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小河 1(2 / 3)

“屬於我們的藍天,為什麼不去領略它的美好?屬於藍天的我們,為什麼不去展現自己,在搏擊長空的瞬間創造出那美麗的一瞬,那閃著光芒的輝煌!” 是啊,這是那些不倦的鳥兒在衝向高空後向我們訴說的心聲,望著那些盤旋於高空之上的鳥兒們,我聯想翩翩。讓我們遠離那些鄙俗的眼光,世俗的看法,帶著自信,帶著堅強,去搏擊長空吧,就像海燕一樣,帶著迎擊困阻的勇氣一樣,直逼長空。我相信總有一天,我也會有遨翔於高空的時刻!

小河流水

我不由地停住了腳步。 從未見過這樣清澈的小河,河水清可見底,在陽光的照射下,河麵上就像灑滿了一河細碎的金子。他緩緩地流著,那麼平靜,那麼詳和。感受著這裏熟悉而又陌生的一切,我仿佛有一種超脫於世的感覺,頓時,便感覺到那一身的溫暖.. 記得小時侯我的身體不太好,所以媽媽告誡不能去河邊玩,每當我看見小朋友們開開心心的去河邊時,我心裏也多麼希望可以和他們一起去啊!然而因為媽媽的告誡,我便總也不敢越雷池半步。因此我總幻想小河的模樣。有一天,我終於禁不住誘惑,趁媽媽不注意時偷偷的溜了出去。當我看到小河時,我十分開心。小河啊!是那麼清澈,清可見底,河水緩緩地流著,流著流著,像一位老人在說一個漫長的故事一樣。從那以後,隻要我遇到什麼不開心的事,我就會一個人偷偷的來到河邊,看著那靜靜地流淌著的河水。低回聆聽那發自於心的動人故事。 可是好景不長,最後媽媽還是發現了我去河邊玩的事。於是媽媽嚴厲地警告我說:“以後不許去河邊玩,聽見了嗎?”“恩。”雖然我嘴上答應了,可是背著她我卻總是去看看那條親切的小河。終於有一天,媽媽又一次在河邊發現了我,當時媽媽鐵青著臉,一言不發的把我拖了回去。回到家後,媽媽生氣的說:“不是告訴過你不準去河邊玩嗎?怎麼不聽話呢!”“為什麼不可以去,別人都可以去,而我就不能去呢!”我嘟起嘴說。“你還敢回嘴,我告訴你,你身體不好,不可以去的,你怎麼就不聽話啊!”“我就是不明白,身體不好就不可以去河邊玩嗎?”“啪!”話音剛落,一陣火辣辣的痛立刻在臉上擴散開來,我捂著臉,望著嚴厲又慈祥的媽媽,淚水像斷了線的珍珠一樣從我的眼圈裏滾落下來。“你現在的翅膀硬了是吧!連我的話都不聽了,你知不知道..”媽媽後麵的話沒有說完,便痛哭起來,看著媽媽那麼傷心的樣子,我的心漸漸軟了下來。 “孩子,你可知道,你的哥哥就是在這條河裏淹死的,你知道嗎?我不想失去你,我不想你受到任何危險啊..” 聽著媽媽的哭訴,我早已明白了一切。“媽媽,我不去了,我再也不去了!”抱著媽媽,我泣不成聲。

從那以後,我再也沒有去過那條小河,直到我長大之後。再經過這裏的時候,我已經十四歲了,自從我8歲那年搬走之後,我就再也沒有細細地去品味這條小河,如今,再看到它,

竟有了一絲陌生感。不過那水依然是那麼清澈,親親的陽光照著,就仿佛是灑滿了一河的細碎的金子。它仍然緩緩地流著,似乎仍在講述著那樣的一個故事,一個帶著濃濃愛意的故事。 想到這裏,我的內心不禁又升騰起一陣溫暖..

