。托勒密十三世敗北,企圖乘一條大船順尼羅河逃跑,因負荷過重,大船沉沒,結果葬身水底。愷撒征服了埃及,本想宣布埃及為羅馬的一個行省,但克裏奧帕特拉用她的柔情和智慧,最終使愷撒放棄了原來的打算,愷撒恢複了克裏奧帕特拉的王位,讓她與最小的隻有十歲的弟弟共同執政。

公元前44年,愷撒被暗殺,繼承王位的是愷撒最忠實的朋友安東尼和他的養子屋大維。安東尼行使權力的第一件事,就是傳訊克裏奧帕特拉,他要羞辱她,剝奪她的王位,宣布埃及為羅馬的一個行省。克裏奧帕特拉又一次麵臨著威脅她王位和她的國家獨立的新危機,這時的她二十八歲,依然美豔絕頂,並通曉各種政治手腕,愷撒都被她征服了,安東尼就能保證不受她的誘惑嗎?她對自己充滿了信心。

克裏奧帕特拉乘著一隻裝飾得金碧輝煌的大船,來到了達塔爾蘇斯,她的風姿震驚了當地的居民。當安東尼出現時,她盛情迎接,全無一絲乞憐或取悅的意思,倒像是置身豪華盛宴的尼羅河皇後。這是一場美色征服英雄的戰爭,克裏奧帕特拉獲勝。公元前36年,安東尼與克裏奧帕特拉舉行了婚禮,他們統治著埃及和小亞細亞的絕大部分,安東尼稱克裏奧帕特拉為“女王之王”。雖然安東尼和克裏奧帕特拉愛得如火如茶,但他們的感情對羅馬人來說是極大的恥辱。盡管克裏奧帕特拉具有魅力,但她不是羅馬人,她的服飾、舉止、作派,她的一切都使羅馬人感到陌生而不可思議。身為羅馬三巨頭之一的安東尼,他的重婚行為,激起了羅馬人的憤慨。更使羅馬人不堪忍受的是安東尼把羅馬的領土奉送給了克裏奧帕特拉和他們的孩子。屋大維在元老院裏痛斥了安東尼,並於公元前32年對克裏奧帕特拉宣戰,公元前32年至公元前31年,正當安東尼和克裏奧帕特拉享受他們愛情的時候,屋大維率領一支部隊向東挺進,從安東尼手裏奪走了大片土地。公元前31年,雙方在希臘的阿克蒂姆附近擺開了戰場。阿克蒂姆之戰在曆史上十分有名,安東尼和克裏奧帕特拉的船隻雖然龐大,但羅馬的船隊不但數量多,而且富於靈活性。戰鬥打響後雙方對峙了很長時間,但最後,羅馬的船隊衝過安東尼的陣線,直逼後麵克裏奧帕特拉的六十六隻船組成的船隊。克裏奧帕特拉見勢揚帆逃離戰場。一見她逃走,安東尼簡直發瘋了,他爬上一條小船,獨自去追趕她,根本不顧自己船隊的危險境地。克裏奧帕特拉返回亞曆山大,想組成新的船隊,她與為結束戰鬥而到達那裏的屋大維不期而遇了。她提出自己退位,讓她跟愷撒所生的兒子繼位,但屋大維拒絕了。安東尼軍團和屋大維又展開了一場惡戰,這是安東尼最後的一次喘氣機會,安東尼又失敗了,他和克裏奧帕特拉被迫退到一座陵墓旁,在那裏,克裏奧帕特拉使安東尼相信她已經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從而哄騙他進去自殺。就這樣,安東尼死在了克裏奧帕特拉的懷裏。麵對屋大維,克裏奧帕特拉又一次想用自己的魅力迷住他,但這位美豔的埃及皇後已經三十九歲,夕陽短照,人到暮年。屋大維並沒有陷於她的感情旋渦中,他一心一意地追逐他的權力。克裏奧帕特拉深感失望,她知道屋大維將把她作為戰利品拖回羅馬遊行,那對她來說還不如一死。懷著對人世的眷戀之情,克裏奧帕特拉用自殺的方式,體麵地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克裏奧帕特拉以她的美貌、魅力和才智挽救了埃及,使埃及能在強大羅馬的夾縫中生存,她到底有多美呢?在傳說中,說她的鼻子幾乎集中了一切人世之美——“增一分則太長,減一分則太短”,以至曆史上留下了這樣一句典故:克裏奧帕特拉的鼻子若是短一些,整個世界曆史的麵貌就有可能發生變化。在現代人眼中的克裏奧帕特拉,往往是好萊塢影星泰勒的形象或近代許多畫家筆下的想象作品。考古專家不久前根據出土的古埃及雕像證實,真實的女王相貌平平甚至有些醜陋,因為是近親聯姻,女王可能還有某些方麵的缺陷。愷撒和安東尼與她結合,隻是一種政治上的需要,而在屋大維時期,她的力量已微不足道,所以也就被人拒絕了。無論真實情況怎樣,克裏奧帕特拉確實帶給後人眾多的謎團,她是曆代文學作品中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素材。

屋大維的多變性格之謎

屋大維(前63~14)可以說是大家所熟悉的西方古代曆史人物了。公元前44年,他被G·J·愷撒收為養子,不久利用愷撒的威望和遺產登上羅馬政壇。公元前43年,他與M.安東尼和M·A·李必達公開結成“後三頭同盟”。公元前36年,他剝奪李必達的兵權。公元前31年,他在亞克興海戰中擊敗安東尼,成為羅馬惟一的主宰。公元前28,年,他改組元老院,自任“元首”。公元前27年,他在元老院宣布交出權力,還政於民,元老院為此授予他“奧古斯都”的尊號。而實際上,他尚擔任執政官和終身保民官等職,集大權於一身。可以說,他是羅馬帝國的第一位皇帝,元首政製的創立者。

