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香蕉能提高免疫力3(1 / 3)

第七章 香蕉能提高免疫力3

茄子、芹菜、油菜能提高免疫力

茄子肉質柔軟、味道鮮美,價廉物美,人見人愛,是夏天主要的大眾蔬菜之一。

茄子含有豐富蛋白質、脂肪、糖、鈣、磷、鐵以及多種維生素,其中蛋白質和鈣的含量比西紅柿高3倍多。每公斤紫茄子維生素P含量高達7200毫克以上,能增強人體細胞間的粘著力,增強毛細血管的彈性,減低毛細血管的脆性及滲透性,防止微血管破裂出血,並有預防壞血病及促進傷口愈合的功效,能提高人體免疫力。所以經常吃茄子,對防治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咯血、紫斑症及壞血病都有一定作用。因此,中老年人以及患心血管病或膽固醇高者,經常吃些茄子,對健康長壽是十分有利的。下麵介紹幾種治病的食療方法:

一、茄子泥:新鮮茄子適量,洗淨,搗泥,外敷,有清熱解毒消癰之功,可治療瘡癰紅腫、皮膚潰瘍、爛腳、凍瘡。

二、茄子炭:經霜茄子(細長、色深紫、茄籽少者為佳),連蒂焙燒後研末,每天空腹服10克,用黃酒20毫升送服,7天為1療程,可治療便血。

三、白茄根湯:白茄根30克,臭梧桐各10克,水煎服;或白茄根、木防已根、筋骨草各15克,水煎服,有祛風通絡之功,可治療風濕痛、手足麻木。

四、油炒茄子:茄子50克,大蒜20克,生薑3克,蔥白5克。先將洗淨的茄子切成細長塊,用菜油旺火炒燒,加上述調料,並加味精、醬油、鹽等,再文火燒。連食幾天,有暖脾健胃、行氣止痛和增食作用。

芹菜屬傘形科,有旱芹、水芹二種。旱芹也叫藥芹,香氣較濃,藥用以旱芹為佳。芹菜味甘、性涼、無毒,有健胃、利尿、調經、降血壓、鎮靜等作用。芹菜既是日常蔬菜,又是一味除疾良藥。芹菜治病,古已有之,這裏擇其部分驗方介紹給大家:

一、高血壓:鮮芹菜500克或芹菜根60克,洗淨,水煎服,每日1劑,10天一個療程。

二、高血脂血症:鮮芹菜根10蔸,大棗10枚,水煎分2次服,連服15天為一療程。

三、糖尿病:鮮芹菜500克,把芹菜洗淨,搗爛,加冷開水拌勻,擠汁,1天2次分服,連續服用15天為一療程。

四、反胃嘔吐:鮮芹菜根30克,甘草15克,雞蛋一個,藥煎水,打入雞蛋衝服。一般1劑可愈。

五、月經先期:幹芹菜50克,加水二杯,煎成一杯,溫服,常服有效。

六、婦女月經不調,崩漏帶下,或小便出血:鮮芹菜30克,茜草6克,六月雪12克,水煎服,每日1劑。

七、梅核氣:芹菜100克,蜂蜜適量,把芹菜洗淨,搗爛取汁,加入蜂蜜,微火熬成膏,每天服1匙,開水衝服。

八、百日咳:鮮旱芹(連根葉)100克,洗淨,切碎,搗爛,加冷開水100毫升,榨汁,再加食鹽少許,隔水蒸熱,早晚各服50毫升,連服3-5天。

九、乳糜尿:鮮青莖旱芹(近根莖部呈青綠色,比白莖旱芹短小),莖及根10-15株。水煎分2次服,每日1劑,連續服用5-7劑。

十、角膜白斑:水芹15克,冰片1.5克。把水芹洗淨,切碎搗爛,用幹淨紗布擠汁,加入冰片末,調勻,點滴白斑,效果甚佳。

油菜為營養豐富的綠葉蔬菜,每百克含有碳水化合物2.3克、蛋白質2.6克、脂肪0.4克、胡蘿卜素3.15毫克、維生素民為0.08毫克、維生素B2為0.11毫克、維生素C51毫克、礦物質中的鈣含140毫克、鐵1.4毫克、磷30毫克,此外還含有微量的元素錫,這種物質能抑製人體對致癌物質亞硝酸胺的吸收與合成。油菜有散血、消腫作用,可用於吐血、血痢、丹毒、乳痛等症的醫療,油菜還有利腸胃、利大小便、消食、治熱咳、解酒等功效。

油菜食用方法多樣,可用於素炒,也可與肉片、火腿、香腸、豬肝等原料一起烹製。在加工烹製時一定要用旺火、熱油、快炒,這樣,做出的菜肴才能達到顏色碧綠,鮮嫩美觀的要求。如炒的時間長,會失去其特有的風味。另外,變質的油菜不能食用,因為變質的油菜中含有大量的硝酸鹽和亞硝酸鹽,亞硝酸鹽有毒,能引起缺氧中毒。所以,不新鮮的油菜不要食用。