飛揚的蒲公英

遠處的小樹在輕風的撫摸下,恣意地跳躍著,仿佛是被別人撓了胳肢窩的孩子似的,活潑地歡跳著。突然,在我朦朧的視覺中劃過了一朵遙曳著的蒲公英,毛茸茸的頂端如一把完美的傘似的張開,張開著,努力地朝著更高的地方飄去,越升越高,不知怎麼的,它竟托出了我那早已沉澱的記憶.. 小時侯,我非常喜歡躺在草地上仰望著上方的天空。在那自由的時刻,我常常會浮現出爸爸媽媽對我所作的一切: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從不愁生活的憂慮,也從不過問生活的艱辛。這樣的生活常常讓我有了在同學們麵前自豪的資本:怎麼樣,我媽媽又給我買來了特步的衣服,你們羨慕吧!而每當看著那些學習刻苦的同學,我總是這樣對自己暗示道:沒有事的,我的前途我的爸爸媽媽會給我鋪好的,我何必要去操心我將來而把自己弄得痛苦不堪呢?直到那朵蒲公英的出現,這一切都改變了。 那是一個星期六的傍晚,媽媽帶著我去郊外散步。我們獨自漫步在家鄉的小路間,路邊的小花小草們不禁也為這幕所感動,不禁也翩翩起舞起來。安詳寧靜的環境下,我們任由清風輕撫我們的臉龐,任由金黃的陽光灑遍我們的全身。突然,一個金燦燦的小圓球迎麵向我們這邊飄過來。定睛一看,原來是一朵葡公英。 “哇,多美啊!”我不由得叫出了聲。 “是啊,孩子,可是如果它不努力向上的話,它本身的美又怎麼能讓我們看見呢?”媽媽似乎是意味深長地說著這番話。 聽著媽媽的這番話,我不由地低下了頭。望望四周,一片綠的海洋。“它隨風飄蕩很久了很久了吧。”我默默地沉思著。這樣想著,腦海裏竟浮現出它興奮地從父母的身邊掙脫,努力地隨風向上飛舞的情景。一點一點,它飛過了平原,飛過了樹林,飛過了小河,飛越了高山,直至出現在小鳥的眼睛裏,出現在大海的懷抱中,出現在人們的腦海裏,而這每一次的出現,不正是它生命的真正意義嗎? 不知何時,我竟對蒲公英油然而生出一種敬佩,隨著這種情感的流泄,我自愧難當,再看看我吧,我時時刻刻都生活在父母的意識當中,直到現在,我不知道怎麼去打理我的生活。我不會去搭配自己喜歡的衣服,更不會洗衣服,飯不知道怎麼去燒,衣服破了,我不知道去補,就連摔倒了,都不知道該怎麼辦!看看自己,想想那朵美麗的葡公英,我生命的美在哪裏呢?我不禁在心裏這樣問自己。 “孩子,生命就隻有一次,我們一定要去珍惜,珍惜的意義不在於怎麼去保全生命,而在於創造生命的真真正意義,真正價值,那樣,你也會像那葡公英一樣,展現出自己的美,而讓別人驚歎不已的!”。

聽著媽媽的話,我慢慢地抬起了頭,望著媽媽一臉的笑容,我明白了一切。望著那愈飛愈遠的金燦燦的美麗的身影,我點了點頭。 一陣輕風拂過,我不禁從回憶當中回到現實,望著那愈飛愈高的身影,我不禁露出會心的笑容..

潔白的球衣

每當我走過特步專賣店時,腳步會便不由地停住。透過玻璃,望著裏麵那一件件灑脫的球衣,我的心便與我賽起了跑。 從小,我就非常喜歡運動,特別是籃球。每當望著別人穿著球衣和球鞋在籃球場上奔跑的時候,我便會聯想翩翩:一身潔白的球衣,灑脫地在球場上奔跑著,運球,灌籃,無不灑著渾身的豪氣。是的,我是多麼渴望能有一件這樣的球衣,但想想家裏陳舊的裝飾,父母簡樸的衣著,我便又壓下了渴望的烈火。 今天,正好是星期日,父親約我去吃飯。踏著光輝的陽光,我和父親便走向繁華的大街。走著走著,我不由地停住了腳步,就在我們的前麵,“特步專賣店”五個頗為漂亮的大字立刻拽緊了我的腦袋,控製住了我的思維。 “兒子,怎麼不走了?”父親親切地問道。 “沒,沒,沒有什麼啊!我們走吧。”我迅速地扭過頭,無所謂地對爸爸說道。 父親好象已經看穿了我的心思,微笑地對我說道:“兒子,好久沒給你買件衣服了,走,我們去買一件。”爸爸不由分說,便把我拉進了那心儀已久的店裏。 店裏的服裝真是五花八門,讓我看得眼花繚亂,我興奮地環顧四周,突然一件白色球衣映入眼簾,我本能地被吸引著向前走去,低頭看了看標價,不禁呆了:180元。拿著那件球衣的標價牌,我不禁想到了爸爸媽媽身上的衣服,爸爸和媽媽總是穿著那些洗得發白的衣服,而爸爸,更是由於工作,每天幾乎穿得髒兮兮且破破爛爛的,每當看著他們穿著那樣的衣服來看我的時候,我的心裏都好一陣難過。 “就要那一件吧。”爸爸大聲對我喊著。 “爸爸,別買了,我不要,這件不好看!”回過神來的我趕緊鬆開已拽得變形的標價牌。咬了咬牙,我緊張地說道。說真的,我真的很想買那一件白球衣,一件真正屬於我的白球衣。不是為了炫耀給別人看的。說真的,我不需要炫耀自己什麼,我也沒有可以拿去炫耀的,我隻是想體驗一種人生的感覺,一種不同於也不甘於現實命運的感覺。那是一種超然於我的感覺,是一種真正隻屬於球場的感覺。 “兒子,爸爸了解你,我的兒子不會愛慕虛榮,那是一種嚐試,也是一種體驗,爸爸想送給你這一種體驗,帶著這種體驗,給我活個真正的自己出來!”爸爸緊緊摟住了我的肩膀,激動地說著。 此時,淚水早已模糊了我的雙眼,看著爸爸那飽受風霜的臉,我的心裏又難過又激動。

