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學習心理學2(1 / 3)

第六章 學習心理學2

考試,尤其是高考,不僅是對考生知識和能力的考查,也是對其心理素質的檢測。考生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麵對激烈的競爭,考試的焦慮當然是在所難免的。有一點,需要我們正確地認識,其實,並不是所有的焦慮都有害,適度的焦慮不但無害,反而能集中考生的注意力,提高做題的效率。但過度的焦慮,以及由此引起的考試怯場,卻使許多平時基礎好、成績優秀的考生在考試時也心跳加快,血壓升高,麵紅耳赤,頭暈腦漲,思維遲鈍,反常遺忘,結果成績不理想,甚至名落孫山。那麼,在考場裏,在一個無助的環境中考生怎麼通過自我調適出一種平和、輕鬆的心態呢?下麵的五種方法可以幫助你。

平靜心態法

一般來說,細心、耐心、自信心是考場中的最好心態。但考生在考試中能否持續保持這三種心態,關鍵又在於是否能平靜,不緊張。這裏介紹幾種應急的自我調控方法。一是呼吸鬆弛法。考生進考場或考試中感到慌張時,自己會發現呼吸變得急促,這時考生可以把雙腳與肩同寬,兩手自然地放在膝蓋上,雙目微閉,深呼吸三四次,要注意的是這裏的吸氣與平時不同,是用腹部慢慢地吸氣,氣吸足後,稍微屏一屏,然後漸漸地把氣吐出,並且在呼氣或吸氣時,要盡量做到綿長,緩慢,深沉。二是提肛法。即考生可以持續做緊縮肛門的運動,這對於緩和心理緊張,鬆弛肌肉也是非常有效的。三是中斷思維法。考試中,人一緊張就會胡思亂想,而使做題思路中斷,產生慌張。這時,考生可以自己對自己說“停”,同時握緊一下拳頭,暫停作答,閉合雙眼,中斷原來的思路,當自覺情況好轉後,再迅速轉入正常考試。

自我暗示法

暗示法是一種很重要的心理調適法。它是指通過語言來調節中樞神經係統的興奮性,從而使神經係統的機能得以改善。考試中,考生在緊張時,心中便可以溫和地默默對自己說:“我要冷靜,要放鬆。”“我有信心有把握考出最好水平。”“我難,人家也難;我不會做,人家也不一定會做。”通過自我安慰暗示,調節好情緒,增強取勝的信心,形成樂觀的心境,成為控製自己內心緊張的主人。另外,武漢鐵路分局漢口鐵中為使學生克服緊張心理,編寫了一份“三字經”,考生也可以作為選擇的暗示語言。現抄錄如下,以供借鑒。

考期近,樹信心,調狀態,進佳境。

文具筆,清理好,準考證,莫忘了。

進考室,心充實,視高考,尋常事。

拿試卷,填名號,速瀏覽,定方案。

先做易,後做難,先解簡,後解繁。

題審清,書寫淨,搶速度,要細心。

試題易,莫大意,我覺易,人皆易。

試題難,莫心煩,我覺難,大家難。

答題畢,細複審,要客觀,宜冷靜。

鈴聲響,出考場,不議題,不算賬。

勝不驕,敗不餒,忘成敗,是大將。

飯吃好,覺睡香,待明日,打勝仗。

思維轉移法

思維轉移法指通過轉移對象來調節身心變化。如出現怯場時,可暫停答卷,做些與答卷無關的活動,看看窗外高大的樹木,望望藍天白雲,做做伸展運動或閉上眼睛默默地數數,還可以有意想象一些愉快、舒適的情景和狀態,如平躺在林中草地上,小鳥在樹枝上啾鳴,鬆鼠在身邊跳躍,或者幹脆倒在桌子上休息一會兒。這些轉移注意力的做法會使大腦皮層產生一個新的優勢興奮中心,讓原來由於精神緊張而引起的優勢興奮產生抑製,使怯場得以解除。

解除疲勞法

考試時,由於考生注意力高度集中,書寫量又較大,再加上心理的緊張,很容易造成過分的疲勞,從而導致思維遲鈍,記憶力出現障礙,影響他們本來知識和能力的正常發揮。這就要考生不時地給自己一些調整狀態的短暫間歇,伸展四肢和腰背,活動手腕和頭頸,搖搖手指關節,幫助自己維持良好的機能狀態。如考生感到手指非常緊張,甚至影響握筆,寫字時,就應先放下筆,活動活動手腕,手臂自然下垂,輕輕地搖幾搖,或者雙手交叉按壓指關節,雙手舉至麵部自上而下幹洗臉五至六次,這樣手就會放鬆許多。

集中注意法

不少考生在考試時,多種思維都會浮上心頭,許多不如人意的後果會不時在眼前閃現,如擔心時間少,害怕比別人相差太遠,注意力老不能集中到答題上來。為了避免這種情況,考生應該在平時多鍛煉集中注意力。考場上遇到上述情況,可不要急於答題,而握住筆杆,兩眼盯住前麵的某個固定對象,如教室前黑板的邊,牆壁上的一點。有意縮小視野,幾分鍾後再集中到要做的題目上來。這樣會較快地集中思維,抑製慌亂,讓心神安定下來。

保持考場上的“最佳心理”狀態

如何把握“考試心理”呢?如何把自己調整到考前最佳心理狀態呢?在考前和考場上,要把自己的情緒控製在最佳心理狀態水平上,有三種方法:

