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哥哥(一)(1 / 3)

第二章 哥哥(一)

引言:許久未見到哥哥了,特別想念他。想想那家夥當兵也一年多了,現在他快要壯得像頭牛了吧!他那強壯的樣子突然就出現在我的腦海裏,竟不由自主地笑出聲來。

哥哥

許久未見到哥哥了,特別想念他。想想那家夥當兵也一年多了,現在他快要壯得像頭牛了吧!他那強壯的樣子突然就出現在我的腦海裏,竟不由自主地笑出聲來。 今天,才到家,就接到他的電話,真是幸運。俺有三個多星期沒聽到他那富有磁性的聲音了,這一接電話可不要緊,我沒完沒了地和他哈啦了起來,最後,在我媽的強烈攻勢下——把電話給搶了,這才作罷。 接完電話,坐在陽台,伴著那陣陣清風,記憶也隨著思緒任意翱翔,有哥哥陪伴在身邊的那些雲淡風清的日子就汩汩地冒了出來。 上初一那年,哥哥上高一,我們在同一所學校,加上兩人從小感情就好,所以美麗的校園就時常出現我們的身影。有個人天天陪在身邊當保姆兼保鏢,那的確是件令人興奮的事,不過,由此引出的誤會,現在想想仍是覺得有趣。

記得那天晚上天氣格外好,所以自修一下課,我就屁顛屁顛地狂奔高中部,隨後,我們就肩並肩手拉手,肆無忌憚的穿行在校園中,惹得回頭率直線上升。我心裏直嚷嚷:大家千萬別誤會,那可是俺哥,親哥,一個爹媽生的呀!夜越來越深,大約有11點了,我卻還是不放哥哥回去,這時,一個保安如天兵天將站在我們麵前,高聲地說道:“你們兩

人也太大膽了吧!談戀愛還這麼大搖大擺,知道你們是學生嗎?校牌拿出來!”哥哥忙解釋道:“她是我妹。”“你妹,你們都這麼講,校牌!”我實在受不了,就說:“要不,咱們去驗DNA得了。”可把那保安氣得臉都綠了。這時,剛好哥哥的一位老師過來,他認得我,就對保安說:“他們的確是兄妹,我敢擔保。”保安聽後,才訕訕走開。回到宿舍,我把俺的遭遇和她們講了一番,竟惹得她們哈哈大笑,她們說,這是有史以來最搞笑的事件。可把俺鬱悶地隻差點沒剁了她們。 現在回想起來,竟萬分懷念那時的我們,哥哥帶給我的不僅僅是歡樂,還有感動。 初三畢業時,我們都要參加體育測試,其中一項是800米。我自知以我的體能是無法跑完,但哥哥叫我不要擔心,更不要放棄。為此,他決定從那天起帶我跑步,那時已是深秋,每天清晨,操場上總會出現兩個身影跑著。考試那天,哥哥給我買了葡萄糖,紅牛等一些補充能量的飲料,而且,他還請了半天課,說要為我加油。800米我終於順利地跑下來,撲在哥哥懷裏的那一刻,我幸福地哭了。 一幕又一幕,綿延不絕,我和哥哥的故事永遠也說不完,我知道,他對妹妹的那份愛會是亙古不變的。哥哥已選擇從軍,在軍營裏接受嚴格的訓練意誌的磨練,這於人的一生中是難得的,我為哥哥驕傲,妹妹我祝你萬事如意,相信幸福會長久伴隨你。

“經典”破綻

在接觸外國電影之前,國產電視劇是我的最愛。那時的我年齡雖小,卻心思細膩(至少在看電視劇時是這樣)。所以,我竟然發現了國產電視劇中的許多破綻。現在看來,這些破綻可算是國產電視劇中的“經典”了。 “穿越時空”的飛機 20世紀90年代曾經播過一部名為《秦始皇》的電視劇,劇中的大部分情節我已忘記了,但其中的一個場景我至今仍記憶猶新: 李斯大人要被腰斬了,行刑之前他對兒子做此生最後的交代。然後,劊子手一刀砍了下去——屏幕上顯示一個血腥畫麵的大特寫。接著,鏡頭慢慢移向天空——萬裏無雲——好殘酷的美啊!突然,一架飛機飛了過去。 飛機!什麼?飛機? 可惜當時的一嘴油肉,全被我噴出來了! (畫外音:有為航空公司做廣告的嫌疑!) 號外 19世紀到20世紀上半葉,在一些大城市的繁華地段總能聽到有人在喊:“號外,號外..”那是報販子在推銷自己手中的報紙。 下麵這則故事並非發生在有人喊“號外”的時代,而是在宋朝。

