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心靈的洗禮
引言:秋天真的來了,我望向了天空,天高高的,藍的惹眼,像是一汪靜靜的水鋪在了城市的上空,一捅就會柔軟的散開一片……我下意識的抱抱了雙臂,沿路看每一片葉子,忽然有一種美麗的想法:我希望自己是看到第一片秋葉落的精靈,我閉上眼睛仿佛真的看到金黃色的葉子從天空飄落下來,大把大把的,似乎要砸碎大地濕濕的外裳,直到地麵變的零亂不堪,周圍都是靜靜的,隻聽到葉子落地的沙沙的響聲。在睜眼的一瞬間,眼前仍是一片濃濃的綠……
心中的迷彩服
開學的第一天早晨,由於暑假睡懶覺的習慣,使我在半醒半謎中又閉上了眼睛。過了一會兒。我似乎聽見一陣充滿鬥智的聲音。我一時還不知道是怎麼一回事兒。 我走在上學的路上,在不遠處又傳來一陣陣同樣的呼聲——1.2.3.4。隨後便看見一群整齊的隊伍。我這時才知道原來是在軍訓。他們穿著藍色的水,綠色的草叢,黑色的森林。他們穿著大地所給予的衣服——迷彩服。這也是我夢昧以求的服裝。我對走在我旁邊的同學說:“你瞧,他們多威風啊,天天就這麼走著.喊著,又不用呆在教室裏學習。”她說:“太陽還沒出來啦,庫的還在後麵,他們想的可不和你一樣。”我問:“他們想的是什麼?”然而她隻是微笑的聳聳肩。 中午上學時,太陽高高地懸掛在天空,不樹葉曬得都卷了起來,人們也好像被關進了不透風的大蒸籠裏。我好不容易走進教室,嘴裏的冰淇 淋和頭頂上的吊扇使我舒適極了,沒坐一會兒,又聽見外麵軍訓的聲音。我向窗外張望了一下,看見烈日下的他們不禁想起同學今天早上給我說的話,這時,我也明白他們想的餓是什麼了。 上課了,一陣陣的聲音又傳入我的餓耳朵裏,於是不由的想到了自己,對於初三的我,明年的今天,我能否像他們一樣,穿上神奇的迷彩服嗎,能否與同學們一切經受烈日的考驗。於是,每當我聽到這聲音時,就會更加努力 這周很快過去,訓練也快結束,但我想,這次特殊的經曆,在他們成長的道路上會寫下深刻.難忘的一筆。
雨後的天空
記得小時候非常喜歡雨,那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我不懂,也許是因為你吧?
那時總是傻傻的坐在窗前,等待著雨季的來臨。希望的是什麼?希望的是你再次悄悄的
幫我擋雨,那種感覺酸酸的,沒有人能阻擋那種幸福.. 快樂的時光總是那麼短暫,明白的是總有一天你會離開,我十分珍惜,珍惜和你在一起的每一秒,而你呢?不以為然,我的淚水已包容了你的全部,你懂嗎?是我太不了解你了,還是我太傻了?傻得一次次包容你對我的傷害! 我的淚水以為你流盡,我不願再包容你那無慰的理由。理清自己的思緒,最後選擇放棄,為一個傷害,欺騙自己的人而等待不值得,告訴自己雨後的天空才是最美麗的,那種美麗才是我的追求。 不在傻了,雨水代表的是一個人的悲哀,也許早就應該拋開那個個性,我會學會改變,學會忘記..不願那討厭的雨滴落在我身上,因為我怕.. 也許雨後的天空才是最美的,抱著一顆期待的心去等待下一次的遇見..
