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暗藏六年的秘密(1)(1 / 3)

張江海按照李達的吩咐,通知了法醫和勘驗人員,留下數名民警看護現場,然後把盧峰等人叫上塔頂。

一時間,原本就十分逼仄的古塔頂層,聚集了七個人後,就越發顯得擁擠了。每個人心底都明白,李達之所以把大家叫到這裏來,而不在塔下的空地上說話,肯定是有特定原因的。

“之所以叫大家上來,”李達清了清嗓子,開始說話了,“是因為我已經想通了整件案子的來龍去脈,想跟大家說一下,看看大家聽完後,有什麼疑問,提出來,大家一並談論,把這件案子徹底解決掉。任新,還是勞煩你做一下記錄。”

任新點點頭,在縣公安局刑大隊裏,他一直都負責正式的記錄工作。他從公文包中拿出墊板,用夾子夾上一疊紙,試了試筆,衝李達點點頭。

李達開始說道:“這段時間,浮水鎮上,接連發生了好幾宗命案,這是我們不願意看到的,更是我們應該盡職盡責去阻止的。但是很可惜,一條條人命接二連三地死在我們眼前,我們卻總是要比凶手晚一步。這不能怪在場的諸位,因為這些案子的線索錯綜複雜,很多不相關的事情都被扯在一起,像一團漿糊,攪亂我們的思維,且凶手非常聰明,聰明到可以在暗中耍得我們團團轉。但不管怎樣,我必須在這裏向大家做個檢討,作為整件案子的負責人,我沒能第一時間抓住凶手,阻止凶手行凶,是我的失職。”

大家都沉默不語。這短短的一兩個星期內,浮水鎮上先後發生多宗命案,方螢、鄭立華、黃二狗、江雁潮等人相繼被殺,雖說和警方沒有太大責任,但確實也脫不了幹係。在場每個人都知道李達的為人,他是一個對自己和下屬都十分嚴格的人。

做完檢討,李達回歸正題:“我們還是回到案子發生的最初,也就是從入龍橋水下發現方螢的屍體講起。”李達把話題轉移到了命案上,“鄭立華的事情,我在這裏就不多費口舌了,大家都知道,周承貴和劉遠國已經認罪,他倆是因為嫉恨鄭立華搶走撈屍生意而起了殺心。落水的小孩是誘餌,引好心人下水施救,然後伺機謀害,鄭立華一死,鎮上就隻有周劉二人撈屍,沒有人可以和他們搶生意,他們就能漫天要價,賺取黑心錢。這種事在其他地方也發生過。除此之外,鄭重家裏深夜失火,也是他們所為。該案的偵查階段已經基本結束,很快就可以移送到檢察院起訴,這裏我們不多說,回到方螢的案子上來。

“我們之前分析過,凶手殺死方螢,既不劫財,也不為色,基本可以排除陌生人作案的可能性。通過屍體十指箕張的死狀來看,凶手將方螢與石頭捆綁在一起,推入水中時,方螢應該還有知覺,她在水下有過劇烈的掙紮。這說明,凶手和方螢之間一定有深仇大恨,否則不可能用這麼殘忍的手段來殺人。凶手將屍體與石塊相捆,沉於水底,自然是不想讓人發現屍體。但冥冥中自有天意,一個多星期後,鎮上一個中學生因為學業壓力過大,選擇投河自殺,而他選擇的位置,竟然和凶手沉屍的位置分毫不差,於是就有了接下來鄭立華深夜撈屍,卻在同一處地方撈起兩具屍體的事。方螢溺殺一案,也就此浮出水麵。不得不說,這雖是巧合,卻也應了一句古話: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我們通過方螢身上的銀行卡,查出她的身份,是一名川大在讀學生。於是我們前往川大調查,得知方螢被殺前,曾與一名叫薑濤的副教授接觸較多,二人之間有著非比尋常的關係,曾一起外出過夜。後來有神秘人在川大藝術學院的保安室裏留下話,說為了替方螢報仇,他必須要殺掉薑濤。既然是替方螢報仇,於是我們借此反推,方螢之死,是薑濤所為。隻可惜後來薑濤在醫院被毒殺,還沒有來得及承認殺害方螢的罪行。可是,通過我後來的調查,我發覺,其實薑濤,並非殺死方螢的真正凶手。”

在場諸人,聽得有些入神了,張江海問:“不是薑濤,那會是誰?”

“你不用著急,聽我慢慢說。”李達解釋道,“我之所以說凶手不是薑濤,基於四點原因。首先,據薑濤的妻子講,薑濤平時在家中不敢殺雞,不敢剖魚,若說他敢殺人,實在讓人有些難以相信;第二,通過我的了解,薑濤和方螢之間並不存在深仇大恨,就算他要殺方螢,恐怕也不會選擇這麼殘忍的方式;第三,沉屍的地點不正常,我查過薑濤的履曆和親屬關係,他和浮水鎮扯不上半點聯係,浮水鎮離川大又遠,我實在想不出任何理由,他為什麼要跑這麼遠來沉屍;第四,那個要殺薑濤的神秘人,為什麼要在藝術學院的保安室裏留下複仇這句話?他是真的想為方螢報仇嗎?可是他為什麼又要偷走薑濤的錢包呢?關於這一點,後來我與學院的其他老師交談時,一位保潔員曾無意間談起,說薑濤險些被殺的那個下午,曾有一個年輕人進入薑濤的辦公室,她覺得奇怪,就跟過去問他做什麼,他說替薑濤拿點東西,然後用鑰匙打開桌下的櫃子,拿走了一個信封。可惜的是,這個年輕人戴著鴨舌帽,帽簷壓得很低,保潔員並沒有看清他的容貌。薑濤的妻子曾說過,薑濤不喜歡戴鑰匙扣,習慣把鑰匙放在錢包裏。所有一切就聯係起來了,薑濤的錢包之所以被偷,不是為了其中的錢財,而是為了裝在裏麵的鑰匙,為了打開他的辦公室,為了拿走他櫃子裏的那個信封。至於這個信封裏是什麼,當時我並不知道,當然,後來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