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周末(一)
引言:世人皆知“十年寒窗苦。”這一個“苦”字,浸透了莘莘學子多少汗水,作為其中一員,我也不得不終日在書山中跋涉,在學海裏泛舟,沉重的課業負擔將那本已不多的課餘時間壓縮得無以複加,在那“抬頭隻能望見四角的天空”的學校裏,看來已沒有多少時間娛樂了,但所幸的是,還有一個周末;可以放鬆一下繃緊的心弦,將堆積如山的作業留給星期天,周末時間完全自主。也隻有在周末,我才能在一片自由的空氣裏解放那顆遭到壓抑的少年心。 世人皆知“十年寒窗苦。”這一個“苦”字,浸透了莘莘學子多少汗水,作為其中一員,我也不得不終日在書山中跋涉,在學海裏泛舟,沉重的課業負擔將那本已不多的課餘時間壓縮得無以複加,在那“抬頭隻能望見四角的天空”的學校裏,看來已沒有多少時間娛樂了,但所幸的是,還有一個周末;可以放鬆一下繃緊的心弦,將堆積如山的作業留給星期天,周末時間完全自主。也隻有在周末,我才能在一片自由的空氣裏解放那顆遭到壓抑的少年心。 弈趣
我周末的娛樂,多數是和父親對弈。父親棋藝很高,和他下棋,總能有所收獲,隻是平常,為了怕影響我的學習,父親是不輕易接受我的挑戰的。隻有在周末,他才會笑嘻嘻的對我說:“來,教你兩招。”我這個小棋迷馬上擺好棋盤。你來我往幾個回合,我漸漸落了下風,以後不管我如何變化,父親總能穩穩地掌握主動,將優勢保持到最後,我自以為銳利的攻殺也往往不能奏效。人生如棋,棋如人生,從父親穩健、開闊、縝密的棋路中,我深味出父親一生做人的信條:穩妥,機智。有時我用障眼法騙走他一兩個大子,他也隻
是爽朗的一笑。於是,我的竊喜立即被一種敬佩之情所代替,我又學到了父親那種“起手無悔”的君子之風,即使我偶爾取勝,父親也毫無“廉頗老矣”的悲涼,隻是微笑地拍拍我的肩頭,我從父親的雙眸中,讀出了“青出於藍”的欣慰。 往往,我纏著父親下到深夜,父親為了不拂我的興,常常陪我苦戰,並讓我做成一兩個妙殺,這時,我又被父親那種成人之美的仁厚之風所感染了。 與父對弈,周末一大樂事也! 吹簫 也許是機緣巧合,初中畢業那年,一向對五線譜大感頭痛的我居然迷上了吹簫,以後竟然經年不輟。吹過簫的人都知道,那深沉的簫聲,隻有在靜夜才能達到一種空靈悠遠的意韻,因此,隻有在周末的深夜,我才有那份淡泊寧靜的心境,去音樂的殿堂漫遊。 特別是月明星稀的周末之夜,窗前獨坐,輕撫長簫,身心都融在那悠揚圓潤的旋律中了,一曲《滿江紅》可以領略嶽武穆的悲愴,一首《梅花三弄》能夠品味那種蕩氣回腸的柔情。 相信,那月光下的剪影也一定美極了。 讀書 有時候,我會在周末撫卷輕吟,在神交古人中度過。 從那一篇篇流傳千古的詩詞文章中,我聽到了李後主“春花秋月何時了”的歎息;太白“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的笑聲;韓愈痛惜十二郎的哭聲和雨果巴黎聖母院的鍾聲。 或者讀到興起,開窗賞月,一任清風拂過,品嚐一下“風吹哪頁讀哪頁”的樂趣;或者忘我苦讀,直到雄雞唱曉,方才掩卷離案再去夢裏體味。 周末夜讀,無拘無束不亦快哉! 也許,我的周末,沒有卡拉OK廳燈紅酒綠的瀟灑,沒有電子遊戲室“槍林彈雨”的刺激,未免不夠“現代”,但我以為,這才是至真,至美..