我對幾何的認識
如果說對於數學的興趣,我可以說是沒有的。至於上科學宮的數學班,我一開始隻是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因為我數學並不好。可是,出乎我意料的是:那兒的老師是我們實驗的老師,而且那個老師竟然還是王雨沫的爸爸,以前呢,我與他接觸過,給我留的印象並不好。一開始的第一節數學課,我穿的是校服,所以他一眼就認出我來了.. 這樣吧,我呢回顧一下這十天的“精彩鏡頭”: 第一天:由於他講課速度太慢,因此我很不習慣,再加上我在家又預習過,所以,我對他的講課方式很反感。後半節課開始做題,那些題早做過“8”遍了,所以,拿過題來簡直是“1”秒鍾一道。他呢有一點我很欣賞,就是,你做完題他還有,所以他就不停地給我留,因此,我後半節課過得很充實。 第二天:由於第一天我的出色表現,再加上我是實驗的學生,所以他對我格外的重視(雙重含義)。他呢,依舊是猛給我做題。 第三天:我有一點感動,具體的呢,與第二天無太大分別。 第三天和第四天之間,隔開了三天,原因是,他發燒了。我呢很期望他能早早的好起來。 第四天:他來給我們上課,看樣子呢是完全好了。對我還是老樣子。所以第五天,第六天第七天,我就不記了。 第八天:通過我的觀察,我發現他每次上課都不帶水,天氣炎熱,不帶水怎麼能行呢?於是我給他買了一瓶“綠茶”。他似乎很感動,但是一節課了,他連擰開都沒擰開。下課後,把我叫了出去,問我一會兒有沒有課(那天化學不上了),如果沒課他就拿走了(綠茶)。我當時差一點“嘀”(口頭禪,表吃驚)了出來。
第九天:我的同桌張揚逃課了,我的旁邊空蕩蕩的,於是出完題他就站我旁邊,一會問我做出來了嗎,一會又問一遍。我呢,是最討厭做題時有人站我旁邊,尤其是難題。那一天也不知道哪來的一鼓寧勁,死活沒讓他給我講,楞是自己想了半個多小時,最後他看我實在是想不起來了,才給我講的,最後下課,還給我留了八道回家作業。當然,我估計,那應該
是我上課做的。那八道題我竟都做了出來,這使我找回了一點自信。 第十天:也就是最後一天了,我很傷感,畢竟相處了十天,有一點舍不得。最後我和他一起下了樓梯,並約定初三的時候問他題。 就這樣十天過去了,有快樂,也有傷感。對了忘記了一件事,文中的他指的是王老師。我相信,初三為了他我一定會拚了命的學幾何的!唐局
捐個微笑給別人
“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捐個微笑給別人令人在寒冬感到溫暖;捐個微笑給別人讓人在酷暑難耐中感到清涼;捐個微笑給別人使人在心情鬱悶中燃起信心;捐個微笑給別人令人在身心疲憊中充滿力量。 每年的《春節聯歡晚會》都是集眾節目之精華讓老百姓們歡歡樂樂過大年。今年有個節目令大家全身心的感動。這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千手觀音》。這是聾啞演員們整日整夜的排練才能有這麼精彩的節目。平常人一下子就學會的動作對於他們那就沒那麼容易了。健全人學會這動作隻需要幾分鍾而對於他們卻要幾小時甚至一上午。演員們表演還要與其他人共同完成一個動作並配合音樂節奏,還要跟著燈光真是“台上一分鍾,台下十年功。”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正是演員們用他們辛勤的汗水獲得了演出的成功,更加感動了電視機前億萬雙眼睛。這時人們不再是一雙同情的目光了,而是敬佩的眼神,更是崇拜的目光。大家是全身心的震撼,在場的觀眾眼中都閃著晶瑩的淚珠,億萬中華兒女都被他們給征服了。聾啞人不再是社會的累贅了,他們而是社會中一顆璀璨的明珠,正在閃閃發光,體現了人的價值。頓時,雷鳴般的掌聲響起,為演員們喝彩,感謝幕後的工作人員,感謝······ “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苦一分才。”我們這些健全的人是老天的恩賜,我們有手有腳,我們應該幫助一些不幸的人。捐個微笑給別人,自己開心的同時也是給別人最大的祝福。 “迎天下大方之士,笑天下吝嗇之人。”微笑人人有,隻是在於能否把自己最美的一麵展現給別人。捐個微笑給別人,世界將會更美好。那麼還等什麼,趕快行動吧!展現自己更美的一麵,牙齒天天見太陽。
靜夜思
靜靜的夜,隻有黑與我--思念你的我--隻有軀殼的我. 關掉所有的電源,但是月卻更亮了!慢慢的拉上窗簾,越來越暗了,就像我空空的心..
