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哥哥(三)
區區此心可誓天日
1911年的“三二九”廣州起義,是一次極其悲壯的起義。起義部署工作時遇到了意想不到的困難,原計劃一千多人兵分十路的起義軍,到了起義的當天隻剩下了黃興帶領的一百多人,勢單力薄的黃興毅然打響了起義的槍聲。這是一場明知道要失敗而為之的起義,黃興率領著這一百多人與百倍於他們的清軍展開了破釜沉舟的決死鬥爭,起義勇士幾乎全部遇難。黃興何以要飛蛾撲火?因為他要給為此次起義捐款的華僑一個答複,他不能讓起義流產,他更要給全國沉睡的人民敲響警世鍾,喚醒人民推翻滿清。“誓身先士卒,努力殺賊,書以此當絕筆。”這就是黃興當年寫下的遺書,一封寄給了孫中山,一封寄給了為此次起義募捐的南洋華僑。
老舍與北京
我看見祥子手裏撥弄著現洋,心中盤算著買車,嘴裏念叨著自己的小九九,身旁老北京洋車黑漆漆的車身、亮晶晶的瓦圈,閃著光;我看見王順發忙著擦桌子碼茶碗招呼客人,手裏拎著老北京的大茶壺,壺嘴徐徐吐著水霧;我看見祁家正房的清水脊子旁石榴正紅,天井的八仙桌上老北京的兔兒爺昂首挺胸,老太爺微笑點頭;我看見沙子龍直視徒眾一言不發,心中暗道:“不傳!不傳!”,堂前老北京那隻鏢局長槍,靜靜倚立牆角,與主人遙相呼應.. 讀老舍先生的書,仿佛被書中人物引領著,遊覽北京的街巷,呼吸北京的氣息,欣賞北京的色彩,聆聽北京的節奏,感受北京的心情..老舍先生的作品,就是老北京的符號啊!
那是老北京的絲絲縷縷、點點滴滴。似一段京胡弦語,激越鏗鏘,餘韻悠長;如一壺
茉莉花茶,馥鬱芬芳,回味無窮。 忘不了老舍先生品北京飲食——“良鄉的肥大的栗子,過了砂糖在鍋裏‘唰唰’地炒著,連鍋下的茶煙都是香的”,“高粱紅的河蟹,用竹簍裝著,沿街高聲叫賣;而會享受的人們,會在酒樓裏,用小小的木錘,輕輕敲裂那毛茸茸的蟹腳”——隻有老北京才會有如此誘人的風味;也隻有老舍先生,才能領略得如此動情傳神! 老舍先生雖然祖籍山東,可他卻生在北京、長在北京,更無比地愛著北京。他愛老北京的一切,正如舊曆年張貼的年畫:喜慶、稚拙,又不失王者的大氣;細致、精巧,更傳達著文化的氣息。老舍先生正是用自己的筆,用自己的心,以自己對北京的無比熱愛,描繪出一個真實而又理想的北京,一個現實而又詩意的北京。於是,老舍先生的文字,老舍先生的名字,也因此成了北京的象征、北京的符號。 老舍先生出過國,留過洋,他自然懂得時代終究會推動“老北京”變成“新北京”,這是一種欣喜與哀婉交織的複雜情感。這種情感也常常在他的作品中流露出來。——《四世同堂》的主人公瑞宣,喜歡逛八麵槽、大柵欄、琉璃廠,可他也惋歎“在不久的將來,這些店鋪都會消失”。正因為此,老舍先生在新時代北京的舞台上,努力創造著新北京的語言和形象,創造著新北京的符號。 於是,作為北京符號發現者、熱愛者和創造者的老舍先生,也成為了北京曆史與現實的,北京人眼裏與心中的,一座永恒的豐碑。
暮鍾晨鼓
城市是由符號構成的,符號交織著重疊著更新著編織著城市文明。 北京是中國第一符號之城,它本身就是中國的符號,國外傳媒說“北京”時,它就是中國政府的一個符號。在北京城中,眾多的符號共同組成北京城市政治與文化形象。中南海是中央政府的符號,人民大會堂是人民當家作主參政議政的符號,紫禁城是明清王朝的符號,圓明園遺址是外敵入侵的符號,沙灘紅樓是五四新文化運動的符號,人民英雄紀念碑是紀念為中國人民解放而獻身的英烈的符號,還有王府井、大柵欄是老北京商業文化符號,天橋是北京市井文化的符號,四合院是北京特色民居的符號,篆體“京”字是新北京新奧運的符號..
