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守歲的傳說(一)(1 / 3)

第八章 守歲的傳說(一)

引言:林肯競選總統前夕,在參議院演說時,遭到了一個參議員的羞辱。那位參議員說:“林肯先生,在你開始演講之前,我希望你記住你是一個鞋匠的兒子。”

為鞋匠父親而驕傲

第十六屆美國總統亞伯拉罕·林肯出身於一個鞋匠家庭,而當時的美國社會非常看重門第。 林肯競選總統前夕,在參議院演說時,遭到了一個參議員的羞辱。那位參議員說:“林肯先生,在你開始演講之前,我希望你記住你是一個鞋匠的兒子。” 林肯不卑不亢地回答:“我非常感謝你使我想起我的父親,他已經過世了,我一定會永遠記住你的忠告,我知道我做總統無法像我父親做鞋匠做得那麼好。”參議院陷入一陣沉默裏,林肯轉頭對那個傲慢的參議員說:“就我所知,我的父親以前也為你的家人做過鞋子,如果你的鞋子不合腳,我可以幫你改正它。雖然我不是偉大的鞋匠,但我從小就跟隨父親學到了做鞋子的技術。” 然後,他又對所有的參議員說:“對參議院的任何人都一樣,如果你們穿的那雙鞋是我父親做的,而它們需要修理或改善,我一定盡可能幫忙。但是有一件事是可以肯定的,我無法像他那麼偉大,他的手藝是無人能比的。” 說到這裏,林肯流下了眼淚,所有的嘲笑都化成了真誠的掌聲。後來,林肯如願以償地當上了美國總統。 與林肯一樣,裁縫出身的安德魯·約翰遜也遭遇過類似的羞辱。

裁縫出身的人當中最偉大的,毫無疑問是曾是美國總統的約翰遜了。他是一個才華出眾且具有超凡毅力的人。 約翰遜在華盛頓的就職儀式上發表演講時,人群中突然有人高聲喊:“他隻是個裁縫匠出身的人!” 麵對突如其來的嘲弄,約翰遜泰然自若、心平氣和地說:“那位先生說我過去曾是個裁縫匠,這根本沒有使我感到難堪。因為當我做裁縫匠的時候,我享有一個優秀裁縫匠的良好聲譽,而且我特別勝任自己的工作。我總是對我的顧客熱情周到,並取得了出色的業績。” 話音剛落熱烈的掌聲驅散了惡意的嘲弄

分寸與命運

在科學上有一個關於分寸的定律叫黃金分割,德國科學家刻卜勒稱之為神聖分割,就是最具有美學價值的比例,也是人類的視覺感到最舒服的造型。其實在生活當中,黃金率幾乎無處不在,旗幟的長寬,人體上下部的長短,窗子的大小,一天當中氣溫冷暖的比差,甚至陽光的強弱,都有一個科學的定理在發揮作用,這也就是人生的分寸。 做人做到恰如其分,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做事做到恰到好處,是人生的最大學問。 清末曾國藩組建湘軍,先後攻克太平軍占領的幾個重要城市,最後攻克天京,曾國藩因此授一等爵。這時,曾國藩發現湘軍已達30萬人,是一支隻聽命於曾國藩的私人武裝。曾國藩感到了大臣功高震主的問題,他開始自削兵權,從而解除了清廷的顧慮,使自己依然得到信任和重用。曆史上,有不可盡數的立下絕世功勳的人都沒能逃脫“狡兔死,走狗烹”的命運。曾國藩與他們的區別在於他及時地把握好了自己作為一個臣子的分寸。 看看我們所處的世界,因為有一個完美的尺度,才端莊和諧。看看我們周圍的人們,失敗的懊惱多因分寸的失調,成功的歡欣多因分寸的得當。把握好了人生的分寸,就等於掌握了自己的命運。