吃海帶、魚、蝦可提高免疫力

海帶,又稱昆布,是一種食用藻類,含有豐富的營養。據測定,每百克海帶中含蛋白質8克,脂肪0.1克,胡蘿卜素0.57毫克,煙鹼酸1.6毫克,鈣1177毫克,鐵150毫克,磷216毫克,維生素B1、B2等,以及鈷、纖維素、褐藻酸、甘露醇與多種微量元素。

海帶不僅是補充營養的優良食品,而且有多種醫療作用。《本草綱目》記載:海帶可治癭病(即甲狀腺腫),與其他水腫症,有化痰、散結功能。近年來,科學家已發現常吃海帶對預防和治療癌症都有作用。是因為海帶特點是富含碘。平常食物中或飲水中含碘量低時,容易引起單純性甲狀腺腫,而甲狀腺腫又容易轉化為甲狀腺腫瘤。低碘飲食還會促進與激素有關的乳腺癌,因此,常食海帶能有效的預防和治療單純性甲狀腺腫的發生,而達到防治癌症和提高人體免疫力的作用。海帶中所含的昆布氨酸,是一種特殊氨基酸,它具有降低血壓功效,可預防高血壓和腦溢血。海藻類食物可促進腸蠕動,使大便暢通,以防止直腸癌發生。

常食魚可延年益壽,原因在於:

一、補充蛋白質。蛋白質是人體最重要的營養素,“沒有蛋白質,就沒有生命”。魚肉中含蛋白質豐富,所含蛋白利於吸收利用。

二、補鈣。經常吃魚可防治缺鈣。現代研究還證明,高血壓患者,不在於攝鈉(鹽)過多,而在於體內鈣缺乏,所以吃魚補鈣還可防治高血壓。

三、防治心血管病。我國沿海地區舟山群島的居民,心血管發病率遠遠低於內地。究其原因,在於他們經常吃魚。

四、防治糖尿病。有研究表明,糖尿病的發生發展與某些微量元素的缺乏有關,而常食魚的地區,糖尿病發病率極低,其原因在於魚所含微量元素豐富。魚是含鋅豐富的食品,故吃魚還能補鋅,也可防治患白內障。

蝦,分為海水蝦與淡水蝦兩種,海水蝦包括龍蝦、對蝦等。蝦為水產名品,味道極為鮮美。蝦不但味道好,而且有豐富營養價值,每百克新鮮蝦肉中含蛋白質20.6克,水分77克,脂肪0.7克,鈣35毫克,磷150毫克,鐵0.1毫克,維生素A、維生素B1、B2、E和尼克酸等。蝦皮的營養價值更高,每百克則含蛋白質39克,鈣2000毫克,磷1000毫克,鐵5.6毫克,其中鈣的含量為各種動植物食品之冠。

我國醫學認為,蝦性溫,有壯腸益腎、補精、通乳之功效。凡是體虛乏力、厭食、麵黃的人,都可將蝦做為滋補和療效食品。用鮮蝦150克,加韭菜250克一起炒熟食用,或用糯米加大蝦燉飯,再加點甜酒食之,可治陽痿。用蝦50克,加冬蟲夏草15克、九香蟲15克,每日煎服一次,亦可治陽痿、腰痛乏力等症。用蝦仁20克,加豆腐500克(切塊),一起放入鍋中燒煮,並加蔥、薑、鹽等調味,可作菜肴,又可治腎虛諸症。

豬蹄、羊肉可提高免疫力

豬蹄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它有豐富的膠原蛋白。膠原蛋白是一種由生物大分子組成的膠類物質,為構成人體皮膚、筋、腱、牙齒、骨骼等組織中最主要的蛋白質成分,約占人體總蛋白質的1/3。如果膠原蛋白的合成發生異常,則可導致醫學上所說的“肢原病”。

膠原蛋白對保持人體細胞的水分極為重要。據研究,膠原蛋白缺乏時機體細胞的代謝就會減弱,細胞的可塑性出現衰減狀態,造成免疫力降低,彈力降低,皮膚和粘膜幹燥皺紋等脫水狀態。並且膠原蛋白可促進毛發、指甲生長,保持皮膚柔軟,毛發光澤;經常食用豬蹄,可防治進行性肌營養障礙,對消化道出血、失水休克等有一定療效,並可改善微循環,從而使冠心病和缺血性腦病得到改善。醫生建議,多食豬蹄可改善組織納水機能低下的狀況,有利於組織細胞正常生理活動的恢複,加速新陳代謝,增強機體免疫力等。