淡淡的月光夾雜絲絲愁緒,慢慢的點燃一隻煙,紅紅的火光像是我曾經對你的愛,深深地吸了一口,感覺有那麼--甜我那麼依戀.吐出的漫漫煙霧模糊了我的眼睛,呈現出你的模樣,我想伸手去.但是沒等我的手靠近,它卻散了!越是伸手去抓,它散的越快!又吸了一大口,卻有點苦,吐出來的是一片煙霧沒看見你的樣子!又反複,反複.但是.
一切是那麼靜,但我卻可以清晰的感覺到我的心還在為你而跳動。我相信,他跳一下停一下,跳一下停一下.是你開窗簾,移動在回應我,在傾聽我。 拉開窗簾,移動窗,有風吹過,不自覺的揉揉眼睛..以為有東西吹進去了,其實是有東西要漫出來. ————小豬,你總會看到我,在一切之後陪在你身邊的是我!
小人物的自述
小人物是我,我是小人物。小人物渺小,平凡,隻不過是一個十五歲的頭發卷卷的小丫頭,小人物的自述卻充滿了小人物自己的個性。 小人物是我,我是小人物。小人物喜歡在假期裏用電腦“啪噠啪噠”寫各式各樣的小說,長篇的,短篇的,小人物喜歡隨意的寫小說,沒有命題的限製,想怎麼寫就怎麼寫,小人物寫校園小說,網絡小說,寫魔幻,甚至武俠,小人物寫得不亦樂乎,一個個漢字飛快地跳上屏幕,思路源源不斷入長江之水一瀉千裏。有些時候甚至輕飄飄地覺得自己的小說有朝一日能發表,而家中的大人物看見小人物在寫小說,送了四個字:“不務正業”,說“作文都寫不好還寫小說”,最後總結了兩個字——做夢。隨後又苦口婆心教育小人物要以學業為重,小說寫再多也不能當飯吃。小人物眼睜睜看已經寫了上萬字的小說要夭折,但大人的話神聖不可侵犯,隻好忍痛割愛,把小說保存在電腦裏,日後在寫。 小人物是我,我是小人物。小人物喜歡問問題,用大人物的話來說是“打破砂鍋——紋(問)到底”。小人物的問題一個接一個,直問到大人物無言以對,肚中墨水不夠回答為止。小人物仍舊意猶未盡,大人物卻說:“這些東西課本裏又不會學的,你把課本裏的東西學好是真的。”小人物問問題的積極性被潑了一盆冷水,不服氣地說:“不會就不會,別找借口。”於是上網發帖子求救於網友,不料網友們的回複少有正經,難得正經的也隻是一句“不知道”。“好心人”還會說:“我幫你問問別人”,結果同樣是石沉大海再無音訊。 小人物是我,我是小人物。小人物喜歡下棋,也看大人物們再四四方方的棋盤上廝殺,戰火硝煙,自己卻身處其外,大有“旁觀者清”的味道。當然,“觀棋不語真君子”。小人物雖是個小女子,不是什麼“君子”,卻也不敢再大人物麵前班門弄斧,一向隻是乖乖地沉默觀戰,見死不救是我常做的事情。雙方都比較客氣的,吃掉對方一兵一卒前都打個招呼,好讓對方有個彌補的機會。輸了的一方從不在意:“再來再來”。而勝的一方也沉著冷靜,從不沾沾自喜。小人物覺得這才叫棋風好,不像現如今在網上下棋的人,一輸就要罵人,或者半天不走棋,浪費時間,要不就拚命求和,讓你心煩意亂。小人物雖是小人物,可還是瞧不起那些人。“勝敗乃兵家常事”,下棋怕什麼輸,要輸得起,要有大家風範。小人物輸了棋就爽爽快快“投子認輸”,這點看來,小人物自認為還是有點大人物的風度的。
小人物是我,我是小人物。問小人物最怕什麼,就三個字“寫作文”。說確切一點,是沒思路的時候寫作文。苦思冥想一個下午也寫不出一個字,那種滋味可不好受,思路總是在一半的時候沒有了信號,寫了一半的作文也隻好作罷。要不就是睡覺的時候信號特多,一到
早晨提筆的時候,晚上的靈感全跑到了不知哪裏。寫作文和小人物平時寫隨筆不一樣,一二百字的隨筆可沒有辦法變成八百字的作文,小說也隻能消遣了寫,又不能當成作文交差。哎!苦也苦也。 小人物是我,我是小人物。小人物喜歡刺激,過平凡的生活,卻想著要是要是在高溫下停一天電是什麼滋味。小人物不是不怕熱,而是想著所有的大人物小人物都在夏夜熱得睡不著覺是什麼景象。人們拿出久違的蒲扇,蠟燭,離開空調,過一天真正的夏日生活,那是一種回到過去的親切啊。小人物總是抱怨這個夏天不夠熱,沒有氣氛。而大人物知道了,瞪了小人物一眼,罵小人物“神經病”。弄得小人物灰心了好一陣子。 小人物是我,我是小人物。以上是小人物的一些自述,見笑!