當我們在形象色彩的視覺符號麵前,有沒有為北京另一種文化符號缺失而深深遺憾?在北京一年又一年的歲月裏,我們都是看著手機屏幕上的時間或鍾表上的時間,我們很少聽到過北京時間的“符號”,北京最美妙的文化符號之一就是發自鍾鼓樓的晨鼓暮鍾蕩人心弦的聲音。鍾鼓樓報時起源於漢代,據史籍記載漢代已有“天明擊鼓催人起,入夜鳴鍾催人息”的晨鼓暮鍾製度,它是我們文化傳統中至可寶貴的無形財富,現在它消失在北京人的記憶裏,空留下鍾樓鼓樓貯存著沒有聲音的鍾與鼓讓觀者唏噓感喟。北京的子夜與午時都沒有祥和的鍾聲,隻有汽車的喇叭聲,歌廳的歌舞聲,而沒有了充滿生命時間感與文化感的鍾聲。其實,將時間以有力度的鍾鼓聲來體現,是文化中的一大創舉,沒有一種聲
音符號像鍾鼓聲那樣,能夠穿透時空,直擊心靈,讓生命富有質感,讓靈魂有所覺醒。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鍾聲到客船”。寒山寺的鍾聲是蘇州古城的文化符號,它對這座城市有無可估量的文化價值,每年元旦、春節成百上千的海外觀光客來這裏就是讓千年鍾聲洗禮自己的心靈。 而歐洲文明史,可以說是在教堂鍾聲伴奏中走過來的,沒有鍾聲陪伴我們想象不出他們的文明會是怎樣的一副麵孔。童話作家安徒生在為《席勒紀念冊》作序時寫席勒的母親將要臨盆時的情景:“這時從教堂的鍾樓上給她傳來了鍾聲,很是深沉,很是歡快。這是一個莊嚴的時刻..就在這個時候,她感覺到了她的兒子,她感覺到了無止境的歡樂。教堂的鍾好像敲出了她的歡樂,把她的歡樂帶向整個城市、整個國土。” 而在二戰之時,德軍數十番轟炸英國位於泰晤士河畔的大本鍾,卻沒有得逞,根據格林尼治時間,大本鍾每隔一個小時報時一次,報時聲深沉渾厚,方圓數英裏之外都能聽到其鍾聲的回響。大本鍾裝有麥克風,與英國廣播公司(BBC)相連,因此每當大鍾報時,人們都能從BBC的廣播中聽到其鏗鏘有力的聲音。 今後的日子裏,我希望在我們的廣播電視裏、甚至手機鈴聲裏,能響起我們鍾鼓樓裏傳出的鍾鼓聲。在正午的陽光下,它使陽光更醉人;在子夜的夢境裏,它使夢鄉有韻律。 北京,你要撿拾起你的燦爛的聲音記憶符號,讓我們在祥和的鍾鼓聲裏共享生活的美麗。
憤怒青年的自白
很多年以後,我大概會有個綽號叫做“炮筒”。 其實任何人都可以變得意氣用事,隻要你嚐試過什麼叫做血性。 我從不在乎別人怎麼看我,比如他們叫我糞青,然而那天對著台上的趙薇潑大糞那事,根本就不是我做的。 其實我並不希望看見別人也變得像我這樣。 因為,在很多年以後,我可能會坐上民用拖拉機被發配奔赴邊疆開荒,然後回憶起當年坐在高考教室裏埋首寫《談意氣》——當時一臉青春稚氣的我45度抬起頭,隻能看見灰白的天花板和默默的留下了憂鬱的淚水。 事實上,在我跨入考試教室前的第291個小時,本省著名高考作文猜題老師從學校右側門口公共廁所最後一間的門縫給我遞進了一疊絕密資料(抱歉,我不能在作文中透露他的更多資料)。標題赫然是“網絡引發言論轟炸,湖南人的血性被狗吃了”。 我顫抖著緊握資料看完了最後一個感歎號後,一股灼熱之氣在我經脈裏亂躥,周身上下血氣一陣翻滾,禁不住“嘩”的一聲,終於拉出便秘多時的一泡屎。 是的。 我悟了。 我悟道了。