羊肉為我們主要食用肉類之一,羊肉肉質細嫩,味道鮮美,並且營養豐富。

據分析,每百克羊肉含蛋白質13.3克,脂肪34.6克,碳水化合物0.7克、鈣11毫克、磷129毫克,鐵2毫克,還含有維生素A和維生素B族及煙鹼酸等。羊肉風味獨特,可烹調多種佳肴,為人們所喜愛。

羊肉性熱,是適宜冬季進補與補陽的佳品,我國醫學認為:羊肉能助元陽,補精血、療肺虛、勞損,是滋補強壯的食物;又認為人參補氣,羊肉則補形,可以治療男性五勞七傷、腎虛陽痿等,對女性則有通乳、理帶等功效。將羊肉半斤,除去脂膜,切塊狀煮至半熟,以蒜佐之,3天吃1次,可治療腎虛陽痿。將羊肉500克,洗淨切成薄片,與高粱米一起煮粥食之,對脾胃虛弱、消化不良有療效。

常吃苦味食品和粥點可增強免疫力

我國醫學認為,常吃些苦味食品進行調節,就能“入心經而降心火,去心火而神自安”。

現代醫學研究發現,苦味食品中富含氨基酸、維生素、苦味質和微量元素等。經常吃引起苦味食品,不但能增強脾胃肝腎的功能、排泄體熱、利尿除濕、增進食欲,而且具有消炎抗菌、提神醒腦等功效。常見的苦味食品有:

一、苦瓜:營養豐富,氣味苦、寒、無毒,具有助消化、除邪熱、解勞乏、益氣解毒、清心明目等功效醃。現代醫學還認為,患有糖尿病、癌症的病人經常食用苦瓜,對病情有較好的輔助治療作用。苦瓜既可生吃,又可炒食,還可醬醃、製作罐頭等。苦瓜還有一大特點,就是與其它菜搭配烹調食用時,其苦味絕不會沾染配菜。

二、萵苣:又稱“萵筍”。其味苦且甘,性涼而不寒,具有利五髒、通經脈、開胸膈、解熱毒、利小便、減肥健身等功效。現代醫學研究認為,萵苣中含有豐富的鉀元素,經常食之,能維持心髒節律,促進排尿,調節神經傳導等,對小兒的牙齒和骨骼生長發育亦有促進作用。萵苣的食法很多:其薹莖可生吃,也可燒塊、炒片、涼拌絲、配菜、醃製條幹等;其嫩葉可做湯、煮菜飯、也可曬幹備食;其嫩皮去筋以後,亦可炒食、涼拌或醬醃。

三、啤酒:有人覺得其味微苦、寡淡,因而不喜歡飲用。其實,啤酒在酒類食品中營養價值最高,素有“液體麵包”之美譽。因其富含二氧化碳,故人喝了以後體內的高熱便會隨之散發出來,從而起到消暑解渴的作用。人們在日常餐飲中適當喝點啤酒,可起到健胃、清目、散熱、止咳、利尿、降血壓等作用。

粥在中國已有3000年曆史了。古人認為粥是“第一補之物”。粥因柔膩,與腸胃相得,可生胃津,健脾胃補虛損,最宜養人。尤其老年人,身體各器官功能逐漸減退,消化與吸收的功能更易衰退,食粥是絕對有益。

粥是我國飲食文化中的一絕,最特別的是除了主要原料為糧食外,還可以添加具有營養價值,或對疾病有療效的配料,一起煮熬。如蓮子、扁豆、紅棗、薏仁、百合、茯苓、胡桃等,或輔以火腿、羊肉、牛肉、魚肉、雞肉、雞蛋等,熬製後不僅營養豐富,味道鮮美,而且又具滋補養身之功。

我國各省由於地理、民俗、氣候之不同,雖同樣是粥,但主要原料與配料就大不相同,其熬製方法也稍不一樣。如東北有玉米渣子粥,北京有豌豆粥,廣州有魚片粥、皮蛋粥、火腿粥等多種,雲南有紫米慈仁粥,蘇州有雞酥豆糖粥,福州有八寶甜粥等,這都是較著名的粥點。這些粥的營養成分不同,風味也各有特色,也都具有食療作用。又如蓮子、薏仁粥可健脾養心,菊花綠豆粥可以養肝明目,百合木耳粥可益肺補腎,黨參排骨粥可大補元氣,芝麻粥可潤腸通便,荷葉粥可降脂減肥等。每個人應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選擇粥的種類,做為日常膳食,定能得到祛病延年之效,達到強身健體之目的。

常吃雜糧可提高免疫力

雜糧有許多藥用功效。經常吃雜糧有助於胃腸消化,有助於加速新陳代謝,有助於人體免疫力的提高等療效。常見的雜糧有以下幾種: