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玉樓宴罷,一劍霜寒破金甌 平息(1 / 3)

幾撥人馬很快回了京城, 馬不停蹄就進宮麵聖, 太子、吳王和燕雲王都是身份貴重的, 一個是儲君, 一個是受寵的皇子, 還有一個也是簡在帝心的實權藩王, 話說出口來自然分量不輕, 且口徑一致,再加上人皮|麵具等證物一擺出來,那可謂是鐵證如山, 燕雲一係的嫌疑立刻洗脫大半。

當日晚間,禁衛軍並飛熊衛尋獲了第三具賊人屍體,可惜落水已久, 想來大部分|身體已喂了魚, 隻餘下一隻斷手並一隻斷足,報了上去, 永嘉帝嫌醃臢, 隻道燒了了事, 便沒再過問。

至此, 燕雲王的嫌疑徹底洗清了。

可憐柔然太子好容易出獄一遭, 全程卻都是昏迷狀態, 都撈不著看看鐵窗之外的太陽長什麼樣,就又被塞回了牢獄之中,守衛之嚴更比先前重了三倍。

而那兩名活口則被投入天牢, 十八般酷刑樣樣招呼, 隻求能撬開他們的嘴巴,供出幕後主使。

——兩個賊人全是去了根的宦官,這主使之人肯定來自內廷。

刑部尚書袁熙袁子晟在刑部供職二十餘年,兢兢業業從無差錯,眼看再過幾年資曆到了,就可入中書省輔政,正是大好的前程,卻遭此橫禍,永嘉帝也是惋惜不已,遂派太子代表朕躬,親去袁府慰問一番,又賜了袁尚書三等侯級別的奠儀,並追諡“文烈”。

所幸袁家的嫡長子袁柳早已娶妻生子,目下在大理寺做個正五品大理寺少卿,因父有功而死,王徽和萬衍稍微運作一番,永嘉帝就免了他守製,稱“奪情”,加恩擢升,給他升了兩級,直接做了正四品的大理寺左丞。

而經過中書省商議票擬,原刑部侍郎左暉升任刑部尚書,侍郎之職則由翰林院掌院學士程誌山平級調任。

左暉本就是燕雲黨中人,而程誌山也同右相交好,故而此事雖折損了袁熙這員大將,但若單論官員調派,燕雲一係卻也並未吃多少虧。

而最令燕雲黨振奮的,就是此次燕雲王緝凶有功,永嘉帝除了口頭嘉獎順便賞賜一堆金銀珠寶之外,還把京畿防務暫時交到了燕雲王手上,同五門提督岑廣林一外一內,勢成守望。

明旨發下去那天,又不知有多少人夜裏要睡不好覺了。

#

此次案情如此重大惡劣,永嘉帝龍顏震怒,連原定的三月十五獻俘太廟這等大事也推遲到了四月份,隻下旨命刑部、都察院和大理寺三法司共同會審,定要徹查此案。

刑部左尚書、程侍郎和袁少卿在案件審理之中,各自也都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不知是賊人嘴太緊,還是其中有什麼人作梗,案發也有七八日了,刑訊卻還在僵持,半點進展也沒有。

雲綠幾個私下裏就跟自家主上表達了擔憂,王徽卻不大在意,隻是一笑,“你們又著急個什麼勁兒?刑部洗牌,幾個重要職位卻仍是由咱們自己人把著,我手裏如今又多了防衛京畿之權——這個位子有多重要,不用我多說吧?眼下咱們已經立於不敗之地,又何必非去爭個青紅皂白出來?中宮和東宮根基不淺,在朝在野勢力都盤根錯節,別說咱們沒有他們行凶劫獄的證據,便算有,隻怕也沒機會讓它大白於天下,以這兩宮的本事,湮滅個把證據還是不難的……隨龍呀子絮呀,你們也曆練這麼久了,遇事所思所想卻還是嫩了些,看看孝箐,再看看我表姐,他們可曾著急過?你們呐,還得多學著點才是。”

雲綠和濮陽荑對視一眼,臉上都有慚色,雲綠歎口氣,道:“屬下隻是覺著,這次回京,諸般事體,種種情狀,好似並不如咱們先前所想那般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