我悟到了——今年的高考作文題。 我的同學小明跟我說過一句至今令我記憶猶新的話:“說生活就像強奸,如果不能反抗,不如閉眼享受。”我的同學小軍也跟我說過一句至今令我記憶猶新的話:“我想做一個不良中年,一輩子在塵世間掙紮,走在法律的邊緣。”我強烈的鄙視他們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人生應該是一場戰鬥,人生的真諦就是“戰!戰!!戰!!!”。 現代社會人追求聲色犬馬的生活,縱情於享樂,我們不再相信英雄、正義等大詞,隻對本能的欲望頂禮膜拜;我們不再有意氣之爭,唯唯諾諾像條搖尾巴的狗,為花花綠綠的紙張和白嫩的胸脯屁股口水橫流! 行文至此,我想起了明未張溥在《五人墓碑記》記載了為救東林覺人周順昌而被捕殺顏佩韋等五位民間誌士的就義經過:“然五人之當刑也,意氣洋洋,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談笑以死。斷頭置城上,顏色不少變。”無錯! 我也要意氣洋洋的說:“高考製度去死!命題作文去死!斷頭今日意如何,敢叫日月換新顏!為有犧牲多壯誌!讓我成為高考作文零分第一人!”
讓我們一起向“生無所息”的彼岸前進
我是一個學生,學生的任務就是學習,接受知識,而知識,大多數來自有智慧的,多半也是死掉了的人。 跟死掉的人討論休息有些難度,因為它們永遠也不需要休息或者說已經永遠地處於休息之中了,還好我們每個人都要死。 所以我們隻能討論活著的情況,活著的人需要休息嗎?如果有人告訴你要生活中有三分之一的時間要用來休閑,要麼他是你的競爭對手,要麼是某公司的托兒。這年頭誰休閑得起啊?譬如我,假如這次考上了大學,四年大學要應付幾十門功課,有用的沒用的都要學,要拿畢業證,然後再找工作。如果都休息過去了,畢業證拿不到,就隻能出去賣苦力.. 再說說找到工作後的情況,剛出來的大學生要給公司好印象,啥都不會,怎麼辦?還是賣苦力啊!這年頭你不加班,不熬夜,不打地鋪人家誰給你好眼色看!所以,還是休息不得,假如你心髒不好,很可能就要和古人一起作伴去了。 好了,就算你後來工作有成,有房有車有了小蜜,想歇歇了吧?還是不成!什麼業績,股票,投資,又把你套牢了,這時候想歇會兒,後麵的人就踩著你的肩膀從你腦袋上爬過去了,所以還得硬挺著,所以這時候多半腰、肝、膽、胃的毛病就出來了。 你要說我不在公司呆,就當個普通百姓,能休息嗎?那就更甭想了,先說這房子,跟菜市場的菜一樣,一天一個價兒,翻著跟頭往上漲,您說看了能消停麼?孩子上學校、老人瞧病,哪一樁不像一把明晃晃的刀子對著你?就琢磨這些事情,你能閑得下來? 您又說了,我不當老百姓,我當官成不?當官,還是休息不了!
