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李廣難封 第三十章 取舍?(1 / 1)

“連射弩?”劉恒手握精鋼重弩,眼睛早就瞪直了眼。重弩營、黃弓營,若是盡換此弩,戰力何止提升一倍?

“張武,依你之見,此弩較之重弩營之弩,威力如何?”

“陛下,此弩射程遠,威力足,準頭夠,若是重弩營全軍換此裝備,足以以一敵百。”

“此物若能量產,該當如何?”

“陛下,冶鐵術,乃我大漢新興技藝,灌注鍛造,難以完成量產。”

“那依你之見,李廣送弩,意在何為?”

“臣不敢妄言。”

“恕你無罪,但言無妨。”

“陛下,李將軍與陛下白登結義,朝堂之上已是遍聞,李將軍的提議雖好,但出自李將軍之口,群臣難免內心抵觸,想必李將軍亦是明白此情,欲借陛下之口,興我漢軍。”

“張武,你與宋昌,自朕在中都時,便追隨在側,同李廣私交甚好,同效忠於朕,此事依你之計,剛當如何處置?”

“陛下,臣與宋將軍,自中都便追隨陛下,凡事,必為陛下考慮周全,李將軍諫陛下射司空,興鹽鐵,心思全在興大漢天下,事事舉陛下與前,乃是我等楷模,李將軍研製精鋼重弩,不從隴軍先備,實乃良臣。”

“張武,你的心思,朕明白,但你可曾想,長安一域,何處盛產鹽鐵?以中都隴西一域鹽鐵,何以裝備全軍?”

“臣愚鈍,思量不出拙計,解陛下疑惑。”

“你且下去吧,容朕在思量一番,但你的心意,朕心知肚明。”

劉恒此刻心裏煎熬萬分,鹽鐵業,自己何嚐不想掌握在懷?大漢的疆域,除卻長安方圓,但凡有盛產之地,皆封給各路藩王,要從藩王口裏奪食,難!

西漢初年,冶鐵業雖然精湛,不過受各地藩王勢力割據,劉恒雖是有肉在口邊,但也難以下咽。蘭陵王和齊王雖然已被拿下,可惜,為了穩固帝位,各地藩王的勢力不減反增。劉恒歡喜李廣的建議,可要在全軍裝備,囊中羞澀。

早朝時分,劉恒心中的鬱悶具都潑散在朝堂。張蒼雖是老臣,但資曆較陳平周勃稍遜,對於劉恒在朝堂之上的咆哮,張蒼不敢言語,但張蒼卻完全領會了劉恒的心意。

左相空懸,張蒼以右相,代帝發號政令。隻一策,鹽鐵統歸朝廷管製。中央設立司空府,統管全國工業,各郡縣司空,具都受司空府管轄。

張蒼的規劃,思謀,具都占位頗高,但,阻力空前。各地藩王,地方豪門望族,具都在鹽鐵業有著不可分割的利益。鹽鐵交易和後世的軍火交易等同,自家地裏種的稻子,當然是自家人吃。各地豪強勢力對鹽鐵的變革大為抵觸。

齊國,大漢第一藩王封地,雖然劉襄被劉恒拿下,但,拿下劉襄的代價卻是劉襄的子侄繼位。大儒士子,皆以齊魯為尊。齊王劉則,對劉襄的死耿耿於懷,占據漁農興盛的齊國,劉則對鹽鐵早就窺探已久。

各地藩王同齊國的交往甚重,劉則雖無鹽鐵,但,最不缺的就是鹽鐵。一珠十金,劉則賺盡了各地藩王的好處。劉恒的計劃,讓劉則失去了占據齊魯之地的優勢。

齊國奢物不繼,各地貪圖享受的藩王大有看法,司空一職,在各地,除卻中都,一概形同虛設。李廣雖有意在隴西大興鹽鐵,但雖有心而力不足,隴西全域,若無各地糧草接濟,就算工匠是鐵打的漢子,也是難以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