然而最初的屋大維卻是一個殘暴自大、不安分的政客。他準許安東尼把政敵西塞羅的人頭掛在大會場;隨便出入派係間而不加考慮,其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的本領令人瞠目結舌;一直鍾情色情;不顧友誼和俠義,迫使安東尼和克裏奧帕特拉至死。當他登上權力的巔峰後,他這方麵的本性仍然不時有所顯露。特別到了晚年,他在痛心失望之下往往陷於偏狹之中,殘害敵對的作者,禁止挑剔的史書,不聽奧維德的懺悔詩。據說他的一位秘書因為收取了賄賂而泄露秘密,被他打斷雙腿。他曾迫使一個因與羅馬婦女通奸的自由人自殺。總之,很多人為此都不喜歡他。

但是又有很多人認為屋大維愚鈍而又迷人;平凡無奇,但半個世界讚美他;身體柔弱,不太勇敢,卻征服了一切敵人,治理了聯邦帝國,使廣大地區享受無比的繁榮達二百年之久。為此,雕刻家不惜消耗大批青銅與雲石給他塑像:有的像顯示出他是一個嚴肅、略帶傲氣的青年,有的將他塑成儀表凝重的教士,有的則將他塑成身著軍裝、充滿威風的武將。在這些雕塑家眼裏,屋大維已經由一個殘暴自大的不安分的政客,變成了一位謙虛大度的大將和政治家,這種令人驚奇的變化可以說與他生命後四十年的努力密不可分。

屋大維可以說是百病纏身。早在平定內部的艱巨戰鬥中,他步步都是在健康朝不保夕的情況下進行的。他皮膚過敏,患金錢癬,時好時壞;風濕病使他的右腿行走不便;一種類似關節炎的情形使他的右手失靈;他有膀胱結石、嚴重的失眠;他的橫膈膜擴大症每逢春季發作;每刮南風,他的鼻喉即會發炎;他怕冷,所以冬天穿上毛護胸、套褲、四層上衣和一件罩褲。跟中古聖哲一樣,他是用精神支撐著肉體,如同背負十字架一般,去恪盡職守。他經常主持元老院會議,參加無數集會,審理大批案件,忍受典禮和宴會,計劃未來的競選,治理軍隊和領土,訪問廣闊地區而無遺漏,處理行政不論巨細。他演講不下數百次,講詞都是事先準備,力求簡潔明了。他照稿宣讀,從不隨口發表意見,否則他會失言。即便有事與他妻子交談,都要事先寫好稿子,然後照稿宣讀。他以自己的嚴謹和一絲不苟贏得了帝國的穩定與繁榮。

與當時的多數懷疑論者一樣,在失掉宗教信仰後,他仍繼續迷信。他隨身帶一塊海豹皮以防雷電。他重視預兆,有時相信夢兆。每逢凶日,他從不出遊。但在另一方麵,他有客觀的判斷和實用的思想。他勸告青年盡早從事積極工作,將從書中學來的觀念用於實踐中。他自始至終都穩健、節儉、謹慎,“急事慢做”是他最喜歡的格言。他虛心接受忠告和斥責,時刻牢記一位哲學家的贈言:“在你發怒時,切記先把二十四個字母默誦一遍,再說話或采取行動。”這一點實為任何當權者所不及。

在公眾麵前,屋大維是正義、忠貞、中庸、大度和容忍的典型。騷人墨客對他所做的諷刺文章,他付之一笑。他勸告別人,能夠將敵意的行為製止或處置就夠了,而對於敵意的言辭不必壓製。他不勉強別人也過他那種簡樸的生活。每逢請客吃飯,他都提前退席,好讓客人開懷大嚼。他不矯揉造作,為了爭取選票,他會拉住選民的衣服,甚至他曾代他的律師出席法庭。他不喜歡炫耀,出入羅馬從來不招搖過市,令人皆知,以至於在和平聖壇的浮雕中,他並未以任何階級的標記來顯示與其他公民有什麼不同。他在早晨規定時間內接見百姓,使任何人得到親切的接待。如果有人再送陳情書時有些猶豫不決,他會半開玩笑似地責備他一番,“就好像他是在將一枚銅元遞給一匹大象一樣”。

當屋大維聽說愷撒被暗殺的消息時,他對那些謀殺者的忘恩負義感到非常震怒與遺憾。他想到愷撒對他的愛護,想到愷撒為重建羅馬而鞠躬盡瘁,一股複仇之氣便從他心底湧起。於是他便動身奔回羅馬。他的親戚勸他暫時躲藏起來,以免安東尼的謀害。他的母親也叫他提高警惕,不要外出。但是屋大維認為這樣也不是辦法,於是他的母親又告訴他要利用機智,要有耐力,不要與對方發生正麵衝突。屋大維聆聽母訓,奉行到底,受益不淺。可以說,屋大維在走上政治舞台後,就非常善於聽取各種有利的建議,改變著自身,使自己脫胎成另一個截然不同的人。西方有句很耐人尋味的話:“你所表現出來的,就是實實在在的你。”將殘暴自大的本性幾乎掩藏不露的屋大維可以說是確實做到了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