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玉樓宴罷,一劍霜寒破金甌 班師(2 / 3)

午門前早已築了明黃祭台,台上擺了三牲雁酒、銅鼎高香,明黃龍幡雲旗隨風而舞,永嘉帝著玄表朱裏的祥龍宗彝袞服,頭戴十二旒冕,坐於高台之上,左側稍後一步則是同樣穿著袞冕大服的皇太子。

再往後便是諸王與百官,左相叢國章、右相萬衍同為百官之首,著緋紅鶴補朝服,同吳晉二王並列而立,餘者公卿及勳貴則按爵位、官職依次排開。

南門大街兩側的禦林軍後頭,則擠滿了看熱鬧的百姓,一個個畏懼於天家官軍的威嚴,卻又實在按捺不住好奇心,隻一麵踮腳朝外望著,一麵低聲交頭接耳。

兩年前攻破柔然王庭那次大捷,雖也有盛大的獻俘軍禮,然而彼時隻是太子代帝出迎,而且獻俘的隻是兩名女副將,雖然也教金陵百姓開了眼界,卻到底不是女將軍本人。

而今燕雲王親自率部押解戰俘班師回朝,陛下竟然離了宮禁,以萬乘之尊親身相迎,自然足見心中對這位傳奇女英雄的重視。

又怎不令城中百姓沸騰?

甚至還有本來不住在金陵的,早幾日就撇了手頭事務,紛紛自江南周邊各地趕來,為的就是能親眼觀摩這場盛大的犒軍。

將軍凱旋,聖上親迎,更何況這還是開天辟地頭一位女郡王,這樣的事,不僅前無古人,隻怕也是後無來者,此次若不能親眼見證,怕是要抱憾終生呐。

然而南門大街兩側到底有禦林軍擋著,再加上高聳成林的旌旗遮蔽,百姓們若想看個真切,還是得費一番工夫,這就不如街道兩側高樓之上的視野好了。

南門大街同秦淮兩岸一樣,都是軟紅十丈自古繁華,兩邊高宅小樓鱗次櫛比,許多酒樓、茶樓掌櫃甚至早幾日就把二樓最佳觀禮的雅間位置翻了好幾個番的價,卻仍舊被搶訂一空。

鳳池閣距離光華門最近,站在二樓外頭的回廊上,能清楚地看到不遠處的祭台,以及皇帝百官的情形,算是觀禮的最佳位置。

早在燕雲王班師一個月前,皇貴妃就央了永嘉帝的恩典,準了她帶著九歲的滎陽公主一同登臨鳳池閣觀禮。

而她前腳剛得了旨意,後腳穆皇後也來求見陛下,說是兩年前大捷,淮陽公主就深以沒能觀禮為憾,如今燕雲王本人凱旋班師,淮陽再不願錯過,懇請陛下能允準班師當日,由她帶著淮陽一同前去鳳池閣瞧個熱鬧。

永嘉帝頗有些動容,皇後畢竟是三十多年的結發妻子,況且自解禁之後也一直低調謹慎,從未主動提過什麼要求,再加上淮陽確是他最疼愛的女兒,甚至比對滎陽還要寵愛幾分,看著小姑娘亮晶晶的大眼,老皇帝到底說不出拒絕的話來,也就準了。

於是到了正月初九這日,鳳池閣就迎來了四位貴主:穆皇後並淮陽公主,皇貴妃並滎陽公主。

皇貴妃和穆皇後都是人精,前前後後這麼多雙眼睛看著,自然也不可能明著撕破臉,隻假惺惺見過禮,互相寒暄吹捧幾句,也便互不理睬。

兩位公主卻是各自歡喜,滎陽公主鄭蓴才九歲,還一團孩氣,淮陽公主鄭葭雖已及笄,卻仍是天真爛漫,雖然各自老娘不對付,卻並不妨礙兩個小姐妹手拉著手一道嬉戲。

兩個小姑娘都是頭回出宮,雖然隻能困在這小小的鳳池閣無法出去,卻畢竟能親眼見到宮外的世界,自然都是無比興奮,鄭葭帶著妹妹把整座鳳池閣的二樓跑了個遍,灑下一路歡聲笑語,直把後麵跟的一大串宮女嬤嬤唬得一驚一乍的。

正笑鬧間,卻忽聞城外傳來一聲肅穆的號角,聲音並不尖銳,卻綿長而悠遠,即便隔了十裏南門街,卻依舊能撼入人們心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