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告狀(1 / 1)

李嬤嬤口中所述的常氏正是歿去不久的常乙鈺,原本也不姓常,隻是夫人的一個通房丫頭,因和甄太尉成就好事,便改了姓名、跟著自家主子姓、榮耀非常。

據甄沛涵回憶,確實有這麼個人搶了她娘的風頭,不過常氏的日子也沒好上多久,自打母親逝去、她自己也失了勢。最近幾年聽說被折磨瘋了,再也不能踏入老爺房中門檻,連累地自己的孩子也不討喜。

若在以前,甄沛涵一定覺得是自己娘家沒落引起的,現在想來絕沒有那麼簡單。雖然常氏不好,可孩子是無辜的,她下定決心要將庶妹接過來。

李嬤嬤自然是攔不住她,隻得勸慰,“姑娘坐著便是,我叫上幾個人去去就回,外麵風大、當心身子。”

甄沛涵知道奶娘是為她好的,便也不再動身。不過須臾,一個長得皺巴巴的孩童被領到自己麵前,因為認生、惶恐地縮在牆角瑟瑟發抖。

這孩子名叫甄蓮兒,在家中排行第七,是府上最小的孩子。實際是五歲,看上去卻才三歲左右。長期的營養不良再加上毒打讓她的身子瘦瘦小小的,十分可憐。

甄沛涵好生撫慰了一會,讓人帶下去梳洗幹淨,身上有傷口的地方擦好藥,以後自然是以親妹妹看待。

不久消息很快傳遞出去,議論她如何自作主張、不顧府上的規矩。這不好的言論最先從老太太那裏傳出,始作俑者便是不為人知的甄月琴。那天甄沛涵撞破她跟表哥在一起,如同窺見自己的心事。

胸口也仿佛堵了痰盂一般、身上的病態就是不見好,無論如何她也不能讓對方說出去、想盡辦法也要打擊她!

隔日甄沛涵去請安,自然遭到老太太的嚴厲批評,“你們雖打一個窩裏出來,但蓮丫頭也好歹是個主子,縱使她受了什麼委屈也不當你來出頭。這要是傳出去,還說我們府裏的下人欺上瞞下、目無尊長呢。”

室內也正跪著兩個仆人,垂著淚告饒,“求老太太開恩,老奴真沒像三姑娘說的那樣使喚蓮姐兒,即便真如她所說的揮著鞭子、也不敢打在蓮姐兒身上。常姨娘剛去,小主人縱然有些調皮的,我們管不住就隻有嚇嚇她了。”

聽了這一番言論,甄沛涵隻想冷笑,這屋裏的人是要告狀她冤枉她們了?昨日自己沒去,可蓮兒身上的傷痕不是假的,“老太太叫來蓮姐兒一問便知,小孩子是不會說謊的,至於涵兒的行為確實有些莽撞,來不及跟照管她的人說一聲。”

意思是這也怪不得她,常氏不是死了嗎,她到哪裏說去?

那兩個仆人有點不敢吭聲了,隻求饒老太太別將她們發賣。老太太倒也不想真的追究此事,隻是給孫女甄月琴一個麵子,“好了,丁香苑地方大、你們隻管跟著去服侍。隻是再不能鬧出這麼大動靜,讓人笑話。”

地上跪著的婆子千恩萬謝,甄沛涵卻是不敢收留,“不是我挑剔、若說真要為七妹著想就不能收了這麼不檢點的人。下次再有人受了欺負、或者身上少了什麼能怪誰呢?打了蓮姐兒事小、可傳出去甄家對下人管教不嚴就不好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