越洋電話
如果你隻是因為懶惰 如果你不願再想太多 如果你厭倦了 你後悔了 請回到我身後 陳綺貞用她的方式 唱著給我們的歌 我一遍又一遍地聽它 如果你還在堅持什麼
如果你忍受不了寂寞
如果你厭倦了 你後悔了 假裝我在你身後 我一遍又一遍地聽它 如果你的回憶太多 如果你的責任太重 如果你隻是因為 你隻是因為 隻是因為寂寞 我一遍又一遍地聽它 其實我並沒有在戴著耳機不停地聽 而是在走路的時候 在想念的時候 在有一朵花盛開的時候 在電影裏 人們悄悄哭泣的時候 我一遍又一遍地聽它 我淚流滿麵地聽它 電話裏我們大多說著無關痛癢的事 說著你忙忙碌碌的生活 說著我一成不變的日子 說著我們幹澀的既定的未來 卻總有一首歌 幾乎化成眼淚掉下來 變作另一根時刻相連的電話線 我們仿佛成熟地堅定地說 每一條路都可以走得通 這是信念 也是疼痛的鼓舞 可在談論明天的時候 仿佛煙花悠然消散 總有一首歌 想讓它掉下來 如果你隻是因為懶惰 如果你不願再想太多
如果你厭倦了 你後悔了 請回到我身後 可是我多無奈 就算是這樣子的話也不敢說 這樣子的話也不敢對你說 不能對你說
讚美詩
春天的時候 陽光彎出了最燦爛的弧度 冗長的寒冷和陰雨所鬱積的 惶惑不安 統統一掃而空 有什麼理由 說我不愛春天呢? 哪怕你已成為詩人們不願再歌頌的陳詞濫調 哪怕你不那麼熱烈不那麼清婉 亦不那麼孤高 但你自有自的一份多情罷 無論別人 曾用過多華美的篇章將你捧起 又以多不屑的言語把你摒棄 但在這片美麗的土地上 始終會有一個微小的我執著地寫下這些詞句讚美你 毫不猶豫地寫下這些詞句讚美你 不是年少的叛逆 也不是因為那無由的星光 而是因為我脫力於對你的愛啊 愛上 你的自然和率性還有你優美的多情 讓我們愛上一切生命的活力吧! 因為一切生命都是美好 我的心裏
飽含著晨光和露水
充滿盈盈的深林 倘若你 倘若你也願義無反顧地愛上春天 也願用一種透明的虔誠的心情 聆聽每一顆種子破土的聲音 07.3.20 湖南師大附中高0505班張亞菲
夏天的味道
誰都曾愛戀 如同綠寶石般的葉子上 籠罩著的迷人的光芒 誰都曾渴望 有一顆很小的星星 在黑夜的彼岸在時間的深處 一直地一直地守候著你 它等待著 等待在夏日璀璨的夜裏 在全世界明亮的星星一齊綻放的時刻 你能從千千萬萬 光彩奪目的星星中 一眼認出那 惟一的一顆僅僅為你綻放的 黯淡的它 那樣沒有光彩的它 又何嚐希冀過 也成為你癡心的遙想呢 然而夏天還沒有到 我走到陽台上 聞到一種濕濕的 暖暖的甜香 那樣氤氳的美妙的味道 是你忍受不了太長的等待而流下的眼淚嗎? 還是你
拜托空氣遙寄而來的
夏天的味道
神與死亡的遐思
首先,我得說:我是絕對支持有神論的! 為什麼我支持有神論呢?道理其實很簡單,就像你問一個基督徒為什麼要相信耶酥,問一個和尚他相信他能否成佛,問一個穆斯林他為什麼不吃豬肉一樣——那是一種信仰。隻是,與他們不同,我信仰我自己的信念。 但是,仔細追溯,不論是宗教的信仰,抑或是自己的信念,歸根結底是一種精神上的寄托。而這中寄托產生的根源,就在於我們對於生命的疑惑與珍惜以及對於死亡的恐懼。而這之中,更占主導地位的,便是對於死亡的恐懼。 為什麼人們永遠對於死亡抱以一種無止境的恐懼呢?答案很簡單,因為從來沒有活著的人可以知道死亡是什麼味道,知道的人都死了,而人們又永遠對未知的東西具有恐懼感,於是乎,死亡便成了所有人恐懼的一種神秘的存在。 但是,人們不願意活著時都被恐懼占領,於是,便有人不願意去思考任何關於死亡的東西,這樣,他們便可以遠離對於死亡的恐懼。可是,人又永遠是那麼好奇,所以,總有人忍不住去想,可一想,又恐懼。於是,在想到關於死亡的時候,為了避免這種恐懼,宗教的最初體便應運而生。 然而,在宗教被用於麻痹人民之後,又有人不再信任宗教,而開始自己獨立思考死亡的樣子,以便揭開這個所有人都不可能但又渴望揭開的神秘。 我曾經在網上看到一句話:“你出生的時候,你哭著,周圍的人笑著;你逝去的時候,你笑著,而周圍的人在哭!一切都是輪回!我們都在輪回中!”不知道為什麼,我當時對這句話特別有感覺。現在想想,這其實就是對於死亡的一種詮釋。所謂輪回者,死生相依也。這句話的意思,我想就是,我們的出生和我們的死亡一樣,都是我們生命中所無法避免的東西,盡管我們害怕死亡,但我們不得不麵臨她。但是,死亡是否又意味著新生命的開始呢?就像哭和笑一樣,到底笑是高興呢還是哭就是傷心呢?同樣的,死亡是否就意味著終結,而出生就一定是開端呢? 沒人活著見過死亡!所以,我不知道答案。我想,知道的,恐怕隻有神! 於是,從那時起,我便相信神的存在了! 我曾經在我的QQ空間裏載過一句話:我相信神的存在,但我認為,神隻是我的仆人,不是我的主人,我的愛恨生死,由我自己主宰! 按照積極的講法,這是對命運的挑戰!當然,我也一直是這麼想的:絕不服從命運!這當然沒有錯,所以,主宰愛恨,自然是可以的,乃至必須的!