那一次,我落淚了
第一次體會到“死亡”二次的含義,是在2003年的那個冬日——2月12日。那一次,茫然,憎恨,回憶,痛苦,失落,一下子襲上我的心頭,碩大的淚從我那倔強的眼中流了下來。為什麼會這樣?我對天呼喚。 奶奶是生癌去世的。家人發覺時已經到了晚期,如此突然的打擊,使全家都愣了——“媽身體一直很好,但願是誤診吧?” 後來,後來的日子奶奶便是在床上度過的。開始的一段時間,奶奶仍是很“健康”,會和我聊天,甚至仍舊不忘叮囑我添衣,詢問我的學習情況。可是再後無論家裏想盡辦法幫她求醫問藥,她還是一天一天瘦弱下去。 奇跡並沒有發生在奶奶身上。2月12日,奶奶走了,永遠地走了,沒有留下一句話,是那樣的平靜,那樣的安詳。我是未成年中的唯一一個哭得如此傷心的:也許是奶奶對我的愛太多了,也許是我太渴望奶奶對我的關懷! ——每次天驟然變冷,總會接到奶奶的電話,“多穿點衣服,別著涼了。”這熟悉的聲音,我聽了很多很多遍。然而如今,我能到哪裏再去尋這聲音的源頭呢? ——每次攙著奶奶的手逛街。路過“朱鴻興”,她總會帶我進去買一客小籠饅頭。“多吃點”,每次都是我吃,奶奶看著。有的時候,我讓奶奶也吃,她便吃一個,隻吃一個,無論我怎麼說,隻吃一個。 ——電話中告訴奶奶我想她,奶奶便會抽個空來我家裏。而進門第一件事情,是來到我的床前,摸一摸床單的厚薄,然後才會放下心,綻開一臉美麗的菊花。 ——怎能忘記,多少個夜晚,她頻頻起床為我蓋被,怕我著涼。 ——怎能忘記,她那等待我放學回家,蒼老的身影? ——怎能忘記啊,她在生命的最後一刻,想到的,仍舊是我? 然而如今,我又能做什麼呢?隻能落淚,隻能悲傷,隻能含著淚花,告訴住在天國的奶奶:我愛您。
寫作感言:
寫下這篇文章時,奶奶去世還不久。現如今重新整理後將它寫出來,淚水,仍舊是忍不住地流了下來。正如文章所說的:也許是奶奶對我的愛太多了,也許是我太渴望奶奶對我的愛了!有的時候,記憶中關於奶奶的畫麵總會浮現在眼前,良久良久讓我不敢相信——奶奶已經走了。本文是為了懷念、感謝我的奶奶,即使,她已經不在,即使,她看不到我的文字。 一個朋友讀完這篇文章後,說我的奶奶太嘮叨。也許她沒有錯,老人,都會顯得嘮叨。但是,我願意聽奶奶的嘮叨,因為那至少證明我擁有關愛。而如今,即使我渴望再聽一遍那些曾經聽了無數遍,甚至成為嘮叨的話,也是枉然。“一切,隻有失去後才會懂得珍惜。”我想讓大家知道,有一些愛,失去了就再也追不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