第一種,對自己正確評估,以加強情緒的穩定性

針對考場的情緒控製問題,首先要看我們對這場考試,心中有沒有底,考前,對這門功能是否準備充分了。所謂充分,這裏起碼有三層含義:其一、這門功能複習的基本內容是否都掌握了,如果題目都會答,情緒自然可以穩定;其二,僅是會了,達不到一定的熟練程度,也不算充分。因為當今的考題從範圍上講是按規定的大綱,從題量上看,是比較多的,所以你做考試題,僅是一般的會還不行,同時要求做題速度快。如果比較熟練,做起來自然效果高,心理也踏實,情緒自然是穩定的;其三,對考試充滿必勝的信念與信心,你的情緒肯定是穩定的。信心是你考試成功的精神支柱,它會給你增添力量。所以遇到題目無所畏懼,你會輕鬆愉快,主動積極地完成任務。由此可見,情緒的自我控製與考生對自己的正確評估直接相關。

第二種,用積極的語言暗示加強情緒的穩定性

對於情緒的控製問題,做到問題的認識要正確,達到一定深度,限於個人的知識經驗,也不是很容易的。所以要達到情緒的自我控製還有其他的方法,如當今體育運動界的積極語言暗示,就是一個行之有效的辦法,比如感到自己無能為力時,就可以暗示自己,做一些加上詞語暗示的深呼吸活動,像當你吸氣的時候你可以想“吸盡力量”;當你呼氣時,可以想“呼出汙濁”等。這種語言暗示的結果,可以使你精神振作,情緒穩定。

考生朋友們,當你進入考場,出現了“考場慌忙”的感覺時,你就可以采用“沉著、冷靜”等自我暗示語,以此來安慰自己,以加強情緒的穩定性。其實,這種做法也是常見的事,就像我們常說的“人逢喜事精神爽”的那種“自我增力的感覺”。所以,考生在考場上采取語言暗示,能調節自己的不良情緒,可以產生冷靜、沉著的穩定情緒,或減輕不愉快情緒的強度。

第三種,以良好的行為、姿態穩定自己的情緒

心理學的研究證明,行為、動作姿態,可以直接影響一個人的情緒。比如到了考試那天,在不影響休息的情況下,要起的早一些梳洗完畢,精神抖擻地步入考場,充滿信心地迎接考試。不能小看這些動作程序,因為這些程序裏麵充滿了心理內容的描述,別人看了,覺得這位考生很精神,自己也會感到信心百倍。這種積極情緒可以使我們體內生物化學變化順利有力,可以提高大腦皮層神經過程的興奮性,可以使思維活躍靈活,回憶問題的速度加快,答卷效率也會提高。可見,考生既然考前做了充分準備,而且又充滿了必勝的信心,就應精神飽滿、落落大方地進入考場。接過考試卷時,要用“沉著、冷靜”的語言暗示自己,你肯定會取得理想的考試成績。要想達到這一目標,就要加強心理訓練達到情緒的自我控製,促使產生最佳的心理狀態,從而使考試過程得以順利度過。

努力消除考試前的緊張心理

怎樣消除考試的緊張心理?

考試緊張直接影響到知識水平的發揮,直接影響到考生考試成績。現介紹消除考試緊張的幾種方法,不妨一試。

1、深呼吸法:考前找一個比較安靜的地方,站立,眼微閉,全身放鬆,深呼吸,同時默念“1——2——3”,心想:放鬆、放鬆。這樣可以使血液循環減慢、心神安定下來,全身有一種輕鬆感。

2、扮怪臉法:找一稍偏僻的地方扮怪臉,歪嘴扭唇、抬鼻斜眼,放鬆麵部肌肉。如能麵對小鏡子看到自己的古怪神態,一定會忍俊不禁地發出笑聲,一切牽腸掛肚的念頭都消失了。

3、精神勝利法:心裏想,我一定能成功,一定能發揮超常,考出好成績。我考不好,別人也不怎麼樣。反而會降低壓力,保持平常心。

4、臨場活動法:由於正常的緊張情緒也會使體內產生大量的熱能,所以可以在考試前稍稍活動活動,使熱量散發。可走動、小跑、搖擺、踢腿;可以雙手握緊再放開,讓全身肌肉縮緊再放鬆;可在考試過程中用力擰一下身體的某一部位。這樣緊張情緒會漸漸消失。

5、閉目養神法:閉目,舌抵上齶,經鼻吸氣,安定神情。可以設想一個人走在幽靜的森林裏,恬然自得。

6、凝視法:確定一個距離較遠的明朗的物體,凝神並細心地去分析、琢磨其顏色與遠近。

7、漫畫消遣法:可翻翻誇張、逗趣的一些漫畫作品,促使心情開朗、情緒高漲,重新占據優越感,恢複自信心。

8、自我暗示法:“我已做好充分準備,不會考壞的”、“緊張是膽小鬼的行為”。

9、類比法:“我考試緊張,任何人考試都緊張。”對此自己不妨泰然處之。

10、聯想法:緊張時,想自己曾經做過成功的事,回想成功時的心理體驗,這樣會感到非常滿足,從而消除緊張。

快速放鬆的11種簡單方法:

在現實生活中,來自工作或是家庭的壓力,總會人感到焦慮煩躁,對於如何放鬆身心,解決生活壓力必須有實際的方法,以下提供數種實際可行的壓力消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