你生來就是冠軍

為了給大學生進行性教育,學校的心理谘詢中心特意請來一名性病防治中心的專家給我們講課。專家是個風趣的老先生,他攤開演講稿,然後拿出三幅圖解掛在講台前。一幅是男性生殖器圖,一幅女性生殖器圖,還有一幅是受精卵形成圖。同學們頓時鴉雀無聲,第一次直白地麵對這些東西,每個人都十分嚴肅。 專家提了個問題作為演講的開場白:“大家知道嗎?你生來就是要做冠軍的。今天主要講第三個圖解,這是我講的重點,要知道你們來到人世間是多麼的不容易。你知道嗎,你是一個很特殊的人,為了生下你,許多戰鬥發生了,這些戰鬥又必須以成功告終。想想吧,成千上萬甚至上億的精子參加了那次戰鬥,然而其中隻有一個贏得了勝利,就是構成你的那一個。這是為了達到一個目標而進行的大規模的戰鬥,這個目標就是結合一個寶貴的卵,你的生命最具決定性的戰鬥就是在這樣的微型戰場上進行的。 所以你能來到這個世界時,你就已經成了一名冠軍。”台下的同學以熱烈的掌聲回應了專家。 專家接著講道:“你們現在已經進入大學,也就相當於半隻腳已經跨進社會的大門,以後你會遇到很多障礙和困難,但是你要記住你生來就是一名冠軍,無論有什麼障礙和困難擋在你成長的道路上,它們都不足你在成胎時所克服的障礙和困難的十分之一那麼大..”

這不是講課,這分明是一場激勵人生的精彩演說。專家的演講讓我們懂得了人生的不易。我們在人生中,要用積極的心態去做不懈努力,因為你是一名冠軍。因而,對於要成為成功者來說,任何逆境,都會同時產生一粒等量大的,能克服任何困難的種子。

善念成仙

有兩個好聽的傳說,與八仙有關。我小時候,我奶奶講的。 其一:漢鍾離到人間傳授法術,指導人們如何“點石成金”。人們蜂擁而來求藝,惟獨呂洞賓問道:“點石成金之後,金子還會變回石頭嗎?”漢鍾離答:“會,但那是3000年之後的事情了。”呂洞賓大驚失色:“如果有人3000年後本想靠著一塊金子來度日,但金子卻變回了石子,那豈不害了人家!這法術萬萬學不得!” 呂洞賓拒絕學“點石成金”的法術——他剛一拒絕,便成了仙。 其二:鐵拐李騎著毛驢在人間閑逛,見到一個瞎眼婆婆向一位姑娘乞討。姑娘端出一碗米飯,先一口口將米飯塞進自己嘴裏咀嚼一番,再吐到另一個空碗裏,最後才遞到婆婆手上..鐵拐李指責道:“你怎能這樣呢,將自己吃過的米飯給老人家吃!” 姑娘道:“老奶奶的牙齒全部掉光了,我怕她被幹硬的米飯噎著,隻好幫她把米飯一口口嚼碎了..”———話音剛落,她便輕輕升上天空。她,就是何仙姑。 我奶奶說:“要成仙,就得時時刻刻在心裏藏著一份善念。”我不想成仙,我也知道自己永遠成不了仙。但我始終記住,也一直努力做到,無論何時何地,要心存善念

十二生肖的來曆

近年,在神農架地區發現了漢族創世史詩《黑暗傳》。其中有一個講述幹支來曆的故事:“開天辟地之初,玄黃騎著混沌獸遨遊,遇到女媧。女媧身邊有兩個肉包,大肉包裏有十個男子,小肉包裏有十二個女子。玄黃說:‘這是天幹地支神,來治理乾坤的。’於是,為他們分別取名,配夫妻,成陰陽。男的統稱天幹,女的則為地支。” 古代曆來以天為主、地為從。十天幹又叫十母,對應的十二地支則別稱十二子。漢代蔡邕《月令章句》:“大橈采五行之情,占鬥綱所建,於是始作甲乙以名日,謂之幹;作子醜以名月,謂之支。幹支相配,以成六旬。”大橈是黃帝時代的大臣,這裏的配成六旬,即六十甲子,取了天幹十和地支十二的最小公倍數。幹與支按順序相配合,由甲子乙醜..一直排至癸亥為第六十對,正好幹、支均用最末一位,再排便是重由甲子開始,這一循環稱為一個甲子。其中,每個天幹出現六次,每個地支出現五次。 十二生肖的產生,有著天文學的背景。在原始時代,先民們體驗著寒暑交替的循環往複。宋代洪皓《鬆漠紀聞》載:“女真舊絕小,正朔所不及,其民皆不知紀年,問則曰‘我見青草幾度矣’,蓋以草一青為一歲也。”宋代孟珙《蒙韃備錄》也記:“其俗每草青為一歲,有人問其歲,則曰幾草矣。”年又有觀天者發現月亮盈虧周期可以用來丈量歲的長短,發現十二次月圓為一歲,這一發現,是初期曆法最精確的成果之一,“十二”便視為傳達天意的“天之大數”。 天幹需地支為伴,日月相對,天地相對,就非“十二”莫屬了。 子鼠醜牛..戌狗亥豬。天下動物很多,古人為何選擇了這十二種動物為屬相?