“爸爸,我會的..”淚眼模糊的我使勁地點點頭!這時,一束陽光灑在我和爸爸的身

上,也恰好灑在那個180元的衣服上,拿著那件白球衣,我和爸爸便迎著陽光向櫃台走去..

舉手發言

還清楚地記得,第一天上學的時候,媽媽對我說:“彩麗,上課要積極舉手發言。”來到學校,老師也這麼說。這些話,我一直記得。 小學的課堂氣氛十分活躍。老師提出問題,話音剛落,同學們早已把小手舉得高高的,樹林一般。有的同學生怕看不見自己,還欠起半個身子,以期取得老師的注意。老師不知點誰才好,連聲說:“別急,別急。”如果誰被幸運的點到名字,就好像得到了很大的恩寵,滿麵春風,得意洋洋的。倘若再因為回答正確,被老師表揚上幾句,那便更加美的不得了,比吃了蜜還甜,當然也會被大家羨慕好一陣子的。而沒有被點到名字的同學,也不泄氣,耐心地等待著下一個問題。要知道,在同學們幼小的心靈中,被老師點名回答問題的多少,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個學生與老師關係的近遠。所以,天真的我們都想通過積極舉手回答問題來得到老師的讚譽。 那時的我們,學到了很多知識,也很快樂。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升入了初中,這時候,我漸漸發現,課堂上舉手的人越來越少,那片繁茂的“樹林”是被砍伐了,再也不見了。老師的問題提完半天,下麵像沒有人煙一樣,靜悄悄的毫無反應。有時被老師問得急了,教室裏才稀稀疏疏的舉起幾隻手,象秋風中瘦弱的小樹,一吹即倒。兒時的那陣熱鬧場麵不見了,變得無精打采,死氣沉沉。是老師的提問變難了?還是學會矜持了?或者是對老師的提問不悄一顧?我不明白,也不曾認真的思考過,隻是依舊記得媽媽和老師說過的話。 直到有一天,當老師提完問題,我舉起手時,才驚訝地發現,周圍竟然沒有一個人舉手。大有都用異樣的目光看著我,仿佛不認識似的。而在這無言的眼神中,分明有太多的“假積極、圖表現”。頓時,我感到一種莫名的不安,畏畏縮縮地放下手,當我與老師的目光相遇時,心中又有種說不出的委屈和懊悔。 以後的課堂更安靜了,除了老師的講課聲外,同學們大多數心不在焉,一幅置身世外,老僧入定之境。老師滿懷希望地提出問題,可半晌仍是“這裏的黎明靜悄悄”。急得老師一個勁地問道:“誰來試試?誰來試試?”又過了好久,眼見沒有接茬的主兒,老師隻好失望地自問自答了事。我身為學習委員,多次想舉手打破窘境,可就像被什麼縛住了,動彈不得,也不敢動彈,我隻能低下頭去,不看老師那搜尋的目光。課後,望著老師那失望中又夾雜著幾分悲哀的眼神,我不禁感到一陣陣的自責。 我們是怎麼了?長大了?多了一份成熟與矜持;變傻了?回答不出問題;還是有了城府與穩重?以至於磨去了大方、單純的個性?或者這些都是原因;或者都不是,反正叫人不懂。 兒時,我們學到了很多知識,也很快樂,然而如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