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間,天寒地凍,匈奴不敢再行軍,紮營在李廣埋伏之地十裏左右,人困馬乏,正生活烤食肉脯之類。李廣指導著燕一等人,正在擬定夜襲匈奴的計劃,給燕一等人上一次實戰課。
李廣當初看好這十八人,並非十八人皆武藝非凡,卻是這十八人各有所長。燕一燕五燕十一三人所率小組,最善騎射,用於遠程擾敵策應最好,燕二燕三兩組,最擅長刺探消息,化妝侵入,神出鬼沒。燕四燕六燕七和燕八等四組,單兵戰力最強,最適合近身搏鬥。燕九燕十燕以及十二至燕十七這八組,協作戰鬥配合默契,就算千人圍定,要突破這八組協作陣法,怕也需要些時辰。唯有燕十八一組,戰力最弱,但是每場作戰,規劃方案,現場指揮,各司其職,正是這支親兵隊伍的大腦。但這戰力最弱,隻是針對其他十七組而言,放在大漢軍中,此三人怕也是軍士當中的佼佼者。
李廣見燕十八的作戰計劃,安排的水滴不漏,已然具備了優秀特戰指揮才能,日後就算自己不在,以燕十八的精明計算,這支隊伍也會所戰披靡。
匈奴兵的篝火燃得正旺,燕二燕三二人,帶著各自手下,一行六人,從各個角落,悄悄摸入匈奴營中,一炷香的時間剛到,六人便從匈奴營中撤出,早就把匈奴營中兵力部署,重要人物的位置,摸得清清楚楚,不但摸清了底細,還順手偷得匈奴皮甲箭域刀具若幹,最是會過光景。完成刺探任務,六人卻如平日訓練時一般,從懷中摸出匈奴營中偷來的肉脯,放肆的大嚼特嚼,隻是任務期間,不敢違抗李廣的軍令,不能沾酒。
從刺探回來的消息看出,匈奴逃亡者兩萬,就是距離伏擊之地最近的那支隊伍,此去再行不足三裏地,一條大河被逃跑的逃亡的匈奴大石破開冰麵,河水湍急,要想重新凍起,隻得等到第二日一早。冒頓的三萬追兵,正好被河水阻在三裏地之外。五萬匈奴騎兵,經查探,均無高手壓陣,隻是匈奴彪悍成習,卻要小心應付。
燕十八細細的思量了一下,燕二等人帶回的消息,此番五萬人如果齊聚一起,共同抗擊漢軍,三千重騎兵自然不夠,但若是乘夜派人刺殺了追兵首腦人物,隻怕明日稍微阻一阻流竄匈奴,等匈奴追兵一過河,必會是一番苦戰,自會剩下不少力氣,三千重騎兵,就算是把這五萬人全殲,也不足為奇。
當即安排燕七等人化妝潛入,伺機刺殺。燕九等人,埋伏在冒頓追兵營側,隨時準備接應,燕一等遠處等待遠攻救援,燕七一旦失利,燕九等阻住追兵,與燕七等相互配合,安全撤離,燕一等自在遠處射殺就行。若是燕七得手,燕九等人就放火燒營,引開敵軍注意,掩護燕七等撤退。
燕七等人化妝一番,便依次悄悄從河道窄處,支起方石,摸過河,燕一等卻拿著從匈奴營中順來的箭矢,伏在遠處,隨時關注著對岸的情形。李廣所授特戰課程,可都是後世千錘百煉的實用課程,燕七等人平日訓練之時,對這般作戰早就模擬過,此番正好用來練手,隻一碗茶水的功夫,幾人便分別消失在不同的巡邏隊伍裏,遠遠看去,哪裏還再分得出來。成功混到匈奴隊伍當中,幾人卻也不焦躁,一擊必須得手。直到匈奴交替守夜之時,幾人才趁機摸近事先標注過的幾個帳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