但是,主宰生死,未免太狂妄。有誰可以預知生死?又或者說,你可以主宰除了死神以外的任何神!你可以讓宙斯為你提鞋,你可以讓阿佛羅狄忒做你的女仆,你也可以讓艾瑞斯做你的保鏢..隻要你有夠強的信念。但是,你惟獨就是不能讓塔那托斯為你做些什
麼。因為任何人,都不能違背死神的意願!現在想來,為什麼奧林匹斯山上的十三眾神中,惟獨沒有生命之神,並不是因為人們不熱愛生命,而是因為死亡本身便包含了生命的最質樸而深刻的意義。 前段時間在藍天網上看到不少關於生命和死亡的文章,覺得頗為深刻,思考了許多關於生死的問題。我記得有一句話,大意是我們死後,我們便不得不度過漫長的“永遠”。我當時真是被這話震撼了,一種莫名的恐懼油然而生。是啊,讓我一個人,離開所有我愛的人,在一個黑暗的空間裏度過“永遠”,那是一種何樣的感受呢?但之後,一想到死神帶給我的,除了“永遠”,還有那生命的意義,我就覺得,對於死亡,我們又有什麼好去恐懼的呢? 麵對死,就應該像讀者上的一句話所說的吧:“想到死亡,就像想到一位值得信任卻姍姍來遲的朋友一般!“我想,這才是對於死亡和死神最完美的態度!
一地花落
很久沒有見過花園裏的茶花開放了——大概是平時早晨上學都太過匆匆,沒有留意身後有個小小的生命在吐露芬芳。 前天晚上的雨一直下到了昨天早晨。我出門的時候隻在為路滑而抱怨,大概沒注意到旁邊的花朵被雨水打落,花瓣已是落得滿地。 可我分明感覺到腳邊有一片火熱絢麗的花瓣,也許是在夢裏見到過,夢裏一地花落,一地歎息。我的眼眶總是濕潤著,為了那些在春姑娘來到前就夭折的花朵們,為了我夢裏看見的那些殘敗的花瓣。 總是有像《雷雨》這樣的書,讓我感到隱隱的心疼,仿佛又見到那夢中落得滿地的死去的燦爛花瓣。繁漪瘋狂,四鳳與周萍的癡情,衝兒的無知,周樸圓的道貌岸然,和纏繞著他們的種種矛盾糾葛和情感,僅靠一場雷雨,一根電線,統統解決了。以這樣幹淨利落的方式拉下帷幕。幹脆快速得像一把鈍器狠狠地撞擊我的心,可居然一滴淚水也沒有。沒有淚水的痛,卻更加深刻。隻是仿佛心中有一道很久都無法愈合的傷疤,長久地疼痛著。就像看到那一地的花,昨夜裏還無憂無慮地開放的花,猛地被一道閃電擊下,散落一地。隻是隱隱的疼,慢慢地疼,不哭泣的難過著,讓人一夜都為他們的悲慘的命運而歎氣。 總是有像“彼岸花”這樣的歌,它不像在描述愛情,但分明讓人感受到被愛的人內心的沉重。這歌隻前有長達3分多鍾的過門,用它沒有文字的語言,表達一個縹緲曠遠的世界,王菲傳神憂鬱的嗓音配上林夕簡短耐人尋味的歌詞,讓我沉淪在這個寂靜的黑夜裏。每每聽著彼岸花,我總有種超凡脫俗,想拋開塵世繁雜喧囂的欲望。其實細細聽來,這歌的旋律似乎是在輪回中,除了王菲特有的嗓音就沒有其他突兀的因素了。可它總是令我覺得神秘悠揚。就好像早晨忽然瞥見窗外一地的花瓣,安靜地躺在地麵上,浸泡在雨水裏,會莫名地揚起嘴角,但明明心裏有種憐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