有一種說法,十二生肖的選用與排列,是根據動物每天的活動時間確定的。我國從漢代開始,便采用十二地支記錄一天的十二個時辰,每個時辰相當於兩個小時,夜晚十一時到淩晨一時是子時,此時老鼠最為活躍。淩晨一時到三時,是醜時,牛正在反芻。三時到五時,是寅時,此時老虎到處遊蕩覓食,最為凶猛。五時到七時,為卯時,這時太陽尚未升起,月

亮還掛在天上,此時玉兔搗藥正忙。上午七時到九時,為辰時,這正是神龍行雨的好時光。九時到十一時,為巳時,蛇開始活躍起來。上午十一時到下午一時,陽氣正盛,為午時,正是天馬行空的時候。下午一時到三時,是未時,羊在這時吃草,會長得更壯。下午三時到五時,為申時,這時猴子活躍起來。五時到七時,為酉時,夜幕降臨,雞開始歸窩。晚上七時到九時,為戌時,狗開始守夜。晚上九時到十一時,為亥時,此時萬籟俱寂,豬正在鼾睡。 關於十二生肖的排列,還有各種傳說,這類故事,或似開心解悶的笑談,或似貶惡揚善的寓言,文學成分較濃。但是,生肖座次的排定,決非一朝一夕,也不是一代人所能完成的。最初未必就是一次提名十二種,也許隻有四五個,也許曾有過超額的局麵,後來優勝劣汰,定額定員並定位了,一直傳至今日。

守歲的傳說

傳說古時候,老天爺看到百姓十分貧苦,便在新年舊歲相交的那一刹那間,打開天門,把天庫裏的金銀財寶撒向人間,百姓必須在那一刹那間拾取,早了沒有,若遲了,這些金銀財寶就變成了石塊瓦片。所以人們必須熬夜守歲,等待那瞬間的致富機會。 另傳說玉皇大帝的小閨女非常賢惠,同情天下的窮人,她偷偷愛上了一個人間的窮小夥子。玉帝知道後非常生氣,將她打下凡間與這小夥子結婚,王母疼愛女兒,跟玉帝說情,將女婿封了個灶王,她的小女兒就成了灶王奶奶。 灶王奶奶同情窮人,總是回娘家拿東西下凡來接濟窮人,玉帝知道後,就下禁令:每年隻準女兒女婿年底回家一次。 這年春節,灶王奶奶臘月二十三就回到天上,想為窮人要點東西,但玉帝老是催她回去。灶王奶奶本想一走了事,但一想到窮人,就說:“今天不走了,明天我要紮把掃帚回去掃窮灰。”臘月二十四,玉帝又來催她。她說:“今天又走不了,明天我要磨豆腐!”這樣直到除夕,她天天忙著為窮人準備東西。直到年三十的時候,她才回到地下,給人間帶來一年的豐足。 人們為了感念她的功德,每到臘月二十三送走灶王奶奶後,就按她在天上準備年貨的順序,為自己忙年:“二十三,烙灶幹;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殺灶雞;二十八,把麵發;二十九,去灌酒;三十晚上,捏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