先說基層吧,從基層開始幹,往上爬,就說你不巴結領導不搖頭擺尾,總得讓人看見點長處吧。能寫兩筆字,好了,領導的發言、總結、工作報告都給你了,今天5000字,
明天10000字,說的都是一個東西,內容還不帶重樣的,你就撓頭去吧。寫得不好,領導那邊沒好臉色,寫得好,二領導三領導又找上門來了。(領導多是咱們的特色) 好容易混出名堂了,想休息?沒門兒!這飯局一天一回是躲不過了,酒你得喝,k得唱,領導有興致了,妞你還得跟著一起泡,這下胃、肝、膽帶腎都歇不了。多暫哪天泡溫泉、洗桑拿、美女按摩的時候您就永遠休息了。 再回到題目,孔子老人家不愧是聖人,幾千年前就把這一切看透了,“生無所息”,休息也就等於歇菜,每個人都不願意歇菜,所以隻能“生命不止,勞動不息”,如果你不同意我的觀點,那麼,你也快歇菜了。
燕子減肥
我隔壁王大媽的女兒燕子,按說也不算胖,用胡同小劉的話,那是“要腰有腰,要胸有胸..”下麵的話太流氓我就不說了。可不知她中了什麼邪,非要去減肥。雖說如今流行什麼“骨感”,但一個個跟人秧子似的,三級風就不敢出門,一說話全身骨頭都嘎吱作響,您說這樣的妞兒有什麼勁? 所以說,女人,真是難懂的動物,小學的時候一個個胖得跟熊貓似的,嘴裏還老閑不住,長大了臉就癟下來,餓得跟狼似的,還老拈酸搗醋。 話扯遠了,話說這燕子減肥,先是運動,沒別的,省錢啊。運動,早上起來跑步,從胡同口跑到家,再從家跑到胡同口,這是一圈,起先打算跑50圈,後來算了下時間,得跑到第二天早上,改半圈了,再後來說走路上班,過了三天,改打的了。 這不成呀,節食吧。 早起的時候從冰箱裏掏出一西紅柿,一根兒黃瓜,再捎帶個蘋果,一天就對付了。人對付了,那胃哪兒受得了呀?平時都是什麼羊肉串兒、巧克力蛋糕地伺候,現在一下子鬧饑荒了,擱誰也不幹呐。出去坐公交車,人家乘務員發話,“姑娘,車上不能帶貓。” “我沒帶貓啊?” “沒帶貓你衣服裏怎麼老‘咕嚕’響”。 餓的! 節食不行,換個法子,吃藥。 這市麵上的減肥藥多了去,有的藥吃下去,管拉,有的吃下去,管吐,還有刮油的,洗腸子的。燕子哪種藥都沒少吃,折騰了一個月,最後住院了。 吃藥也沒轍了。 但是燕子說了,不減肥,毋寧死! 最後給她在附近找了家減肥專門店,人家減肥論斤,現在正優惠呢,一斤10塊——跟上好的排骨一個價錢。 燕子一上來張口就要10斤,紮針,理療,按摩,您還別說,沒幾天,還真有動靜,減下去了?哪兒呀,腿給紮腫了。
最後實在沒招兒了,抽脂吧! 醫生攥著麥杆粗的針頭,衝燕子說,“抽哪兒?” 得,您是醫生,這該您拿主意。 “抽脂一般抽小腹,那塊兒脂肪積累多,油水足,後臀和大腿也成,不過前尖就差點兒..” 燕子一聽,差點背過氣去,“醫生,您以前是幹嘛的?” “肉聯廠的!” “肉聯廠的跟我搗什麼亂?” “沒搗亂,你想想,沒有你們這幫子哭著喊著要減肥的,大夥也不會不吃肉,大夥都吃肉,我不還好好在肉聯廠上班?” 奉勸各位,該吃吃該喝喝,該幹嘛幹嘛,別整這些裏個楞,閱卷老師,該給高分您也別客氣,回頭我請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