電視劇《水滸傳》(舊版的)中有這麼一個場景:李逵帶著一包油肉走進屋來,他把油肉往桌上一丟,然後迅速打開油紙,幾個大字竟隨著他的動作迅速地闖入我的眼簾——

“廣播電視報”。 李逵收了報社什麼好處,竟為“廣播電視報”喊起了“號外”?——難道隻是幾塊油肉? (畫外音:李逵捧著一大疊報紙在一繁華地段叫賣:“號外,號外,‘名著電視劇’有特大破綻,誰來拯救中國電視劇?”) 雖然,前麵這兩則破綻已足以讓人過目不忘,但它們還不算是最“經典”的。最“經典”的還在後頭呢!它就像名導希區柯克的經典拍攝手法一樣,被一代又一代中國導演“效仿”。 知識產權 現在知道電視劇《甘十九妹》的人很少,但它可曾紅極一時。其中有一段對白是這樣的: 甘十九妹道(抒情地):“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伊天平說(深有感觸地):“是啊!唐人李白的這首詩真是寫絕了!” 是啊,真是絕了!我可從沒聽老師說李白寫過這首“詩”。 (畫外畫:蘇軾和李白的靈魂來到人間,他們共牽著一紅色橫幅,上書幾個大字“救救中國電視劇吧!”這時,兩個偉大詩人的臉上流淌著長江與黃河:“請尊重我們的知識產權!”) 大概是因了這些原因,我越來越喜歡“好萊塢”電影。 我的一幫死黨經常以此調侃我:“你可真是崇洋媚外!”我承認,在這一點上確實有點。(注意:隻是有點兒!) “好萊塢”電影的從業者們工作態度認真,你很難在他們的影片中發現以上那些“經典”的破綻。他們以製作電影的態度製作電視劇,《欲望城市》、《兄弟連》等國外優秀電視劇便應運而生了。 中國的電視人真該反思反思了! 好體裁多得是,而“認真”隻有兩個字! 一則短片:13億雙渴望的眼睛望著中國影視界的“國寶導演”們,一個小女孩用稚嫩的聲音怯生生地問道:“我們的‘《兄弟連》’就要誕生了,是嗎?”所有人向她看去,女孩的母親安慰道:“是的!是的!” 熒幕暗去,打出一行白字:敬請期待..

蒙娜麗莎的微笑

題注:本文寫於看影片《蒙娜麗莎》後。 影片主要情節:滿懷自由與改革理想的女教師凱瑟琳?沃森來到美國衛斯理女子學院擔任藝術史教授。為了鼓勵女學生掙脫傳統的社會價值觀,勇敢地追求人生目標,她與一連串挫折和挑戰作鬥爭。

我們上大學是為了以後能有個光明的前途,我們的理想五彩斑斕,而20世紀50年代,衛斯理女子學院女生們的理想卻隻有一個——做個好妻子。 “做個好妻子?這也算‘理想’?”大部分人會有這樣的疑問,但那個時代女人們的思想就是這樣的,衛斯理女子學院女生們的思想更是如此,直到沃森老師的出現。 沃森老師到衛斯理不久,學校便有一場比賽,冠軍將與市長的兒子結婚。貝蒂獲勝了,很快,她便與市長的兒子結婚了。由於度蜜月和家庭原因,貝蒂不是缺席就是遲到。這讓沃森老師十分惱火,也使師生倆矛盾漸增。 沃森老師為喚醒自以為掉入蜜壇的貝蒂,也為了提醒其他同學,便開了一堂特別的課(這節課後,她可能會失業)。課上她說了一句發人深省的話:“你們用學的物理知識計算牛排的體積、質量、‘自由’的緊身衣,這是什麼意思?” 是啊!如果讓婚姻成為知識的墳墓,那將是一件多悲哀的事!蒙娜麗莎看了還會微笑嗎?做一名好妻子難道一定要失去自由? 貝蒂聽了沃森老師的課後深有感觸。不久,她和丈夫的情感走到了破裂的邊緣。她的母親像別人的母親一樣,讓她忍氣吞聲地回去,並且要在外人麵前表現出幸福與快樂。貝蒂含著淚水指著《蒙娜麗莎的微笑》問:“她在笑,可她真的快樂嗎?”母親一驚,接著是一聲長歎。 是啊!她在笑,但她並不快樂。長期以來,女性總(自己也習慣於)活在男權的陰影下,感受總是被人忽視,笑——心底壓根就沒這玩意兒。既然婚姻已成快樂的墳墓,那他人眼中的“好妻子”還有意思嗎? 在沃森老師自由與改革思想的影響下,貝蒂做出了被認為是“不正確”的選擇——離婚——親手打碎了自己一廂情願認定的“美好理想”。 為了製止沃森老師繼續把學生帶向“異端”,衛斯理女子學院的院長向她提出了一係列令她無法接受的要求,她隻能拒絕並遞交了辭職信。 當沃森老師坐車離開學院時,貝蒂騎著自行車緊跟其後。她要感謝這位“蒙娜麗莎”---這位不僅教她們藝術欣賞,也教她們追求理想的藝術家。 生活中,我們不要把順勢發展便可實現的事當成理想,那樣未免顯得目光太狹窄,相反,我們應該勇敢地去開拓更廣大的空間;不要迷信傳統思想,要緊跟時代的步伐;要把握住自由和快樂,讓陳規陋習靠邊站.. 21世紀的女同胞們,就這麼幹,蒙娜麗莎會露出會心的微笑!

鍾情“矛盾”

“矛盾”,電影中無處不在的詞彙。 美人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