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子季米特裏死亡的消息立刻傳遍了整個烏格利奇城,當時的烏格利奇城響起了警種,人們紛紛趕到了皇宮,從各個角落尋找凶手。雖然凶手沒有找到,但小皇子被戈杜諾夫殺害的消息還是不脛而走。認為戈杜諾夫是凶手也不是沒有道理的,因為戈杜諾夫是當朝沙皇的內兄,當朝沙皇費多爾根本不問朝政,而且他膝下無子,在他之後季米特裏很可能是皇位繼承人。戈杜諾夫出於對自己權力的考慮,完全有可能派人謀殺季米特裏。啟來曆史的發展也證明了這一點。1589年費多爾去世,縉紳會議推舉戈杜諾夫為皇位繼承人,從1589年2月17日開始,戈杜諾夫成為真正的沙皇,一直到他去世。如果季米特裏長大成人,俄國的這一段曆史可能就要改寫了。
也有人認為,皇子季米特裏的死隻是一個意外。季米特裏患有癲癇病,1591年5月19日清晨,季米特裏拿著一把小刀,在宮中玩“豎刀立地”的遊戲,玩得正高興時,突然癲癇病發作,倒在地上,利刃正好刺穿了他的喉嚨。季米特裏的乳母和保姆都認為皇子是自觸利刃偶然殞命的。
更有一種離奇的說法認為,皇子季米特裏根本就沒有死,因為他的母親瑪麗亞預先察覺了陰謀,為了保護年幼的愛子,她和仆人上下串通,精心製作了這一幕劇。基於這一猜測,後來在俄國民間曾出現了多個“季米特裏皇子”,讓“烏格利奇案”更顯得神秘莫測。
皇子季米特裏死後,當時沙皇皇宮的反應也讓人琢磨不透。皇子之死驚動了朝廷,沙皇派來專門的調查團審理“烏格利奇案”,以期查出皇子的死因。調查團最後宣布,皇子季米特裏死亡純屬偶然。然而奇怪的是,瑪麗亞後來卻被送往修道院剃度為尼,而她的親屬和烏格利奇當地許多人都被流放西伯利亞,其用意不得而知。
伊麗莎白女王為何終身不嫁
在英國王室的曆史上,有一位傑出的女王——伊麗莎白一世,在她統治期間(1558~1603),英國國教製度最終確立,國內政治穩定、經濟發展;對外方麵英國取得了海上霸權,在東方擴張勢力。而這位曾鑄造無數輝煌的女王,在個人婚姻方麵卻始終“獨善其身”,一直是人們議論的問題。
伊麗莎白是英國國王亨利八世的女兒。1533年出生在泰晤士河畔的格林威治宮,她的母親原是亨利八世的宮女,這樁婚姻並沒有得到天主教會的承認。因而,伊麗莎白被認為是私生女。在伊麗莎白兩歲時,母親因被認為不忠而被亨利八世下令處死。年幼的伊麗莎白從小便飽嚐失去母愛的淒涼。但是她自幼聰慧,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博覽群書,通曉意大利、法蘭西和西班牙等國語言。1533年,亨利八世之女、伊麗莎白的異母姐姐瑪麗登上英國王位,這就是瑪麗一世。她摒棄了亨利八世宗教改革的成果,致力於恢複天主教。她因殘酷鎮壓新教教徒,人稱“血腥的瑪麗”。伊麗莎白也因涉嫌卷入新教運動,一度被關進倫敦塔,其間幾經風險。1558年11月17日,瑪麗在痛苦中死去,因無子女,由伊麗莎白繼任王位,稱為伊麗莎白一世。
英國女王伊麗莎白為何終身不嫁?
伊麗莎白登基時,正值妙齡二十五歲,是一個風姿綽約、品貌迷人的女王形象。伊麗莎白的美貌、才學,加上她頭頂上的王冠,使歐洲大陸多少王公貴胄爭相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渴望與她喜結良緣。最先向伊麗莎白求婚的,是她的姐夫、西班牙國王腓力二世。腓力求婚的真正目的是求得兩國王室聯姻,以保護西班牙的利益。但是,伊麗莎白對這樁婚姻卻顯得非常冷靜和慎重。瑪麗女王與腓力的婚姻曾經給英國帶來危害,人們記憶猶存。而且西班牙又是一個頑固的天主教國家,與伊麗莎白奉行的新教格格不入。但伊麗莎白並沒有馬上拒絕腓力的求婚,因為她初登王位,還不敢惹怒西班牙,相反,她此時需要利用西班牙在國際事務中的影響力以求自保。因為伊麗莎白私生子的身分,使她在即位以後,作為英格蘭女王的合法身分遲遲未獲國際社會的承認。伊麗莎白不動聲色,她在暗中打起腓力二世這張牌來,對腓力二世的求婚采取了曖昧的態度。果然,在伊麗莎白獲知自己英格蘭女王身分已經合法化以後,便以宗教信仰不同,明確拒絕了腓力二世的求婚。這是伊麗莎白第一次以自己的婚姻大事為籌碼,周旋於歐洲各大國之間。在這之後,又相繼有法蘭西的阿倫伯爵、羅馬皇儲查理大公、瑞典國王埃裏克等王侯貴胄的求婚。伊麗莎白並不為之心動,她或許根本不打算結婚,但是她將自己的想法深藏不露,她從不向各國王侯貴胄關上求婚的大門,而是閃爍其辭,始終讓他們對聯姻之事懷有希望。在當時歐洲各王朝之間盛行政治聯姻的年代,伊麗莎白幾次三番地將自己的婚姻大事變成了外交遊戲。
1562年,英國發生了一次王位繼承危機,女王的婚姻大事又一次被提上日程。這一年,女王不幸身染天花,病情日甚一日,幾乎一病不起。雖然女王後來神奇般地康複了,但英國舉國上下都從這次危機中感覺到王位繼承問題的嚴重性。因此,在1563年,上下兩院皆擬訂請願書,提請女王結婚並指定王位繼承人。伊麗莎白否定了國內流傳她獨身的說法,但也沒有明確表示她要結婚。女王婚姻與王位繼承問題又一次拖延下去。
伊麗莎白雖無意結婚,但也喜歡與男人交往,在國內也不乏她喜愛的人,其中最令她動心的,便是達德利勳爵。達德利高大強健,英俊瀟灑。伊麗莎白曾一度想與他成婚,永為伴侶。然前思後想,終於放棄了這個念頭。因為達德利在成為女王寵臣之前,就已是有婦之夫,他的妻子在某日突然死去,於是有好事者傳言,認為是達德利殺害了他的妻子,以剔除他與女王成婚的障礙。不管此事是真是假,人言可畏,女王深恐與達德利結婚,將會招致非議詆毀,有損君王尊嚴,始終未能跨出這一步。達德利後續娶她人為妻。1588年,達德利去世,消息傳至宮中,女王悲痛不已。她將自己困在居室,神情恍惚,日不思飲食,夜不能寐,大有隨情人一起赴黃泉之意。後經大臣百般勸慰,才使女王漸漸回轉,擺脫痛苦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